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青年教师授课方法与技巧探讨

2020-03-04 04:54
教育观察 2020年2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方法

马 蓓

(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中心,贵州贵阳,550000)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改革正处在一个转折点,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优秀人才、提高学生的医学素养和专业技能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水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推动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学的发展。

一、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缺乏护理专业的特色

护理专业无论是在教学大纲的制度上、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还是在教学计划的实施上都与临床的医学专业相似,简单来讲,就是在护理专业教学中严格按照多元化的标准进行培养。在职护士都感觉到原来专业课程的内容较多、较难、较深,不利于学生进行深入性的学习,虽然课程设置完全按照护理专业及如何与临床接轨而量身打造,但是不具有全面性的特点,没有体现出护理专业中的实际特色和需求。[1]

(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在传统教学理论的引导下开展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材主要是由原先编好的知识和技能组合而成,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将知识传授给新一代。传统教学模式表现为以教师为主体,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知识和护理技能进行传授;授课地以专科实训室、专科理实一体化教室为主。调查发现,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在开展护理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依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护理专业的教学效果。[2]

(三)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一直处于课堂的中心,属于课堂的主导者,而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处在被动的位置,只能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在教学中将自己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发挥出来。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逐渐下降,无法在教学中获取更多的护理专业知识。[3]对于高中生而言,自身学习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低不同,无法整体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这种现象在教学中被没有教师所重视,极大地阻碍了教学的发展。

二、高等职业院校青年教师授课方法与技巧

(一)突出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大纲

护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的实际内容与临床医学存在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和一线的护理工作人员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性的分析和研究,确保在实用、够用的原则下加强对教学的改革,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以与护理专业的相关知识为标准对实际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合理化的调整,例如:加强对护理知识的学习,讲解有关护理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将讲解重点放在实际操作上,减少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课时,并对学生讲解有关临床病理学的知识[4];选择一些较为典型的标本、病理切片以及相关的病理资料,积极组织学生对相关病例进行深入性的讨论,并提出相关的护理对策。通过在教学中突出护理专业的知识点优化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临床疾病的认识和临床护理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效联系,确保护理教学方案可以更好地符合现代化教学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护理人员,推动护理专业的发展。

(二)优化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较为单调,无法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发展,也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现代化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多媒体技术利用文字、图像、音频等相结合的方式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此来更好地推动护理专业教学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1.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青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课程的实际需求和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教学,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5]以人际沟通这门课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学生自学、互助为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与其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不如将学生进行分组,并选择一名学生作为小组代表。教师要为每组学生提供相应数量的“患者”,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实施计划。另外,在特殊的情况下,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对学生所制定的计划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并对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加以适当的指导与评价,并根据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夸赞和奖励,确保该项目可以顺利地完成。这样,教师可以使学生加强对护理服务中人际沟通的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和运用。[6]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青年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构建教学内容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促进护理专业教学的发展。同时,在该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推动教学发展的引导者。

2.情景教学模式

青年教师合理采用情景教学模式可以将一些新鲜的事物融入教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利于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将学生进行分组模拟各种护理沟通的场景,让学生感受真实的护理环境。[7]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根据专业的特点以及当季高发、突发的传染病选择典型的病例,由青年教师扮演医生,受训学生士分别扮演护士、患者、家属,在预定的情景描述下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模拟完成之后教师要进行评估。另外,教学活动也可以为互换角色,由教师扮演患者,在模拟场景中对学生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进行考察,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8]

如果学生人数比较多或者是受到场地的限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由学生对影片中的经典语句进行模仿、扮演。

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情景,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对课堂氛围进行合理化的调节,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护理专业的教学中,利于更好地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3.多项考核驱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进行考评的时候主要是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学生都是在最后复习的时候才开始临阵磨枪,没有注重对平时知识的积累和掌握。[9]多项考核驱动法的应用可以将护理专业知识的考核逐渐分散到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利于促使学生在教学中认真听讲,集中注意力,提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合理规划课程,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设置符合学生兴趣的课外活动,给学生布置基于任务性的护理工作。[10]例如社区护理课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大组,给学生布置好任务,让学生利用休息或者假期的时间开展实践调研,并积极做好调查报告,在上课时由教师给予一定的评价和总结,给积极参加活动以及在活动中表现良好的学生一定的奖励。

多项考核驱动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合理利用课堂时间,以此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青年教师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的被动性逐渐转变为主动性。合理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高等职业教学过程中,护理课程起着极为关键、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较为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合理使用教学技巧,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以此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护理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方法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