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2020-02-22 02:01梁健一吴艳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掌握情况针对性血液

梁健一 吴艳华

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广东阳江 529500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1-2]包括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连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动静脉缓慢连续性超滤等,对于急性胰腺炎、急性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患者有重要治疗价值,CBP 能有效净化血液,纠正患者内环境紊乱,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但患者应用CBP 治疗后常并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3-4],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患者静脉腔道开放,环境中各种病原体易侵入机体,因此CBP 患者极易并发感染,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相关研究发现[5],临床对CBP 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时,未对静脉腔道护理引起足够重视,导致患者感染等不良结局出现,而针对性护理对患者长时间暴露性操作做出针对性改进[6-7],本研究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CBP 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49例CBP 患者,在获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28例)和对照组(21例)。干预组中,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46.87±5.13)岁;平均体重(62.17±8.23)kg;疾病类型:急性胰腺炎8例,急性中毒11例,MODS 9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47.72±6.21)岁;平均体重(64.25±9.74)kg;疾病类型:急性胰腺炎6例,急性中毒9例,MODS 6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神志清楚且无沟通障碍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能配合研究者。排除标准:同时进行其他临床研究者;既往有神经性疾病患者;伴随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于颈内静脉建立静脉通道,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滤过长期治疗。对照组采用急诊室一般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做好专业技能培训,按照分工程序进行程序化的护理;及时关注生命体征变化,监督患者探视过程。干预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静脉通道管理:通道连接采用三通接头,每次血液滤过操作中避免空气与腔道接触,操作后及时用生理盐水(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9C19021801,100 ml∶0.9 g)对管道进行冲洗,保持管道通畅和清洁,定时检查管道,若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更换。②置换液配置:护理人员在配置置换液时应保证配置时间不超过24h,配置时间不宜过长,尽量保证现用现配。③患者管理:患者尽量避免与院外人员接触,把控患者探视时间与次数,保证患者病房清洁,同时注重对患者鼓励和疏导,引导患者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④护理人员管理:对患者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平时增加巡视次数,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尤其注重避免感染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感染发生率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①血清学指标: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测定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②感染总发生率:记录所有患者下呼吸道、泌尿、肠道和皮肤的感染发生情况;③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自填健康知识问卷,总分100 分,得分76~100 分为完全掌握,51~75分为基本掌握,26~50 分为部分掌握、≤25 分为未掌握。总掌握率=(完全掌握+基本掌握+部分掌握)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血清学指标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IL-6、IL-10和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IL-6、IL-10和TNF-α 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IL-6、IL-10和TNF-α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清学指标的比较(ng/L,±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清学指标的比较(ng/L,±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例数 IL-6 IL-10 TNF-α干预组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干预前干预后28 12.85±1.38 5.07±1.02*#13.56±1.77 6.17±1.24*#66.12±5.43 40.49±4.98*#21 12.75±1.39 8.12±1.17*13.59±1.83 9.27±1.38*67.06±5.41 53.14±5.12*

2.2 两组感染总发生率的比较

干预组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感染总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健康知识总掌握率的比较

干预组健康知识总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健康知识总掌握率的比较[n(%)]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急性中毒、MODS 等疾病对患者健康危害极大[8-9],该类疾病能导致患者内环境紊乱,引发机体血容量过剩和炎症因子负担过重,对健康危害极大传统治疗方法难以解决。CBP是一种新型技术,可迅速清除患者机体内各负面因素,调节内环境平衡[10-11]。然而,由于CBP 使患者长期保持静脉通道,使患者易受到外界病原生物威胁,造成感染的严重后果。有研究显示[12],CBP 患者易发并发症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患者健康教育不足普遍对CBP 治疗的原理了解不足,导致患者不理解医护工作者的临床操作,从而不能有效配合执行临床操作,也不清楚如何避免有害健康的不利因素[13];②临床工作者操作不当,对CBP 各项指数掌握不够透彻,在不同患者采取一致性操作导致患者的个体差异性未得到尊重,从而导致各种并发症的易发。在CBP 各并发症中,感染是最常见且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感染指各种病原生物侵入患者机体[14],导致一系列炎症反应的过程,促进IL-6、IL-10和TNF-α 等炎症因子大量释放,极大的影响了CBP的效果。

针对性护理是考虑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性,针对CBP 制定特异性的治疗方案,注重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做好对有关并发症的预防管理和及时发现,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护理干预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对CBP 患者的针对性护理中,医护人员注重对于患者静脉通道的管理,通道接口采用三通管管理,操作中注重无菌原则,在平时对通道按时检查并及时更换;注意控制患者探视频率与时间,尽量避免院外人员探视引起的危险接触,同时保持病房清洁,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对患者及时开展必要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理解医护人员的操作并能提供配合,也减轻患者由于不了解带来的恐惧感,对于临床效果的提升至关重要。

患者IL-6、IL-10和TNF-α 等炎症因子的升高提示机体内感染的发生,对于CBP 效果的影响极大[15],本研究中,干预组IL-6、IL-10和TNF-α 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感染总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患者感染预防中有明显的效果。对CBP 患者,针对性护理注重对于人工静脉通道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置换液管理和定期检查清理,有效控制患者通过静脉通道感染的情况,降低了患者感染风险。本研究中,干预组健康知识总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对性护理在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中也是卓有成效的。护理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对于患者的疑惑及时察觉并做出细致解答,不仅能排解患者负面情绪,更有助于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能提升与护理人员配合程度。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CBP 患者,能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降低患者感染率,改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猜你喜欢
掌握情况针对性血液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