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和规范论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字幕翻译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2020-03-03 15:09武亚萍
吕梁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目的论字幕

武亚萍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外国语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在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纪录片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工具, 也是加强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以介绍中华饮食与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将美食、故乡、亲情等联系起来,通过介绍中国各地美食,展示精致的中国饮食和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舌尖》中很多字幕涉及中国特色文化元素的词句,这是最难翻译的部分,因为包含独特的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特点,很难找到一个对等词,所以适用的理论对于菜名的翻译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

本文结合翻译的目的论和规范理论,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进行描述性研究,探讨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理想翻译途径。

一、翻译目的论与翻译规范理论

翻译的目的论是德国功能主义的基础理论,强调翻译是有目的的一种行为。弗米尔(Vermeer) 提出三条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1]。该理论的核心是“目的决定手段”,即任何翻译的最高标准都是“目标原则”。 在目的论中,忠诚原则从属于连贯一致,而这两者都从属于目的原则。

翻译规范论属于描述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需要规范的制约。在切特斯曼提出的翻译规范里,他把影响翻译产品和行为规范分为两类——期待规范与专业规范[2]。期待规范, 即指宏观层面上,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期待,即在翻译前,译者对翻译目的的明确。译者应在符合目的语文化、经济、意识形态等关系制约下, 最大范围内实现翻译文本的目的。 专业规范又分为责任规范、交际规范与关系规范。 这三种规范分别从道德层面、社会层面和语言层面上制约了译者的翻译实践。 规范论指出译者接受了委托人赋予他的翻译工作,应在保证两种语言的准确关系的同时,致力于使参与交际的各方都获得最大程度上的成功。 翻译策略的选择就是译者在专业规范上的微观层面上的操作[3]。

翻译目的论与规范论虽然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 但是两者有一些共同点:都是以目标文本和目标文化为导向,都把翻译看作是跨文化的活动,且都不再局限于语言层面的研究,关注的是语言之外的翻译因素。

根据目的论,翻译的目的不同,采取的宏观策略和微观方法也不同。因此,译者在把字幕翻译成英文时,应该尽可能保留该纪录片中的中国元素,准确忠实地给予还原,才能与该纪录片的制作者的意图相一致,而不是一概消除源语言中的异域风格,消除中西方文化的区别。

同时,针对翻译中的目的可能被滥用的问题,翻译的规范论指出翻译的决策“这一过程处于译者的控制之下”。该纪录片的翻译应符合目的语观众的表达和欣赏习惯。 译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时候,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如归化、异化、融合、删除、文化替代等方法,帮助目的语观众看懂文化负载词所蕴含的文化,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翻译的目的论为翻译指出了方向,而规范论也为翻译实践活动提供了一定的价值观,两者结合,就是为字幕翻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评价翻译作品找到一把标尺。

二、字幕与文化负载词结合造成的翻译困境

(一)文化负载词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负载词即文化包块, 指源语言文本中负载着源语文化的文字。它妨碍跨文化活动中文化的互动与交际的成功。字幕翻译中,文化负载词随处可见。但是文化负载词都包含有源语言中特殊的文化内涵。因此,一般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的译文。目的语中的观众若缺乏与之相关的知识,则会引起理解断层,产生误解。

(二)字幕翻译

字幕翻译是一种文学翻译, 又是一种声音和画面结合的艺术形式。 观众在欣赏画面、聆听音乐、享受各种影视特效的背景下理解字幕。 字幕翻译对影视剧提供同步文字, 其有五个特点:瞬间性、综合性、聆听性、时空受限性和无注性[4]。此外,字幕翻译必须面对不同文化程度的观众,因此,必须是通俗易懂的。

(三)翻译困境

字幕翻译最重要的目的是宣传文化,从而寻求文化的融合。而带有文化负载词的字幕往往在短短的几个词中就包含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或传统,译者如何在受影视媒体特殊的时间、空间等的限制下传播文化就是一个难题。

