氦氖激光照射治疗腹股沟疝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

2020-02-22 02:01邓作梅刘华之吴莲香刘月泉段珍奇张凤英伊秋香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换药液化腹股沟

邓作梅 刘华之 吴莲香 刘月泉 段珍奇 张凤英 伊秋香

1.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二科,江西赣州 341000;2.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感科,江西赣州 341000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一种疾病,症状多表现为腹痛、腹胀、便秘等,若不及时治疗,极可能会造成疝内容物嵌顿、肠坏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等疾病发生,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1-2]。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较常用且可靠度极高的手术治疗方式,但该术式术后易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并发症[3-4]。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肥胖及高龄患者越来越多,加之高频电刀的广泛使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5]。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不仅会大幅延长患者术口愈合时间,还会对其经济和心理带来明显负担,对患者预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6]。据研究表明,对患者切口创面行低功率氦氖激光照射,可产生光生物化学效应,大幅减少渗出物,改善并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毛细血管及纤维组织的再生,进而使创面血运恢复,利于肉芽组织生长,显著加快患者切口愈合[7]。本研究用氦氖激光照射联合常规用药治疗腹股沟区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其切口恢复速度得到了提高,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诊治的40例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6例;<60岁13例,≥60岁7例;体重指数<24 kg/m2患者15例,≥24 kg/m25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例;<60岁12例,≥60岁8例;体重指数<24 kg/m217例,≥24 kg/m23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腹股沟疝术后2~7 d;②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黄色渗液,可见脂肪粒漂浮;③精神、认知等正常,能有效配合治疗与康复护理。排除标准:①伴有精神障碍者;②合并切口感染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治疗,换药后伤口粘贴自粘性伤口敷料对其进行保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Carnation-22型光子治疗仪(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行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具体方法为以下。使用常规的0.5%碘伏为患者切口清创处理,避免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再使用JH30型氦氖激光治疗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波长为常用的623.8 nm;输出功率调整为25 mW)对其伤口15~20 cm 处进行照射治疗,每次照射时间控制在20 min 左右,后给予伤口粘贴自粘性伤口敷料对其进行保护。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判定,治愈:患者脂肪液化症状消失,切口完全愈合;好转: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切口逐渐愈合;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变或加重,总有效=治愈+好转。

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治疗满意度进行比较。治疗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采集,总分为100 分,分为3个等级:满意≥80 分;较满意60〜79 分;不满意≤59 分,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2.2 两组切口愈合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为(6.20±2.35)d,对照组为(9.25±3.24)d,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5,P<0.05)。

2.3 两组治疗总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总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腹股沟疝俗称“疝气”,是由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大腿与下腹壁交界的三角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的包块,为外科常见疾病之一[8]。在临床上可将其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其中多以腹股沟斜疝为主,占腹股沟疝的95%[9]。腹股沟斜疝右侧多见于左侧,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其中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14 倍,其对患者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均有影响,可引起排尿困难、呕吐、便秘、腹胀腹痛等表现,若未能及时予以治疗不但会加剧病情的发展还会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出现[10]。腹股沟疝的主要原因为腹内压力过大、而腹壁肌肉强度不足或减低导致[11]。而老年人因腹股沟区薄弱、肌肉萎缩为疝形成提供了通道,另一方面咳嗽、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等也会升高腹内压力,使疝形成更加容易,故目前腹股沟疝老年患者发生率正逐年上升,但仍多为腹股沟斜疝[12-13]。

目前治疗腹股沟疝的方式基本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14]。保守治疗包括服用中药、中医诊治或使用特制疝托带压住疝环等,这些方法只能延缓病情和缓解疾病症状,不能起到根本性的治疗作用且保守疗法治疗不当会使病情加剧,仅适用于年老体弱者和两岁以下的婴儿。采用手术方式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较常用且可靠度极高的一种治疗方式且术后较少复发,得到广泛应用的手术方式为无张力疝修补术。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是疝修补术一种术后并发症。主要发生原因用电刀手术时,患者切口处脂肪较多,其高温使部分脂肪细胞发生热损伤变性并烧伤浅表皮下脂肪组织,导致该组织内毛细血管凝固形成栓塞,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组织无菌性坏死,形成渗液,严重影响患者切口愈合速度。其主要表现为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黄色渗液,其中可见脂肪粒;渗出液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且涂片镜检可观察到大量脂肪滴,较多发生在术后3~7 d[15]。在用电刀的手术中,对电刀的强度适宜控制,不应一味追求速度而采用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在其强度调整至恰好能切割组织的同时也注意尽可能减少脂肪组织与电刀的接触时间,以免脂肪组织遭受大量破坏[16]。

低功率的氦氖激光可作为强效的生物刺激剂,其光生物效应可提升组织中酶的活性,对细胞膜的通透性产生积极影响,加速组织微循环,进而增强血运调节代谢;其还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大幅增加成纤维细胞数量,进而加速形成胶原促进血管新生,加快肉芽生长速度,使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缩短,促进患者症状改善[17]。本研究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常规换药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方式的患者比采用常规换药的患者切口愈合速度平均提前3 d,且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可见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能促进切口愈合,改善切口脂肪液化症状。原因可能氦氖激光照射能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免疫力,改善机体血液循环,促进创面胶原纤维组织和毛细血管的再生能力,加快肉芽组织生长,进而促进切口修复。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常规换药方式,采取常规换药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可见患者对氦氖激光照射治疗较为满意。采取氦氖激光照射时,上皮细胞的合成代谢作用也增强,使糖原、蛋白质含量增加,这些反应有利于创面的修复愈合。患者一般用氦氖激光照射2〜3次后,切口周围的颜色将由暗红色变为正常肤色,切口渗出液也明显减少,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易被患者接受。

综上所述,对腹股沟疝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采用常规换药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可显著缩短其脂肪液化切口的治疗时间,加快切口愈合速度,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有临床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换药液化腹股沟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基于HYSYS软件的天然气液化和调压工艺模拟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液化天然气槽车装卸一体化系统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
复杂液化地基处理的工程应用分析
面部液化随意改变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