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临床医学专业建设课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0-03-08 15:17高敏孟彩霞乔瑞红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临床医学课程设计人才培养

高敏 孟彩霞 乔瑞红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时期各个行业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大量挑战和机遇。特别是为了自己探索医学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以临床医学专业建设课程提升和人才培养为要求的重要课题,成为了目前医学院校面临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将对我国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建设课程提升和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进行积极探索,分析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和方案,建设有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关键词:临床医学;课程设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2-202-01

为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医学院校发展提出的重要要求,相关医学院校在建设以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提升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基于原有的教学改革基础,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更全面和深入的探索,大力推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质量提高,积极促进临床医学专业转型升级。

一、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要求

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医学院校在更新自身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提出人才培养需要从单一的传授知识,转变为知识结构架构整合,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基础,强调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及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在未来教育和医疗服务及临床科研等方向从业服务的需求,学校在设置临床医学教学总目标的框架下,需要针对临床医学教育提出人才素质提升,关于学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数字目标培养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增强学生在新一学目标和教学模式下,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和发展的要求。

(二)人才培养方案

从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和临床科研国际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医学院校需要根据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有效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教学模块、教学体系和改革教学方法以及管理模式等融入到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人文等多个教学模块当中,有效调整必修与选修课程比例。在深化改革学分制管理制度的背景下,努力适应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要建立以问题为基础导向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重要地位,构建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人文课程体系为基础的学科教育体系,以“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育理念为主,采取多种教学措施改革培养学校人才,积极培养与社会发展适应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推动医学教育质量提升[1]。

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建设

(一)课程体系建设

对比现有的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及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在构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是要实现系统知识的整合教学,一方面从横向分析,要求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系统和临床医学系统之间进行课程整合,打破原有的包含有呼吸循环等七大系统与基础临床结合等教学方式应用的内科学和外科学学科界限,更侧重与疾病发病机制、诊疗和预防知识的教学应用,全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性能力[2]。另一方面从纵向分析,则要建立以神经系统为核心,并且包含有人体解剖、组织学和生理学以及病理学等多类学科知识整合形成的临床医学教学基础体系。不仅如此,针对医学机能学、形态学、药理学和组织学等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作为基础实验教学整合支线添加到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建设体系内。第二点则是要对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进行构建,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个人价值认知认同与践履为教学主线,在构建体系化课内教育的基础上,实现人文教育渗透和人文教育活动实践等方式,确保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能够全方位贯彻医学人文教育相关理念和思想。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一方面学校可以让学生在入学初期对医学和临床进行有效的早期接触,带领学生参加入学急救培训和参观医院等环节,并带领学生完成多学科的临床教学工作尝试。另一方面,构建以实习前、实习过程和实习后为一体的标准化临床技能训练课程,逐步提高学生临床实践应用能力,并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第三则是要构建学生能力创新培养体系,建立起以临床医学理论教学和课堂实验及课后训练三大模块组成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通过为学生构建科学方法类、临床医学导师制和课外创新能力训练体系的方法,积极开设各类学科知識教学课程,让学生在掌握临床医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当中,是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在鼓励学生不断学习和实践尝试的过程中,针对学校临床医学教学模式调整,一是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调整,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的教学原则,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的教学方法。二是要建立规范的临床医学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临床医学掌握的知识、能力素养等进行综合性评价,构建合理有效的学业成绩评定体系。在考核方法的选择上,学校可以利用计算机设施进行辅助,在强调临床技能考核和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标准化病人考核、计算机模拟病例、小型临床演练评估和技能直接观察评估等多方面进行临床能力考核,使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与医学素养和临床思维等都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与考验。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探索和实现临床医学教育课程建设和提升人才教育质量的过程中,。结合新时期临床医学教育与人才实践教学的需要,学校必须要积极迎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全面提高临床医学教育培养质量,在实现人才培育质量提升的过程当中进一步推动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工作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丽,杨树升.特色专业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2(01):143-144.

[2]陈洁,李定琴,刘鑫,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J].科教文汇,2020,000(009):88-90.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030001

猜你喜欢
临床医学课程设计人才培养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探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新医改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5+3”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思路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