三、《舌尖》 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美食文化宣传片, 其英译稿主要是向目的语观众介绍中国传统美食,引起他们对中华美食及饮食文化的兴趣。 这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更直接关系到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效果。《舌尖》的翻译目的不仅是让目的语观众能大致看懂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美食的名字,同时也能欣赏中国灿烂的文化。

下面笔者选取《舌尖上的中国》英译版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实例,结合翻译目的论和规范理论,将相关的翻译现象进行分析。

(一)音译法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表达方式不同,字幕翻译并不是一一对应,也不是直接翻译那么简单。译者应该有跨文化交际意识,以目的语观众的理解为出发点,用英语中约定俗称的语言和形式来化解由于文化、社会背景、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差异带来的翻译障碍。 《舌尖》的文本中有很多文化负载词,饮食方面突出。因此,翻译菜品名称,应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原则。

采取异化为主,在交流饮食文化的背景下,满足不同文化群体的需求。中国的菜品名称中很多都兼具文化含义和美感,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不可译的。 字幕翻译的特点决定了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空间来展示,于是抓住食材本身的特点,翻译时着重要突出做法和原料即可。目的语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能够看懂传统中国菜品的菜名,认得这些菜,了解基本的烹饪方法即可。归化为辅,这样目的语观众能区别本国文化,能在了解中国饮食的同时,更好地欣赏到灿烂的中华文化。在这一原则下,主要采取的策略是音译法。

音译就是用汉语拼音标出来。 由于中国的影响力日渐加强,越来越多的中国特有的食物都被外国人所熟知。 因此,对于各种饮食名称的翻译,主要看其是否具有代表性。如目的语观众已熟悉了解,并不陌生,可以直接音译。 这样,观众在了解中国食物的汉语读音的同时,通过纪录片中上下文的提示也可以理解。在多次观看过之后,期望目的语观众可以记住这个食物以及做法,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例如,包子 Baozi、粽子Zongzi、饺子Jiaozi。这类主食,如果用解释的方式翻译,比如dumpling, 则容易使目的语观众混淆,分不清楚这几种主食。因为dumpling在英语中一般指外面带皮,里面有水果或者肉等馅的主食。

《舌尖》中菜名很多极具中国传统色彩或地方特色。如何在译语环境中充分传递其字面意思,同时也传播中国文化,就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例如,中国传统食物,锅贴、馄饨、驴打滚等。 如果采取音译,就会让目的语观众不知所云,也达不到传递中国文化的目的。这时采取音译再辅之以英语解释的方法, 汉语拼音,简单好记,有中国特色。英语解释能补充一定的信息,帮助目的语读者了解这道菜的原材料、烹饪方法、口味等相关的中国文化。 例如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黄馍馍的翻译方法就是yellow momo 后又加了yellow steamed bun ,是为了让目的语观众知道黄馍馍其实是一种发酵而成的有中国特色的主食。类似的还有很多。如,馄饨Wonton(meat dumping soup)、锅贴Guotie (fried twisted stick)、驴打滚 lvdagun(Glotinous rice roll with sweet bean flour)。

(二)释义法

翻译不仅是一个简单解码、重组信息的过程、还是一种交流行为,传播文化的行为。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 很多文化因子经过长期广泛的流行, 融入本族语言, 从而成为本民族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5]87。这部纪录片中很多菜名含有文化典故。如,佛跳墙、狮子头、叫花鸡等。在翻译的时候,要考虑原材料、做法等,还有相关的文化知识。释义法,简单来讲,就是解释性的翻译,让目的语观众看懂这道菜的名字,再用英语解释其背后的文化典故。这样有助于目的语观众在有效的时间内理解这道菜的同时,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达到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同时,在介绍中华美食的同时,还涉及很多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如婚丧嫁娶、各种传统节日与农历节气。 翻译此类文化负载词的时候,应采取去繁就简的原则,用释义法来翻译。

例1早上天刚亮,吃面的流水席就开了。

From early in the morning, a feast serving guests with noodles starts.

