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实时动脉血压监测系统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0-02-22 01:45曾淑琼张春霞李秀奇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微血管血压

曾淑琼 张春霞 李秀奇

江西省九江市中医院麻醉科,江西九江 332000

三叉神经痛又称为痛性抽搐,主要是因为三叉组织部位的神经脱髓鞘,引起的发作性剧痛[1]。包括单侧和双侧发作,每次发作时间持续1〜2 min 后骤然停止[2]。且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每次发作的剧痛程度逐渐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3]。临床针对这种疾病主要是进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由于操作部位的神经、血管和组织非常丰富,易引起患者周围神经组织损伤,术中一定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实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以保证手术安全[4]。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实时动脉血压监测系统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45〜76岁,平均(65.45±5.45)岁。观察组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47〜73岁,平均(65.50±5.45)岁。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知情且同意本研究。纳入标准:经过MRI 排查,无桥小脑区肿瘤,无凝血功能障碍者[5]。排除标准:心、肝、肾脏等器官严重功能障碍,脑血管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从患者耳后入路,经乙状窦后入路探查桥小脑角,暴露出脑干处的三叉神经,观察神经和周围血管的关系,发现明显压迫时,垫入Teflon 棉(大城县信达密封材料有限公司)接触压迫,关闭切口,加压包扎,术毕进行注射甘露醇(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批号:B18090302)及抗生素等治疗,预防感染。

对照组常规血压检测仪测定血压变化水平,观察组采用善时国际医疗集团生产的T-Line 300型无创实施动脉血压监测系统,连接腕带、压力感测器,放置在患者的桡动脉搏动处,固定桡骨侧腹面,固定完毕后,系统会自动搜索最强波动的脉搏监测点,输入患者的姓名、年龄后进行监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血压水平;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①血压水平包括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②采用面部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 分级标准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估[6],Ⅰ级表示面部肌肉运动自如;Ⅱ级表示面部肌肉运动功能轻度不对称;Ⅲ级表示中度功能异常,运动时面部明显异常,不对称;Ⅳ级表示静止时对称,肌无力无异常,运动时,口眼歪斜不对称;Ⅴ级表示静止或运动时,均不对称。显效:患者的功能分级为Ⅰ级,无复发;有效:患者的功能分级为Ⅱ〜Ⅲ级,轻微的疼痛发作;无效:患者的功能分级为Ⅳ〜Ⅴ级,神经痛仍无法忍受[7]。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不良反应包括面瘫、眩晕和听力损伤。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压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的SBP和DB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10 min 时和术毕的SBP和DBP 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10 min 时和术毕的SBP和DBP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压水平的比较(mmHg,±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压水平的比较(mmHg,±s)

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组别 SBP DBP观察组(n=50)术前手术10 min术毕对照组(n=50)术前手术10 min术毕114.05±7.85 105.45±8.20*#113.20±8.00*#70.60±5.85 62.45±5.50*#68.25±8.00*#113.65±8.05 87.15±10.45*93.55±10.70*70.35±6.05 56.30±6.15*63.65±6.00*

2.2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三叉神经痛在临床上主要对患者进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如果术中垫棉尺寸、位置不对,可能直接导致血管遗漏,甚至手术失败[8-12]。对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患者可能会发生听力损伤、面瘫等并发症,影响预后效果[13-15]。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实时监测,能有效预防听神经和面部神经损伤。目前,临床上用于测量血压的方式较多,其中袖带间接测压的方式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操作简便、无痛苦,易被患者接受[16]。但袖带间接监测血压设备的准确性不高,逐渐被直接动脉内测方式取代。无创实时动脉血压监测系统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偏平张力的原理基础,在现代系统机械电子学的理论指导下,实现对患者血压的连续监测。有学者研究[17]显示,无创实时动脉血压监测系统在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能监测到产妇在注射宫缩素后0.60 s和120 s的血压水平,提示无创实时动脉血压监测系统的应用,效果更加理想,监测更加精准。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前的SBP和DB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10 min 时和术毕的SBP和DBP 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10 min 时和术毕的SBP和DBP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患者,采用常规血压检测仪和无创实时动脉血压监测系统对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当,但无创实时动脉血压监测系统能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微血管血压
基于OCTA图像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病变观察
MRI融合技术提高三叉神经痛伽马刀治疗术前定位的准确性探讨
血管病,“大河小溪”一起治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非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疼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