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聚焦“六新”助力转型

2020-02-22 23:12
山西财税 2020年11期
关键词:长治市筹资专项

长治市财政局紧扣“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提质增效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促进“六新”发展,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给长治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前所未有,企业困难凸显,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为抓好财政收入,长治市财政局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在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成立专项督导组,赴各县区督导收入工作,妥善应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开源挖潜弥补减收,截至8月底,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0.95亿元,收入规模、同比增幅均排名全省第三,位列全省第一方阵。与此同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在压减支出上动真格、下大力气,坚持节用裕民,对政策到期及一次性支出一律取消、低效无效支出一律削减、长期沉淀资金一律收回,把省下来的财政资金用在最困难的地方、最急需的领域,全力以赴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强化资金保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20年,市级企业技改资金已增加到1.58亿元,对企业参与重大科技专项或重点研发计划、设立研发机构、首购首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或重大创新产品给予补贴或奖励。加大对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目前投入科技研发经费共计2600万元,其中:安排资金1040万元对52家高新企业进行了认定后补助;连续第三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重点支持中科潞安研究院开展技术研发;安排资金155万元用于支持科技管理业务的开展;安排资金100万元用于支持山西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等,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坚持项目为王,市场化运作促发展。今年以来,坚持疫情防控和项目复工“两手抓、两不误”。目前,共帮助重点工程项目融资及授信约61.65亿元,其中,高铁东站项目融资筹资20.89亿元,长北干线项目融资筹资14.55亿元,东南外环快速通道改扩建工程项目获得融资意向6.5亿元,国道环线改扩建项目融资筹资5.13亿元,引入长丰二期政府专项债2亿元,市体育公园建设项目筹资1.5亿元,确保全市各项重点工程顺利进行。投资800万元高标准完成3个智慧停车场建设并投入试运营使用,新增停车泊位983个,缓解停车压力;市便民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改善政务办公环境;支持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项目,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主机房的基础建设正在有序进行中;全力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园项目,生产PC装配式建筑材料,成功录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等,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目前,长治市财政局正牵头申报我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示范城市,这项工作将迎来产业发展黄金领跑期,可拉动制氢、加氢、燃料电池、整车装备等全产业链高速发展,可打造年产值100亿元以上氢能产业集群,带动上万人就业,实现传统产业向新型化、高端化产业发展,传统能源向新型能源的转型升级。

提升服务水平,激发实体经济活力。今年以来,大力度支持转型发展,发挥专项债券对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重要作用,壮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规模,成立规模为1亿元的企业资金链应急周转保障资金,累计周转发放金额52.8亿元,拓展合作签署完成17家银行,帮助223户企业纾困发展,焕发生机活力。此外,融资担保公司扩大应急周转保障资金覆盖面,长治各县区均建立了接续还贷周转资金,减轻财政负担,强化项目保障。

猜你喜欢
长治市筹资专项
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石堡寨村:打开群众增收致富幸福门
长治市:开展病虫情调查和防治工作
长治市财政局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党日活动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义卖书法 筹资助学
长治市助力淮海集团加快精企瘦身
多管齐下筹资 齐心协力助学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