例2 事实上,只有汉地佛教才真正将素食作为一种戒律来遵守。

In fact, only Han Buddhism in China includes vegetarian diet as its religious disciplines.

例3才下舌尖,又上心间。

After passing by the tip of the tongue, the combined taste reaches deep in heart.

例1中,在中国农村, 当有红白喜事的时候,流水席很常见的,即在院子里搭棚子,宴请亲朋。用“a feast serving guests” 来解释农村的宴席,形象简洁。

例2中,汉地佛教又指汉传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 对于源语读者很熟悉的文化知识,目的语观众却从未听闻。在紧凑的时间和有限的空间要求下,只能解释为Han Buddhism,既无损原意,又传递了文化。

例3的解说词套用了李清照的那句耳熟能详的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把美味萦绕在舌尖和心间的感觉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缺乏文化背景,无法获得心理共鸣的情况下,为了让目的语观众能理解,用deep in heart(内心深处)来解释恰当好处。

(三)文化替代

《舌尖》的解说词多采用短句,用词讲究,读起来很有节奏感,还包含有很多熟语,内容通俗简单,往往包含深刻的道理, 如成语、俗语等。中国人一听便知其中的文化含义,但是对于目的语观众来说,却不知所云。在字幕翻译中,由于受时空限制,观众观看后的反应时间有限,如多加解释,则有可能字幕和画面脱节。如不解释,则有可能造成对画面的理解问题。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复杂的名称,同时,也不丢掉源文本所要呈现的文化内涵,翻译时,主要把握的原则应是避虚就实,即抓住该文化负载词的最突出的特征,用表意相近的目的语词汇来替代这些文化词语

例4 古人称赞豆腐有“和德”。

The ancient people praised it by saying tofu has merits.

例5 在中国,女厨师并不见做红案,掌勺的更是少之又少。

Female cooks are rarely seen in China, while women specializing in dish preparing and females chefs are even fewer.

例6 今天是请酒神的日子。

In an old workshop, winemakers are busy preparing ritual objects to worship the god of wine.

例7 遥远的年代里,石膏常常出现在中国术士们的秘籍中。

Gypsum often appears in secret scriptures of Chinese war locks.

例4中,“和德”一词出自《后汉书》,指惠及百姓之恩德。用merit (优点、美德)来翻译,虽然会少了中国文化中的历史厚重感,但是目的语读者同样能够理解豆腐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

例5中红案特指中式烹调。红案厨师主要为加工鸡鸭鱼肉、烹饪菜肴。在这用dish直接代替了其他的肉类,简洁明快,也向观众传递了红案的基本信息。

例6中,中国是酒的故乡,有着博大精深的酒文化,也有仪狄、杜康等众所周知的酒神,但是始终没有一个独立的酒神的形象。用god来代替“酒神”,简洁凝练地传递出 “酒神”的内涵,符合影视文学的特点。

例7中,“术士”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道教人士。特指专门从事星占、神仙、巫医、占卜等的人。在影视媒体时间和空间受限的情况下,用war locks来翻译,通俗地传达了术士的基本意思,虽然省略了中国文化中的很多背景知识,也不失为一种成功的变通。

由于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容丰富,翻译时需要考虑诸多文化因素,如食材、做法等。译者不仅要翻译出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和过程,还要尽可能地保留中国饮食中文化负载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所以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

中国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影片走向国际化,而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成为传播中华文化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这就需要有相关的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翻译目的论一直是翻译实践中很重要的指导原则, 同时从规范的角度出发,翻译规范论总结了翻译作品的评估方法与操作原则。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中的实例出发,提出将两种理论结合,能更好地消除文化差异,实现跨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舌尖上的中国目的论字幕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任长箴:我的情怀主义专访《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执行总导演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新疆外宣英译特色探究——以目的论为视角
字幕翻译中非言语信息的言语转换——以《BJ单身日记》字幕翻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