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效果

2020-02-22 01:44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电切术宫颈复发率

黄 超

江西省丰城矿务局总医院妇产科,江西丰城 331100

宫颈癌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较高,我国每年新增的患者高达13 万,且发病群体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已经成为威胁女性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宫颈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如宫颈糜烂、宫颈肥大、慢性宫颈炎、宫颈息肉、陈旧性宫颈裂伤等,均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1-2]。在相关研究中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宫颈癌发展的早期阶段,其持续时间可长达8〜10年,若不及时加以治疗,就会诱发宫颈癌。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3-5]。为了进一步研究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应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经病理学诊断证实;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如白带异常、接触性出血;③知晓本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并自愿参与到本研究中。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脏器疾病者;②滴虫、霉菌感染者;③手术禁忌症者;④凝血功能障碍者;⑤妊娠期、哺乳期者;⑥精神障碍者;⑦不配合研究者。

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年龄23〜50岁,平均(36.50±13.50)岁;病程为1.00〜2.50年,平均(1.75±0.75)年;其中已婚35例,未婚3例。观察组38例,年龄23〜52岁,平均(37.50±14.50)岁;病程0.90〜2.50年,平均(1.70±0.80)年;其中已婚36例,未婚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术前,对患者的手术区域进行常规消毒,并铺巾,之后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指导患者采用相应的手术体位,并于患者病灶外的0.5 cm 处进行宫颈管切除,将切口的深度控制在2〜3 cm。手术完毕之后,将切除掉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观察组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于患者经期结束之后进行手术。选择QuanTnm 2000型高频电刀,并取患者膀胱截石位,进行常规手术消毒并铺巾,将患者的宫颈充分暴露,使其位于术野中。按照阴道镜检的结果,对患者病变位置进行明确。选择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将电刀功率进行调整,从碘不着色的区域外缘0.5〜1.0 cm 处,进行病变切除。切除深度则以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确定,之后对患者进行止血处理,并将切除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术后,两组患者均接受抗感染、消炎、止血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其保持外阴卫生,不得进行盆浴、性生活等。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排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评定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液基波层细胞学检查显示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液基波层细胞学检查显示存在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者,或者病情加重[6-8]。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尿潴留、淋巴囊肿、继发感染、出血等。对两组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统计其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手术、阴道排液持续、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的比较(±s)

组别例数 手术时间(min)阴道排液持续时间(d)住院时间(d)术中出血量(ml)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38 38 26.42±8.45 15.26±6.59 6.420 0.000 15.23±5.21 6.89±2.57 8.850 0.000 8.56±1.62 3.41±1.03 16.537 0.000 37.22±12.03 22.16±10.61 5.788 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n(%)]

2.4 两组患者复发率的比较

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对照组复发6例,其复发率为18.18%(6/33);观察组复发1例,其复发率为2.70%(1/37),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在多性伴侣、人工流产、多次分娩、妇科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下,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了女性的生命健康。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宫颈癌的发展较为缓慢,其演变过程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宫颈癌的早期阶段,也就是宫颈癌前病变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可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9-11]。

目前,临床上针对宫颈癌前病变治疗方式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其中,保守治疗主要是利用微波、激光、局部上药等方式进行治疗,虽然对宫颈表面组织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对患者组织深部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且患者具有极高的复发率[12-14]。基于此,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手术的方式,可将患者的病灶组织进行切除,并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具体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常规手术虽然治疗效果显著,但是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术后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医学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宫颈环形电切术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5-16]。该手术方式属于一种高频电波刀,主要是在低压电流、高压电流的情况下,将患者的病灶组织进行切除。并且在进行该手术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①出血量少、操作简单,并且在手术的过程中,不会对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产生不利的影响;②在手术的过程中,鉴于电切刀的功率比较小,在手术的过程中,不会对患者的宫颈、阴道壁等造成一定的损伤,同时也不会因为电流等因素的影响,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③并发症比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17]。

本研究中也充分提示: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对患者所造成的损伤相对比较小。同时,鉴于术后患者阴道排液持续时间比较短,术后进一步促进了患者的康复,以至于患者术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得到有效的恢复。另外,在本研究结果显示,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后,其有效率高达97.37%,且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复发率为2.63%,提示该手术方式具有极强的安全性,可最大限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在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宫颈环形电切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生、复发情况,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电切术宫颈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观察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充气式加温系统对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低体温的效果分析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