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2-14 05:50王孟露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燕子青蛙文本

王孟露

小学生对故事有特殊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引入故事,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感官冲击,形成崭新学习认知。课堂导入阶段引入故事,能够调動学生学习热情,渲染课堂教学气氛;文本解读时融入故事,可以提升阅读鉴赏品质;合作探究阶段组织学生演绎故事,能够强化学生学习体验;教学训练时增加故事内容,可以全面塑造学生学习能力。

一、课堂导入引入故事,调动学习气氛

课堂导入阶段引入故事,这是教师最为常用的教法。课堂教学刚刚开始,学生学习思维还处于待机状态,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引入一些趣味性的故事,自然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思维冲击,引发学生关注力。在具体操作中,教师需要对故事资源展开筛选整合,故事内容要短小,趣味性要强,这样才能起到调度作用。

如教学小学语文第六册《燕子》,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先为学生展示一些燕子的图片信息,然后给学生讲一个小燕子的故事:在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庄,村里住了一位孤独的老人,他没有儿女。春天到了,有一只小燕子飞来,在老人的屋檐下筑巢。老人不孤独了,燕子整天围着老人转。到第二年,燕子飞回来,还带来了更多的伙伴,老人特别高兴……燕子为老人带来了欢乐,这是多么好的事情。我们对燕子有了新的认识。小燕子不仅外形好看,而且能够给我们生活带来祥和快乐。谁还能够讲述关于燕子的小故事呢?学生听说集中讲述燕子故事,都显得特别兴奋。学生开始讲述故事,教师顺势引入课文内容,对小燕子形象特点进行重点研究。

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为学生讲述一个小燕子的故事,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感知,对燕子有了全新的认识,无疑能够对课堂教学带来更多支持。故事虽然不新奇,但创设了祥和的气氛,为课堂教学注入了丰富活力。学生对故事情节有特殊关注意向,教师以此作为教学发动起点,其调度作用极为显著。

二、文本解读融合故事,提升学习品质

文本解读环节,教师不能一味讲解教材,需要在具体操作中增加一些故事内容,让学生学习思维能够快速启动,并形成关联性学习认知。教师引入课外故事与文本融合,学生接受更为轻松,其操作效率更值得期待。

教师在文本解读中引入故事内容,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还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学习思维,给学生带来更多灵感。在教学《蜜蜂》这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对蜜蜂辨识方向的奇异功能进行重点分析,并给学生讲述了蜜蜂鲜为人知的故事:蜜蜂王国充满神秘色彩,群体性生活的蜜蜂,有极高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友爱,无私奉献,分工非常明确,大家各负其责。其中,蜂王是王国的统治者,确保王国管理秩序……学生听教师讲述蜜蜂的各种神奇的表现,对蜜蜂的认知更为深刻了。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蜜蜂的动画故事,学生看得非常认真。在文本解读中,学生信息搜集更为广泛,对文本理解也变得深刻起来。

文本内容有些单一,教师利用相关故事进行辅助引导,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感知体验机会。虽然这些故事内容与文本有一定距离,但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兴趣,也可以扩展学生学习视野,促使学生学科能力的塑造。在文本解读中融入故事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支持,确保课堂阅读学习呈现高效性。

三、合作探究演绎故事,强化学习体验

课文解读过程中,为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往往会给学生布设一些课堂演绎活动,让学生对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内容进行直观展示。学生对课本剧演绎有浓厚参与兴趣,教师需要给出必要的技术指导,还要从精神层面上给出鼓励,让学生接受演绎挑战。

学生在课堂演绎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呈现立体性,教师不妨给学生布设课本剧创编演绎任务,让学生深度参与演绎活动。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课文主要围绕两个人物展开情节,一个是裁缝、一个是顾客,这两个人性格完全不同。教师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对两个人物进行重点分析,然后给学生布设了课堂演绎活动任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创编课本剧,并做好演绎准备,小组长做好角色分工,积极展开彩排训练。学生听说要进行课堂演绎活动,都显得极为兴奋。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准备情况进行视察,并给出具体的指导。当课堂演绎正式展开时,教师组织学生组成评委小组,现场为学生表现打分。课堂教学气氛被点燃,学生学习情绪高涨。

教师为学生设计课堂演绎活动,让学生以故事演绎形式学习文本,给学生多种感官都带来冲击。不管是参与演绎的,还是作为观众,学生都可以从演绎实践中获得丰富认知体验。课堂演绎文本故事,这是最为直观的学习形式,深受学生的青睐。教师在课堂组织和调度时,给学生提供更多帮助和支持,确保课堂演绎活动顺利展开。

四、教学训练借鉴故事,塑造学习能力

课堂训练设计时,教师有意识增加一些故事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故事进行解读、分析、评价、反思,也能够形成丰富训练点。在故事内容选择和训练题目设计时,教师需要有观照意识,对学生生活认知、对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感知悟性等制约因素有统筹考虑,这样才能给学生配设适合度更高的故事训练内容。

教师借助故事布设训练任务,对学生提出严峻挑战。如教学《漏》这篇课文时,教师先为学生提供了故事内容和训练题目:一只老虎饿得不行了,恰巧碰上一只青蛙,就想吃掉青蛙,青蛙对老虎说:“你不能吃我,我是上天派下来监督百兽的。”老虎半信半疑地问:“你既然是上天派下来的,自然有很多功夫了。你说说都有什么本事?”青蛙说:“这样吧,前面有一片开阔地,我们到那里比试比试吧。”老虎便随青蛙来到开阔地,这里距离池塘比较近。青蛙一个纵身跳上了荷叶:“老虎兄弟,你上来吧,这里就是擂台。”老虎顿时哑口无言:“这……这……如何能够……”青蛙高兴地宣布:“老虎退出比赛了,青蛙获胜。以后老虎遇到青蛙都不能再有非分之想了。”老虎只好连连点头……根据这个故事,写一段听后感,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听故事很专注,自然有自己的个性认知,纷纷讲述感受,课堂训练顺利打开。

教师为学生讲述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带有寓言性质。学生听得很真切,对故事也有个性理解,确保训练顺利推开。教师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布设训练任务,成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有了主动思考,自然能够有全新认知形成。课堂训练形式众多,教师有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学习契机,可以轻松唤醒学生学习思维。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故事化处理,还要结合课外阅读文本适时融入故事内容,为课堂教学注入丰富活力。小学生对故事有特殊情怀,这是重要教学生成资源。教师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展开教学布设,让故事成为重要教学辅助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体验机会,自然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学科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西朱小学(221000)

猜你喜欢
燕子青蛙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燕子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燕子叫
小青蛙捉虫
谁能叫醒小青蛙?
燕子一家
青蛙便签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