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思政议题式教学

2020-03-09 02:06王峰
关键词:议题深度情境

王峰

摘要:深度学习是应对信息时代学习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议题式教学倡导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分组探究,通力合作完成各议题任务。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思政议题式教学,顺应新课改发展潮流,是促进深度学习、实现知识迁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深度学习议题式教学《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一、深度学习和议题式教学的关联

受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理论的启发,1976年,美国学者费伦斯马顿和罗杰萨尔乔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教育领域深度学习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其内容。随后,很多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对此进行了丰富和完善。深度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一种真实复杂情况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知识的有效应用,而且能够实现学生认知策略的提升,包括思维、合作和创新等方面能力的提升。深度学习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知识,积极地将其运用于实践中,并把握学科本质,掌握思想方法,形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生通过深度学习能够建立良好的社会情感、合作精神,同时实现其创造性、独立性的提升。

议题式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适应思想政治学科活动型课程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知识和现实情境,选定中心议题后,创设结构化情境,提出层次化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深度学习着意高阶思维的培养,强调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开发,以及问题的探究与解决。故此,深度学习与议题式教学的内在目标具有一致性。

笔者认为,深度学习和议题式教学都十分重视真实情境的设置、课堂活动的开展,重视知识的生成与迁移,同时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这二者彼此关联、相互促进。一方面,深度学习引领议题式教学。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思政议题式教学,教师要以真情实景为载体,通过设置系列递进的问题,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子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参与,不断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与成长。另一方面,議题式教学促进深度学习。议题式教学注重情境式动态知识的渐悟及学科思维方式的训练,“以议题为引线,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路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学科素养为培养目标”。它促进学生生成知识、习得能力、解决问题,培养怀疑、批判、创新精神。

二、教学实施一例

关于议题式教学,教师或多或少都有过尝试。然而,一些教师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讨论、自主探究的广度与深度,设置的议题缺乏思辨和争鸣性,课堂教学效果非常一般。深度学习理念下的议题式教学,以把握议题、情境、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为目标,能避免课堂的形式化、启发的表层化。根据深度学习“注重批判理解、强调信息整合、促进知识结构、着意迁移运用、面向问题解决和提倡主动学习”的特点,笔者选取了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围绕“正视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这一总议题,设计并实施了深度学习理念下的议题式教学(设计方案如表1所示)。

下面,围绕本设计中的议题及其探究活动,解析议题式教学如何与深度学习相结合。

(一)议题式教学要吸引学生深度参与

1.情境取材生活化。

脱离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议题情境往往过于抽象,无法抵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唯有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里思考、抉择和处置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才能吸引他们对课堂活动的兴趣,实现深度参与。

成长的道路上,任何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根据学生的生活圈子较小,需要处理的关系和问题比较简单的实际,《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一课教学,在议题情境的选择上,选取了“正视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这一总议题,设置真实、两难甚至多难的情境,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难处”,然后尝试面对它、解决它。

2.活动形式多样化。

为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用心探索,设置形式灵活的活动展开教学,借助活动让学生洞察事物的概念和作用,探究事件的原因或对策等,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比如,组织知识竞赛、朗诵比赛、辩论会、朗诵、模拟听证会、拍卖会、角色(小品)扮演、(主题)对话或问答等饶有新鲜感的活动,自然可赢得学生的青睐。

为吸引学生的深度参与,活动1中,笔者采取生生对话,“你是怎么看待和对待‘弱势科目的”;活动2中,设置师生访谈,“如果让你按一定的顺序来抛弃,说出你心中最后的选择”,并由学生分享采访家长的内容;活动3中,组织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就“人生‘三情,我该如何平衡”谈谈体会;活动4中,教师讲解漫画,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课前走访社会青年的内容。这些活动形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反响良好。

