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剖宫产术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2020-02-22 01:45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瘢痕出血量剖宫产

尹 君

江西省赣州市立医院妇产科,江西赣州 341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发展与进步,剖宫产技术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2]。剖宫产不仅可以减轻产妇阵痛的痛苦,并且是临床上解决难产及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可有效降低各种不良因素对母婴的影响[3-4]。但与自然分娩相比较,剖宫产对机体的伤害较大,且不利于产妇术后的恢复,因此,在各项临床指标符合自然分娩的条件下,应首选自然分娩。但由于大部分产妇对自然分娩的恐惧心理与对剖宫产错误的认知,导致剖宫产率逐年增长,且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很多女性选择再次妊娠,故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率也明显上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后子宫体被不断地撑大,且瘢痕部位的子宫壁较薄且弹性差,从而容易引起子宫破裂,导致产妇大出血,严重危及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健康[5-6]。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分析两组产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新生儿各项指标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将非瘢痕子宫行剖宫产术的6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将瘢痕子宫行剖宫产术的65例二次剖宫产术产妇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产妇:年龄25〜38岁,平均(28.12±2.15)岁;孕龄37〜41周,平均(39.12±0.11)周;体重67〜78 kg,平均(70.12±0.24)kg。对照组产妇:年龄25〜39岁,平均(28.21±2.17)岁;孕龄38〜42周,平均(39.08±0.16)周;体重66〜78 kg,平均(70.14±0.17)kg。两组产妇的年龄、孕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产妇均为二次妊娠且距离上次妊娠时间超过2年;②产妇孕龄37〜42周,产前检查均显示为单胎;③产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产妇存在盆腔或腹腔脏器疾病;②产妇存在精神疾病或语言沟通困难,无法配合本研究;③产妇存在先天性疾病或合并严重产科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统计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手术时间、术后恶露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②出血量:记录两组产妇的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③术后并发症:观察并统计两组产妇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包括子宫切除、胎盘植入、产后出血。④新生儿结局: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窒息率、Apgar 评分及体重。其中Apgar 评分包括新生儿心率、呼吸、肌张力、皮肤颜色和对刺激的反应5项,每项0〜2 分,共10 分,0〜3 分为重度窒息;4〜7 分为轻度窒息;8〜10 分为无窒息,评分越高,表示窒息程度越轻[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恶露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恶露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恶露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s)

表1 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恶露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恶露时间(d)住院时间(d)对照组(n=65)观察组(n=65)t值P值54.54±8.54 71.21±6.57 12.473 0.000 34.52±7.25 39.47±2.54 5.195 0.000 5.25±1.25 7.65±2.18 7.700 0.000

2.2 两组产妇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产妇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的比较(ml,±s)

表2 两组产妇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的比较(ml,±s)

组别 术中出血量 术后出血量对照组(n=65)观察组(n=65)t值P值174.58±35.64 252.64±70.54 7.963 0.000 165.45±35.24 220.54±20.54 10.889 0.000

2.3 两组产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子宫切除、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产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n(%)]

2.4 两组新生儿结局的比较

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 评分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新生儿结局的比较(±s)

表4 两组新生儿结局的比较(±s)

组别 新生儿Apgar评分(分)新生儿体重(kg)新生儿窒息[n(%)]对照组(n=65)观察组(n=65)t/χ2值P值9.14±0.68 8.28±0.87 6.279 0.000 3.58±0.48 3.53±0.46 0.606 0.545 4(6.0)12(18.0)4.561 0.033

3 讨论

分娩是妊娠的自然生理结果,分娩的方式包括阴道分娩与剖宫产,阴道分娩是指胎儿从产道分娩出母体,属于一种符合生理的分娩途径,产妇产后恢复快,且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从而帮助新生儿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8-9]。而剖宫产是指产妇在麻醉后,经腹部切开子宫,借助外力将胎儿直接从子宫内取出,对产妇机体伤害较大,并对子宫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产妇的子宫上留下裂痕,从而形成瘢痕子宫[10-11]。由于瘢痕处子宫的结构发生改变,出现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等排列紊乱,微血管增生,致使瘢痕子宫处的弹性较差,从而对产妇再次妊娠留下隐患。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恶露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是由于子宫的瘢痕处愈合不良,导致胚胎不易在瘢痕处着床,胎盘为获取更多的营养,会较正常位置向上移,从而附着在瘢痕处,导致发生胎盘粘连;且随着孕龄的增长,胎儿不断增大,子宫内的压力也逐渐增大,产妇分娩时,剧烈的宫缩导致压力增强,而子宫的瘢痕处组织较薄,从而容易引发子宫破裂。此外,瘢痕子宫还是影响子宫收缩力和张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从而延长产程时间,影响分娩结局,并且由于瘢痕子宫与盆腹腔粘连,在分离时延长了手术时间,从而增加了产妇的出血量,导致产后出血率增高,并引发各种产后并发症[12-13]。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在于,瘢痕子宫并不会影响母体给予胎儿营养,但由于瘢痕子宫腹腔内粘连较重,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时间,从而延长了产程时间,致使新生儿窒息,影响新生儿结局,提示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风险较大。因此,临床上应严格遵循剖宫产手术指征,主要包括如下内容。①胎儿窘迫,胎儿处于缺氧缺血状态,胎心率<120 次/min;②胎儿过大或产妇的骨盆过小,导致胎儿无法骨盆、产道生产;③胎位不正,胎位异常,导致产妇无法顺产[14];④胎儿未足月:未足月的胎儿抵抗力较弱,应孕龄满37〜42周;⑤前置胎盘或胎盘剥离;⑥子宫肌瘤等[15]。临床医生应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给予产妇正确的建议,对各项指标满足自然分娩的条件的产妇,应向其宣教自然分娩的好处,加强宣教,指导产妇选择正确的方式分娩,给予产妇心理指导,增强信心。消除产妇对阴道分娩的恐惧,从而降低临床剖宫产率,同时也可降低瘢痕子宫的二次剖宫产率。

综上所述,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的危险系数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多,且对母婴影响较大,临床上应严格控制剖宫产指标,以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概率。

猜你喜欢
瘢痕出血量剖宫产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