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2020-03-04 02:54黎美欢
教育观察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家教家校家庭

黎美欢

(东莞市中堂镇教育管理中心,广东东莞,523220)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学校、家庭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形成合作共育的格局,才能有效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应创设多样化的合作途径,促进家校合作共育,为孩子的成长打造更广阔的天空。

一、建立“绿色通道”,学校管理共谋划

家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持者和紧密合作者,学校应该设法建立各种“绿色通道”,让学生家长主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这样既可协调家校间的关系,也可凝聚家长的智慧,集思广益,开放办学。各班家长委员会担起家校联络员的角色,每学期主动向家长征集学校教育管理方面的提案,为学校发展提建议,献策略。如学校门口的路段狭窄,上学、放学期间严重塞车,家长“智囊团”重新规划了学校的车辆停放地点、路标设置、车辆行驶规则、义工疏导策略,等等,使学校路段塞车问题有所改善。学校的各种发展计划、建设方案,也邀请家长代表参与讨论,促进家长对学校的深度理解和真诚合作,共促教育发展。

二、创新沟通平台,平等对话互支持

家校合作需要创建友好的沟通平台,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聆听,为获得帮助孩子成长的信息提供互惠的支持。

(一)创新家长会的形式

家长会是家校沟通的传统方式,随着新时代家长素质的提高,他们渴求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校的交流合作中。对于家长会,学校应赋予家长更多的自主空间,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模式。我镇各学校积极探索沙龙式、对话式、联谊式、辩论式等各种新型的家长会,让家长成为会议的主角,而教师是家长值得信赖的合作者。如学校举行了“家教沙龙会”,让家长在班级中交流在家庭教育中一次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及感受。这样“沙龙式”的家长会为家长们搭建了分享、讨论的平台,有效地提升了家长的教育实践能力。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学校可以分批召开“微家长会”,让存在同类型教育问题的十个左右的家长组成一个小组,家长、教师共同探讨共性问题,这样的“微家长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开拓家校联系新载体

家校联络本是学校与家长之间联系的桥梁,便于让家长、教师掌握孩子在校内外的情况,形成家校教育合力。随着互联网络、智能电子设备及各种App的出现,家校沟通的方式逐渐从传统的纸质联络本转变为网络工具。然而,使用微信、QQ、微课掌上通等常用的App交流信息比较零散,不方便归档和及时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学校可以把纸质的家校联络本变成电子档,师生、家长、学校各有特定的阅读和修改权限。这种“电子家校联络本”既可以存放学生日常各种学习档案,如活动照片、获奖荣誉、优秀作品等,也有供教师、学生家长自由发言的空间,可建议、抒情或倾吐,还有学生综合素养的各项数据统计及分析评价。“电子家校联系本”便于家校科学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促进家校教育的深度融合。

三、开展家教培训,科学教育凝合力

目前,在农村小学,许多家长还错误地认为孩子的学习及思想教育是教师的事情,为了提升家长素质,转变家长各种不当的教育观念,我镇各小学开展“家长持证上岗”制,不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家教活动,宣传家教的知识,提升家长的育人理念,使家校协同教育更具实效。

(一)菜单式家长课程

学校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身心发展、品行形成等情况,抓住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引导家长学习儿童教育心理学、保健营养学、科学的家教方法等。学校建立稳定优质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加强校内家教讲师团的培训,经过团队磨课—试课—修正后,再向家长授课,另一方面聘请省市内优秀的家教讲师,增强家庭教育讲师团的实力。由于每个家庭的教育问题各有不同,学校须重视家庭教育的个性化指导,为家长提供“菜单式”的家教培训课程。课程体系包括儿童心理及教育规律、亲子有效沟通、良好习惯养成等方面48节系列化的课程,符合不同背景家长的个性需要。学校向家长广泛调研,了解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困惑,如学生粗心怎么办、学生做事拖拉磨蹭怎么办等,据此编写家庭教育专刊。通过家教专刊,让科学的家庭教育观指导家长的言行,为家校协同教育提供充分保障。

(二)个性化家教辅导

在新时代,我们也会面临许多家庭教育的难题,如独生子女、单亲家庭、重婚家庭、隔代抚养家庭等的孩子教育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这些不同的家庭和孩子,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及家长成立了家庭教育辅导小组。小组成员定期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家教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共同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服务指导,让这些家庭的孩子能健康地成长。

