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在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2-15 13:54汪珍元江登科张斌斌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23期
关键词:包虫病三维重建肝脏

何 亮 罗 敏 汪珍元 廖 波 江登科 张斌斌

1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湖南省长沙市 410005; 2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妇科

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是由泡球蚴感染人体所导致的一种寄生虫性疾病,好发于肝脏[1],该种寄生虫不但可以对肝组织造成直接损害,还可以侵犯周围的血管和胆管,引发黄疸、胆汁性肝硬化等疾病,其类似于恶性肿瘤,具有向周边组织浸润性生长的特性,从而通过淋巴管、血管等途径向腹膜后淋巴结、远处器官转移,故也被称之为“寄生虫性肝癌”[2-3]。对于HAE的治疗,临床以根治性切除术作为首选[4-5]。鉴于HAE早期症状不显著,不易察觉从而被忽略,患者在就诊时通常疾病已发展至中晚期,与肝脏内各结构发生粘连、融合,并浸润肝内管道,与门静脉、肝静脉等联系紧密,不易识别,因此加大了根治性切除术的操作难度[6]。肝脏三维重建作为新兴的一项技术,能够准确对肝脏、病灶的体积大小进行估算,使得临床医师在肝脏切除术前对患者肝脏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降低手术盲目性,在肝脏外科手术切除中应用广泛且渐趋成熟[7]。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00例HAE患者为对象,探讨CT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术前评估中的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HAE患者100例。纳入标准:(1)影像学确诊为HAE;(2)均为初次接受HAE根治性切除术;(3)未出现远处脏器转移。排除标准:(1)合并原发性肝癌;(2)既往有肝胆系统等上腹部手术史;(3)肝功能障碍。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51.36±6.58)岁,肝功能Child-Paugh分级:A级51例,B级49例。

1.2 方法

1.2.1 数据采集:设备为64层螺旋CT,将所有患者的CT检查数据以DICOM格式存储进数字化肝脏三维重建软件,重建出血管的空间结构,并对图像进行校对,核查其真实性。借助软件显示肝脏具体的空间形态,进行数据记录。

1.2.2 参数计算:在肝脏三维重建系统中,借助系统测量工具对100例患者的肝脏三维模型的全肝体积、病灶、剩余肝脏体积、虚拟切割切除部分肝脏与剩余肝脏体积等参数进行测量。

1.2.3 虚拟手术:观察重建肝脏模型表面,定位肝脏的占位情况,设定切除边缘,以距离肿瘤边缘2~3cm为最佳,找出最佳切割方向,得出虚拟手术切割的包括肝泡型虫病灶的肝组织。设计并完成虚拟化手术切除,决定最终手术方案。术后对实际手术切除的病灶及周围肝脏组织质量进行称量,按照“1g=1ml”进行换算实际切除肝脏的体积。

2 结果

2.1 CT三维重建情况 100例患者肝脏体积为1 058.90~3 548.36ml,(1 858.36±546.47)ml;病灶体积18.47~1 768.49ml,(540.14±390.47)ml;病灶所占全肝比例为1.69%~53.00%,(27.33±16.32)%。

2.2 虚拟手术结果 根据肝脏的三维重建模型,进行个体化虚拟手术切面的设计。100例患者均行肝切除术,其中64例行半肝切除术,36例行肝部分切除术。测得虚拟切除肝脏体积47.75~2 201.31ml,(758.47±510.42)ml;占全肝体积2.58%~61.47%,(34.12±18.00)%。

2.3 手术结果 1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中实际切除肝脏体积为105.33~2 247.69ml,(753.98±512.00)ml;切除肝脏体积占全肝体积5.47%~62.62%,(36.16±17.20)%。虚拟手术切除肝脏组织体积与实际手术切除肝脏组织体积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2,P=0.951>0.05)。两组手术切除肝脏体积占全肝体积也无统计学差异(t=0.819,P=0.414>0.05)。

3 讨论

HAE是较为罕见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以西部地区多见,其恶性程度较高,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8]。该类患者在临床就诊前都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无症状期,因而就诊时大部分都已到了疾病的中晚期,错失手术最佳时机,临床处理较为棘手。加之HAE恶性生长侵犯肝后段、第二肝门以及上方的下腔静脉管壁等,造成粘连不清,导致手术的成功率较低[9]。所以,对于这类患者,术前进行精准评估,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意义重大。

既往术前对全肝体积以及残余肝脏体积的评估是依靠MRI、CT等进行粗略评估和计算,可信性较低[10]。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可视化系统让肝脏外科进入了数字化和精细化的时代[11]。肝脏三维重建以及虚拟的手术技术是将既往二维的影像学资料在三维重建软件的帮助下,获得立体空间的资料,从而进行立体分析并模拟虚拟手术[12]。通过对三维重建后虚构出可视化肝脏模型进行观察,可立体直观地观察肝脏、占位病灶情况,分辨出肝脏器官的结构、分段,识别肝脏与周围毗邻组织的关系,与肝内静脉、动脉、胆管的关系以及管道的总体分布构型,有利于外科医师确定虚拟切割平面并制定出可行的手术方案[13-14],借助三维重建可精确测算出全肝的体积、肿瘤体积,并模拟手术的预切肝脏体积和残余肝脏体积[15]。此外,术前能够在软件上制定多套手术方案,实施仿真手术模拟,有助于提高肝脏切除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本文发现虚拟手术切除肝脏组织体积与实际手术切除肝脏组织体积无明显的差异,提示CT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准确性较高,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CT影像三维重建技术有利于HAE术前制定合理手术方案,在HAE治疗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包虫病三维重建肝脏
七种行为伤肝脏
肝脏里的胆管癌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加州鲈肝脏养护
羊脑包虫病的诊治
勇做包虫病防治工作的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