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继发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考察

2020-02-22 02:02王雪林常嘉泰苏文华何良飞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房水眼轴小梁

王雪林 常嘉泰 苏文华 何良飞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江西上饶 334000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是指在无眼部继发性因素的情况下,患者周边部虹膜机械性堵塞前房角,进一步导致房水外流受阻而引起眼压增高的一类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青光眼类型[1]。针对其发病机制、病理特点,目前临床上治疗PACG的原则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在明确诊断后应尽早给予手术治疗,而急性发作期患者则先用药物开放房角,降低眼内压,待炎症反应消退以后再给予手术[2]。恶性青光眼,又称为睫状环阻滞性闭角型青光眼,其定义是指任何原因导致的房水向前排出受阻,被迫逆流进入玻璃体腔内,并进一步导致患者前房变浅甚至消失、眼压升高[3]。为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法,确保手术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PACG 小梁切除术后继发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以降低PACG 小梁切除术后继发恶性青光眼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眼科治疗的140例(120例患眼)PACG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恶性青光眼,将其分为观察组(继发恶性青光眼,60例,60只患眼)与对照组(未继发恶性青光眼,80例,60只患眼)。对照组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55〜66岁,平均(58.56±3.43)岁。观察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55〜69岁,平均(65.65±3.2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完整。本研究已获取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入组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我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年)》[4]的诊断标准;②符合单纯性小梁切除术的治疗适应证;③患者无明显的白内障;④A 超结果显示晶体厚度<5 mm。

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②其他相关眼病如开角型青光眼、外伤等导致的恶性青光眼患者;③合并可以影响小梁切除术疗效的眼部疾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眼外伤等;④有小梁切除术治疗禁忌证的患者,如患眼合并结膜筋膜有严重瘢痕粘连,导致分离困难;⑤随访丢失的患者。

1.3 方法

1.3.1 手术方法 所有入组患者均行小梁切除术,具体措施如下。①术前给予患者局部或全身治疗等,经局部治疗将眼压降至30 mmHg 以下,再在术前局部滴加盐酸左氧氟沙星眼液(北京朋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573,生产批号20170502),必要时给予急性PACG 患者滴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33,生产批号20170408)。值得注意的是,当眼压达不到30 mmHg以下时给予患者全身治疗,在术前30 min 给予患者20%甘露醇注射液(江苏金塔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761,生产批号20170301)125 ml 静滴。②患眼小梁切除术治疗,给予患眼常规表面麻醉、球后麻醉,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使巩膜面充分暴露,烧灼止血。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大小厚度均适宜的巩膜瓣,分离到透明角缘内1 mm。用15°穿刺刀在3 点处做透明角膜前房穿刺口,将部分房水缓慢的放出。切除大小适宜的小梁组织以及1/3周边虹膜,使虹膜得到恢复。用10-0 丝线对位缝合巩膜瓣两角,再对结膜瓣对位水密缝合。术后均给予患者手术部位抗生素眼膏包眼,局部消炎抗菌。

1.3.2 调查方法 制作一般情况调查表,详细调查并记录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同时检测并记录其各实验室指标水平,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前房深度、术前眼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房角结构。其中术前眼压利用眼压计(NIDEK-NT530 全自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术前经过临床治疗后,眼压持续≥30 mmHg 为术前持续高眼压;术前眼压<30 mmHg 为高眼压缓解。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前房深度均使用A/B型超声仪测量;晶状体相对位置测定采用Lowe 系数表示,Lowe 系数=(前房深度+1/2 晶体厚度)/眼轴长度;房角关闭情况测定采用Ocular 反射式房角镜。将上述一般资料使用单因素分析,将可能影响PACG 小梁切除术后继发恶性青光眼相关因素筛选出来,再将单因素所得结果纳入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最终筛选出影响PACG 小梁切除术后继发恶性青光眼的独立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ACG 小梁切除术后继发恶性青光眼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术前眼压、前房深度、房角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PACG 小梁切除术后继发恶性青光眼的单因素分析[n(%)]

2.2 PACG 小梁切除术后继发恶性青光眼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眼轴长度<22 mm、术前眼压高、房角完全关闭、晶状体厚度<4.5 mm 及前房深度<2 mm 均是PACG 小梁切除术后继发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OR>1,P<0.05)(表2)。

表2 PACG 小梁切除术后继发恶性青光眼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恶性青光眼多发于PACG 手术治疗后,一旦患者术后继发恶性青光眼,此时局部应用缩瞳剂难以取得理想疗效,甚至还可以加重病情,且传统抗青光眼手术同样疗效不甚理想甚至促使病情恶化[5-6]。由此可见,恶性青光眼的治疗难度大,患者随时有失明的危险。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哪种治疗方案,PACG 患者在术后均可能发生恶性青光眼这一严重并发症,尽管其发生率仅为2%〜4%,但是由于其临床表现特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不容易诊断与诊疗,因此临床治疗难度大,往往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7-9]。本研究结果显示,PACG术后继发恶性青光眼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术前眼压、房角结构、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及前房深度。分析其主要原因为,年龄较轻者恶性青光眼的发生率较高,可能因素为年龄轻者,机体新陈代谢增快,小梁切除术后炎症反应更大,睫状体水肿更严重进而导致睫状环阻滞,炎性介质导致睫状体与晶状体之间形成渗出膜,导致防水向前方流动受到阻碍,继而出现逆流现象,最终导致恶性青光眼,对此,年龄较轻患者小梁切除术后应积极抗炎、抗感染治疗有效减轻睫状体水肿程度[10-11]。PACG的常见现象为房角完全关闭,导致防水前路引流受阻,防水逆流,进入玻璃体腔,导致恶性青光眼,手术操作过程中虹膜周切后,使前后房得到沟通,瞳孔不再受到阻滞,对于房角关闭不全者,房水能够正常流通;因此,对于重建房水通道困难者,术中可将玻璃体联合晶状体切除,部分患者可直接采取广泛切除虹膜,缓解临床症状[12-13]。术前持续眼压高患者,眼内压增高会导致患者眼内组织出现不可逆性伤害,伴随眼压持续升高,视功能的损害程度将会大幅度上升,若在眼内压较高的情况想进行手术治疗,将直接增加术后眼底出血的风险,更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恶性青光眼;因此,术前应有效控制眼内压,掌握最佳的手术时机,对于眼内压给予治疗措施后仍难以下降者。必要时,行前房穿刺,通过释放少量房水,使眼内压缓慢下降;晶状体的位置与眼轴长度密切相关,当组织间位置发生改变时或术中放房水时,对于晶状体较小者,其移动的位置相对较大,运动较难缓冲,术后经睫状环向前脱位的危险较大,进而发生恶性青光眼的风险较高[14-16]。

综上所述,患者的年龄、术前眼压、房角结构等因素均会增加PACG 患者发生恶性青光眼的风险,对于该类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前应积极对症治疗,积极实施降眼压治疗,针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给予降糖、降血压治疗等,避免PACG 患者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猜你喜欢
房水眼轴小梁
房水外泌体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低色温光源为预防近视提供新方法
眼轴测量监控角膜塑形镜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效果观察
戴眼镜会让眼睛变凸吗?
客观评价眼轴长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八仙过海降眼压
补 缺
青光眼患者睡觉应平卧吗
补缺
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