(二)议题式教学要诱发学生深度思考

1.议题设计思辨化。

以活动2为例,笔者根据教材内容,深度挖掘生活事例,选择有思辨性的情境,设置有趣味的活动。学生根据沙袋对于自身的重要程度先后丢弃,答案是多种多样的——说明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活动的关键是要将学生中几个自荐代表的抛袋顺序放在一起比较,以启发学生联想和思维发散,促使他们全面理解“亲情”“友情”“爱情”“时间”“健康”的内涵。当然,思辨的课堂肯定离不开教师的适度点拨。比如,对于“健康”,学生当下个个身强力壮,就选择早早抛弃了它。笔者顺势问道:“四十年后,大家将会有怎样的判断和选择呢?”大家一致认为“健康是一,其他为零”——都把“健康”留到了最后,说明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2.活动设置层次化。

议题式教学是聚焦某个具体议题而展开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活动,因此,基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议题式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设置探究活动,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引领和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比如,活动2要求学生对各个沙袋进行抛弃排序,活动3的材料朗诵给出了理性的解答,活动4则进一步用实例印证了这个道理。

层次化的活动,充分让学生展现自我,在相互对话、广泛交流和分组探究中,“使学生从更加宽广和辩证的视角去解释现象,多维度地分析研究对象并做出判断,从而提出更多的解决方案”,在争辩中思考,在争鸣中习得,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更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三)议题式教学要助推学生深度拓展

1.知识背景拓展化。

议题式教学的实施,要着力于本知识点,深度把握学科知识,整合学科资源,对知识深度理解和深度处理,准确把握相关的自然、历史、社会或文化背景,提升课堂深度,避免教学的表层化。

比如,很多学生不太理解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为什么“要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笔者先让学生回忆《文化生活》中“如何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有关内容,引导他们得出“要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结论,并引申:提高科学文化修养,能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换位思考,自己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然后,引导学生生成知识,得出平衡“三情”要“顺应人性”(把握情感依托的规律性),“符合人之常情”(公众立场)的结论。

2.知识迁移社会化。

黎加厚老师从知识迁移的视角详细分析了深度学习的特点,他认为,深度学习事实上是学习者利用原有知识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通过知识迁移,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是一种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因此,深度学习理念下的议题式教学,要越过学校、面向社会,在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多元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知识迁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现象千奇百怪,社会问题错综复杂,社会思维千差万别,社会言论良莠不齐。深度学习理念下的议题式教学一定要展示多面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挥手天真,告别单纯。比如活动2,邀请家人参与排序活动;活动4,课前走访社会青年。如此,让学生在深入社会的过程中,“将所吸收的知识转化为能量,实战运用,促使学生学习力的养成与发展,以及现实社会适应力的提升”。

3.知识结构逻辑化。

“教师常常关注的是教材的重难点知识,大部分课堂时间花在对单个知识点的讲解上,很少深入知识的逻辑根据和深层意义”,这是思政教学表层化严重的直接原因。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和思考,把握知识点、跨学科知识的逻辑联系,才能引导学生完成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的有机整合,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本节课,活动4包含两个活动,一是教师展示漫画;二是学生代表分享走访体会。由于走访记录比较零散,所以学生合作提炼出基于知识逻辑(本课知识结构)的记录要点,实现知识结构系统化、逻辑化。这一“课堂引导”是在课前完成的(详见表2)。

議题式教学是新课标中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深度学习理念下的议题式教学是思政教学的新常态。当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诱发学生深度思考,并非一味地求深、求难。教师要在把握深度学习的本质特征和议题实施等关键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学期和课时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选取合适的情境,科学设计教学活动,以开启学生的高阶思维,实现知识迁移。相信,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论的逐渐丰富,深度学习理念下的议题式教学法也将愈发成熟。

参考文献:

[1] 沈雪春.议题式教学的四种“议”境——以“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公开课教学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7).

[2] 杜娟,李兆君,郭丽文.促进深度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0).

[3] 魏汉武.何去何从的艰难抉择——《人生》高加林悲剧命运评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5).

[4] 曾菡召.歌颂人伦情感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J].学习月刊,2010(15).

[5] 马青.学科核心素养视域的议题式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7).

猜你喜欢
议题深度情境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