(三)特色化共读活动

阅读是提高家长素质的最优途径,学校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共读活动,激励家长共同参与读书活动。各年级组织丰富多彩的亲子共读成果展示会,如亲子诗歌朗诵会、阅读日记展评、阅读漂流等,为亲子提供共同展示的机会。学校可以给家长们推荐一些关于家教的书籍,提升家长的育人理念,使家长获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每年的读书节,学校让家长融入活动中来,共创学习型家庭活动,这样有助于每一个家庭在读书环境、书籍的质量与数量、亲子共读氛围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这些活动也激发了学生家庭的参与热情。

通过在“家长学校”的学习和交流,家长改进了教育方法,更新了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家庭在孩子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了教育孩子的责任感和实践的智慧。如一些脾气急躁的家长慢慢改变了激进的方法,也学会静下心来和孩子促膝交谈。这样一来,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在家里拥有了民主、和谐的氛围,在学校得到了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四、推进项目共建,协同教育增力量

学校要主动开发一些家校合作的项目,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这样既能丰富学校的教育资源,也能让家长在合作共育的项目行动中强化教育角色的认同,在付出中体验与孩子共成长的快乐。

(一)护安护畅岗,责任共承担

学校成立了学生“护安护畅”志愿队,每天上学、放学时段家长志愿者跟教职工、民警一起护送孩子,保障学生的安全。家长志愿者实行轮值,让每位家长都有机会、有责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家长引导接送车辆有序通行,帮助学生拉车门,安全地把孩子领过马路,雨天时为孩子举伞、提书包,提醒孩子注意路上安全。家长们用实际行动显示着父母的责任与担当。学校经常把家长志愿者的温暖镜头拍下来,向师生、家长传递家校合作的正能量。

(二)家长进课堂,教学共参与

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每个家长都有不同的知识背景、人生阅历、兴趣或技艺特长。学校可以发挥家长在各行各业的特长,为孩子们讲课、做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请医生家长为孩子们讲授生理卫生课、流行病防治、卫生常识、儿童生活保健等;请在银行工作的家长为孩子讲解理财的知识,识别人民币的真假;请是市无线电协会的会员家长为孩子讲解无线电的知识,让孩子玩无线电测向的游戏。如在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行业的故事”这一主题的教学中,教师请来了医生、警察、社工、个体商户、民间艺人等不同行业的家长进课堂,他们以亲身经历讲述自己行业的故事。开放的家长课堂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加强了亲子交流,使孩子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父母,从而更加尊敬父母。

(三)家校手拉手,活动共合作

学校开展各种活动,创设各种机会让家长与孩子“手拉手”,共同参与,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形成教育的一致性。例如:清明节到烈士纪念碑前扫墓,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做纸花;“美丽的水果拼盘”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家长与孩子合作制作水果拼盘;在“家乡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中,邀请家长教孩子们包粽子、做龙舟饭、贴春联、剪纸等;重阳节开展“走近老人,尊敬老人”的活动,让爸爸、妈妈和子女一起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送一份礼物,做一件家务事。活动既可加深亲子之情,也让家长的感恩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学雷锋纪念日”,家校共同开展“小手拉大手,同行学雷锋”的活动,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参与“三个一活动”:给家人讲一个雷锋故事,在小区做一次义务清洁,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件好事。家长在活动中见证孩子的成长,促进家校携手合作,为孩子成长护航。

(四)家校齐评价,成长共关注

家长参与孩子的日常过程性评价,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也增强了家长的教育执行力。学校应主动让家长参与学生的各种学业评价、品德评价。如我镇各小学的少先队开展“雏鹰争章活动”,根据争章的内容,学校制定了学生家庭表现评价表,家长对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家长督促孩子按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并经常把孩子在家表现的情境用图片发到班级QQ群,让孩子在展示性评价中获得进步的动力,也给其他孩子树立榜样。家长参与到孩子评价中,对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更加敏感,可以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学校不仅要促进学生的学习,更应该激发家庭参与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和家庭深度合作才能更好地塑造和完善孩子的个体生命,引导他们向着健康和积极的人生道路迈进。

猜你喜欢
家教家校家庭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庭“煮”夫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恋练有词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