小学语文“先学后教”之“先学”的指导方法

2020-02-14 05:50李晓梅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先学先学后教文本

李晓梅

“先学后教”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性改革与创新实践,先学体现鲜明的主体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矫正自身定位,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指导和启迪,促使学生顺利展开“先学”操作,为教师的“后教”奠定坚实基础。语文学习分设不同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涉及“先学”的指导。教师要深入到教学之中,对学生“先学”操作进行监督和引导,促使学生扎扎实实落实先学策略。

一、课前预习,先学指导

课前预习是学科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辅助。小学生对课前预习缺少基本认知,找不到正确的操作路径,教师不妨给学生布设一些明晰的预习任务,给出一些预习的提示,这样才能确保学生预习正常展开。预习任务设计时,识字、解词、造句、朗读、摘抄、背诵等常规性学习不能忽视,教师还需要给出一些创新任务,概括文本主要内容、展示人物形象、探析文本主旨、发掘文本情感、创编课本剧、搜集文本信息等,都可以给学生带来“先学”契机。

如教学部编教材语文第九册《落花生》,教师在课前预习环节,为学生准备了自主探究阅读任务:仔细阅读课文,可以将文本分为几个部分?课题中为什么要在“花生”前加一个“落”字呢?通过阅读课文,你对文本折射的道理有哪些崭新体会?大家对花生都比较熟悉,用你喜欢的方式对其进行描绘一幅,看谁描绘更为生动具体。如果可能,搜集一下花生的知识信息,或者是谜语故事内容,准备参与课堂展示。任务布设之后,学生都能够積极行动起来,展开深入细致的阅读学习,并通过多种信息渠道搜集相关内容。课堂汇报阶段,学生都能够将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理解主动展示出来,课堂成为学生的展示会,互动交流气氛浓重起来。

教师为学生布设了几个预习任务,让学生从文本阅读到知识搜集的诸多方面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究,形成极为丰富的阅读学习视角。因为任务覆盖面较为宽广,给学生提供难得学习机会。学生在信息搜集和阅读思考中形成的认知,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文本质疑,先学启迪

“学然后知不足”,在“先学”过程中,学生会自然产生一些学习疑惑,质疑问题不断涌现,教师要正视学生自主学习所面临的学习障碍,让学生展开有目的、有秩序的质疑阅读操作,自然形成质疑问题,为教师的“后教”提供难得教学资源。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教师需要给出必要的梳理建议,让学生学会分析和总结,对文本内容展开深入细致的阅读整合,以提升质疑问题的含金量。

发动学生展开质疑学习,教师要给出必要的提醒和启迪,以矫正学生质疑学习方向。在教学《搭石》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并给出阅读提示:在这美丽的小山村,搭石成为一道联系乡情的桥梁,从这个角度展开阅读思考,你能够为我们设计哪些有价值的质疑问题呢?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展开阅读思考,很快就形成了质疑问题:人们是如何挑选、摆放搭石的?搭石是为过河行人提供方便的,来往行人是如何过搭石的?如何理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学生质疑问题不断涌现,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并给出专业的评价,学生质疑热情进一步被激活。

教师发动学生展开质疑学习活动,并给出必要的引导,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之中。学生学习思维聚焦阅读主题之上,在问题设计上呈现多元化特征。通过对质疑问题的分析和归结,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进行集中点评,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启迪。质疑本身是一种主动学习行为,如何提升学生质疑品质,这是阅读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先学督导

合作探究是学生“先学”重要学法应用,教师需要给出必要的引导。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问题与学生互动是一种合作探究行为,教师为学生布设探究任务也能够探究行动,教师需要给出必要的指导和提示,让学生顺利展开“先学”探究。课本剧创编演绎、课堂辩论、诵读比赛、演讲比赛、故事会、课文复述等,都属于合作探究学习形式,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时,需要给出一些技术指导,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快速成长学科能力。

合作探究性阅读,这是阅读教学最常见学法应用。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时,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交流思考机会,让学生自然进入合作互动环节,以提升阅读探究品质。在教学《少年中国说》课文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展开诵读训练,体会文本深刻内涵,然后给学生布设了合作学习任务:用心诵读课文,你能够从诵读中感受到什么呢?“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认真阅读这段话,并展开语言鉴赏,从表达方法上看有哪些特点?诵读这段话需要运用什么样的语气?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展开鉴赏操作,并很快有了个性认知体验。在课堂展示阶段,学生都能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与学生展开互动讨论,逐渐达成更多阅读共识。

教师为学生布设了经典鉴赏任务,发动学生展开深度阅读探究活动。学生从合作互动探究中获得丰富学习认知,对文本有了更深刻解读。其语言鉴赏能力也得到有效历练,课堂教学呈现高效性。语言鉴赏是学生个性阅读学习行为,教师给出更多学习指导,成功启动学生阅读思维。

四、迁移训练,先学组织

课堂训练设计时,教师需要引入“先学”思想,对学生学力基础和学习兴趣取向有一定了解,给学生布设对应更强的训练任务,这样才能顺利启动学生训练思维,帮助学生自然建立学习认知基础。语文训练需要与学生生活认知接轨,成功启动学生学习思维,能够顺利推开训练程序,让学生自然建立学习基础。仿写、续写、扩写、读后感、读书笔记、课本剧创编、课外阅读等,都属于迁移性训练形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作出教学布设,将“先学”操作行为进行到底。

文本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都要为学生布设一些巩固性训练内容,让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训练实践,以进一步掌握学科认知,形塑学科能力。如《将相和》,教师在课堂训练设计时,从听说读写思多个角度展开操作:首先,文本涉及三个独立的小故事,任选一个故事,讲述给家长听,需要家长给出评价回馈;其次,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再次,以“负荆请罪”故事为背景,创编课本剧,准备提交学习小组。学生根据教师布设展开训练操作,课堂研究学习进入高效互动阶段。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展开多重形式的“先学”操作,不仅能够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先学后教”之先学策略探究,教师需要有创新实践胆识,对教情和学情展开深入研究,找到“先学”指导切入点,以全面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和平东路小学(221121)

猜你喜欢
先学先学后教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浅议“分层先学”式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