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2020-02-22 01:44方李梅刘桂荣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麦角宫素收缩压

方李梅 柯 莹 刘桂荣

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江西赣州 341000

瘢痕子宫剖宫产主要是指产妇经剖宫产分娩,导致子宫下段留有瘢痕,具有血运差的特点。伴随着产妇妊娠周数的增加,极易发生子宫下段肌层变薄、收缩力变差,应采取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当胎盘逐渐剥离后,还会发生严重的出血症状,直接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h,阴道分娩出血量超过500 ml;以剖宫产方式分娩的产妇,出血量超过1000 ml。产后出血属于严重的分娩并发症,有效避免产后出血至关重要,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采取麦角新碱联合宫缩素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临床效果[2]。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产妇均了解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合并证者,如心脏病或肝病等;②双胎妊娠者;③患有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疾病者。

通过双盲法将产妇分为A、B组,每组各36例。A组中,年龄27〜36岁,平均(31.5±4.5)岁;平均孕次(2.35±1.26)次,平均产次(1.42±0.35)次;平均孕龄(39.16±0.53)周;平均新生儿体重(3370±284.5)g。B中,年龄29〜36岁,平均(32.5±3.5)岁;平均孕次(2.40±1.16)次,平均产次(1.43±0.29)次;平均孕龄(39.04±0.43)周;平均新生儿体重(3326±327.5)g。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A组产妇单纯给予缩宫素(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850,规格:10 U)。选择浓度0.9%的生理盐水250 ml 与缩宫素20 U 进行注射,1次/d[2]。

B组产妇给予麦角新碱(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ll021682)联合缩宫素,具体治疗方法如下。采用缩宫素5 U 与麦角新碱0.2 mg 进行注射[3]。首先需要进行包装、标记,然后将其放置分娩室内,对两组产妇进行胎盘剥离后,均实施子宫下段肌层注射。在产妇给药过程中,还应分别进行产妇临床指标不同时间段的监测,准确记录产妇子宫收缩情况和血压指标等[4-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给药2、24h的出血量,同时监测产妇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低血压、腹痛、心动过速、寒战等[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转化为正态分布,再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给药2、24h 后出血量的比较

B组产妇给药2、24h 后的出血量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产妇给药2、24h 后出血量的比较(ml,±s)

表1 两组产妇给药2、24h 后出血量的比较(ml,±s)

组别 给药2 h 后 给药24h 后A组(n=36)B组(n=36)t值P值49.27±18.12 32.45±13.65 4.4485 0.0000 44.27±19.76 23.01±12.53 5.4517 0.0000

2.2 两组产妇舒张压及收缩压的比较

B组产妇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产妇舒张压及收缩压的比较(mmHg,±s)

表2 两组产妇舒张压及收缩压的比较(mmHg,±s)

组别 舒张压 收缩压A组(n=36)B组(n=36)t值P值68±7 65±4 2.2326 0.0288 117±13 110±10 2.5607 0.0126

2.3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

B组产妇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例)

3 讨论

3.1 瘢痕子宫产后出血的发生

瘢痕子宫主要是指子宫瘢痕的存在,极易引发产后出血症状,使产妇生命受到直接威胁。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产后出血通常发生在剖宫产后的24h 内,其出血量达到1000 ml 以上,同时也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伴随着医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剖宫产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受计划生育制度的影响,独生子女生育数量随之持续增加[7]。基于此,临床医务人员需要加强瘢痕子宫产后出血的研究力度,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对瘢痕子宫产后出血的相关研究显示,其出血原因表现为宫缩乏力、腹腔粘连和胎盘因素等,此类因素均会引发产后出血,需要予以重视[8]。为了避免瘢痕子宫患者发生产后出血,应合理选择宫缩剂,各项数据显示,全部产妇均应加强第三产程的预防工作,通过宫缩剂的合理应用,尽可能实现预防产后出血[9]。

3.2 宫缩剂合理选择预防产后出血

为预防产后出血,宫缩剂的使用较为常见,其种类较为多样化,如缩宫素、麦角新碱等,其中缩宫素作为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药物,将其与受体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具体受体分布为宫体、子宫下段、宫颈[10]。因此,采取子宫下段肌层注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充分发挥缩宫素在宫体中的作用,以此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将其作为第三产程的主要预防措施[11-12]。麦角新碱作为临床常见的子宫收缩类药物,由于其在子宫平滑肌中的作用较高,将其直接应用于子宫平滑肌内,具有较为持久的治疗效果[13]。麦角新碱和缩宫素相比较,其作用点存在一定差异,麦角新碱对子宫体和子宫颈均具有较强的收缩作用,可有效阻止出血,采取口服、肌内注射,均可以充分吸收其药效。通常情况下,口服6〜15 min 后起效,肌内注射2〜3 min后起效,药效可持续3 h[14]。

3.3 麦角新碱与缩宫素的联合作用

麦角新碱与缩宫素的联合应用,可以避免产后出血和副反应等的发生,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因麦角新碱属于有效的血管收缩剂,使用此类药物可能会造成心血管事件,所以,对宫缩剂进行选择时,通常将其作为第二选择[15]。在使用麦角新碱时,通常会出现高血压及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将其与缩宫素联合使用,可以实现病情的有效控制,以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缩宫素见效快,主要是由于该药物可以快速应用于产妇子宫受体,提升受体饱和度,优化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然而,部分研究显示,如果缩宫素用量低于60 IU/d,可能会发生比较的严重不良反应,如水中毒等,直接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15]。因此,为了避免缩宫素用量限制问题,临床中采取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的治疗方式,适当增加其剂量,在保证产妇有效治疗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妇的生命健康,使其实现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产妇给药2、24h 后的出血量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5%,低于A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A组中,给予产妇用药治疗后,虽然产妇的生命体征已经逐渐平衡,但是产妇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低血压、腹痛、心动过速、寒颤等症状,虽然未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其临床治疗效果差于B组,需要临床予以重视。因此,选择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进行治疗,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16-17]。

综上所述,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预防瘢痕子宫患者出现产后出血,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量,实现有效止血和降低血压的目的,缓解患者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麦角宫素收缩压
藏在麦角里的爱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尼麦角林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在产妇引产中的临床效果
国产中林宫腔压迫球囊联合麦角新碱用于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