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质疑要有“三度”

2020-03-09 02:06周周

周周

摘要:“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推行新课改的当下,引导学生自主求知、自学质疑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学质疑要注意“三度”,即梯度、深度和精度。自学质疑有梯度,文本研读与理解才不至于散乱;自学质疑有深度,语文探究才不至于肤浅;自主质疑有精度,语言品味、意蕴探究方能有的放矢。

关键词:自主质疑梯度深度精度

朱熹有言:“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推行新课改的当下,引导学生自主求知、自学质疑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学质疑呢?笔者以为首先要注重“三度”,即梯度、深度和精度。

一、自学质疑要有梯度——循序渐进

自学质疑首先需要循序渐进。语文课前的自学质疑通常包括审题解题、体裁把握、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字词解释、整体感知、结构脉络、关键语句、写作手法和情感内容等方面,这些是学生在新课学习之前开展自学质疑的主要内容。但是,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以上所有内容的自学质疑,不但会增加他们的课业负担,还会使其产生疲惫感。况且,这些内容不可能也不需要在导学案中全部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课前自学质疑在难易程度上进行分类:哪些内容不需要在导学案中体现?哪些内容需要在导学案中强调突出?哪些内容需要求助资料?哪些内容需要老师帮助完成?

简而言之,自学质疑要有梯度,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为此,笔者把自学质疑的内容分成了三类(即三个阶梯):体裁把握、作者简介、字词解释和整体感知等为第一阶梯;审题解题、写作背景和结构脉络等为第二阶梯;关键语句、写作手法和情感内容等为第三阶梯。首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质疑来夯实第一阶梯的相关内容。同时,在此基础上,把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某些内容作为重点来备课,平时的课堂上,要做到每堂课要解决学生对一两个重点内容的疑问。对牵动文本脉络的主问题“重锤敲击”,引导学生对所质疑的问题展开探究,这样的课堂就不会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形式热闹、内容空洞。

教学可以从启发学生质疑文题开始。比如教《老王》,引导学生质疑课题:“同学们,一看见这个题目想问哪些问题呢?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有学生回答:“文章主要写老王这个人物。”有学生接着问:“老王是怎样一个人呢?”“文中写了老王的哪些事情?”“作者为什么要写老王?”……这些围绕课题提出的问题,正是这篇文章由浅入深、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经常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问,有利于他们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质疑的问题要以文本为中心,例如,教学《背影》时就不能撇开文本去谈“父亲爬铁轨为儿子买橘子有没有交通意识?”这样游离于文本之外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一些质疑提问的技巧,紧扣文本,“有的放矢”。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做好质疑提问的示范,让学生明白设计的问题要紧扣文本,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并且具有一定的梯度,让悬着的果子摆在“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位置。

课堂上学生自主质疑意识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初始阶段,以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为主,逐渐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学生有了质疑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内驱力,就会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

二、自学质疑要有深度——登堂入室

自学质疑还要有深度。没有深度,就会流于肤浅的应付;没有深度,就难以真正走进文本资源的深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平淡质朴的语言中读出深意,让学生感觉到文本语言和意蕴看似“一望而知”,其实是自己“一无所知”,在品读深意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深入品味語言的习惯和兴趣。

比如《昆明的雨》中有这么一段: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这一段文字看似非常普通,没有什么值得深入探究的地方。教师不妨把这段文字改动一下: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改为:有一种叫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改为:站在街道上),不时吆唤一声(改为:大声叫卖):“卖杨梅——”(改为:卖杨梅——,又大又红的火炭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引导学生对比思考:原文为什么这么表述?能不能换上其他表述?学生在揣摩之后,逐步悟出——

“雨季的果子”定然不只“杨梅”一种,按理说,改为“雨季的果子,有一种叫杨梅”更符合实际情况。但是“雨季的果子,是杨梅”,短短的一个句子,分成两句表述,突出的是在整个昆明的雨季,给作者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杨梅,其他的果子似乎都已经忽略不计,想不起来。看似矛盾的表述,其实突出了“杨梅”在作者心中的分量之重。而少女卖果子,不是站在街道上,而是“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甚至不是坐在阶石的中间;不是连续地、大声地叫卖,只是不时地吆唤一声,就这样寥寥数笔,一个爱美的、腼腆的、内向的、胆怯的、害羞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正因为这是如此美丽、娇柔,如此让人怜惜的少女,所以她们的叫卖,才能使得“昆明的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当然,“柔和的”不仅仅是雨季的天空,更透露作者的内心——这是一幅多么让人喜欢、惬意的画面!如果少女是大声叫卖“卖杨梅——,又大又红的火炭梅——”,嘈杂的氛围、精明的生意人形象都与雨季意境不相和谐,文本意蕴顿失。

就这样,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语言的深处。要说明的是,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质疑、提问加以点拨和指导,以免质疑问题过深而陷入困惑中,如此才能在学生质疑、思辨的“愤悱”之时,引领学生发现“柳暗花明”后的“又一村”,实现“登堂入室”。

三、自学质疑要有精度——精准定位

自学质疑亦要有精度,避免陷入肤浅、散乱的“泥淖”,要紧扣文本语言、结构、手法之“关键”,达到精准定位。

怎样提高自学质疑的精度?教师需了解学生对一篇文章真正的疑惑在哪里,解决学生最关切的、最想知道的疑问。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学每篇课文时带着这两个问题质疑:你认为此篇文章必须探讨的问题有哪些?你认为最难理解的问题是什么?

比如教学《故乡》,在课前指导学生质疑时,教师就把这两个问题写在黑板上,要求课代表收集全班同学的疑问交给老师。在收来的五十多张便条上的四十多个疑问中,教师选取了4个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文本探讨的重点。课堂上,学生纷纷加入各自的小组讨论,积极发表看法,有论辩,有剖析,由浅及深,层层挖掘;学生的疑惑越来越明晰,对文章的理解越来越透彻,整个课堂气氛热烈而轻松。

又如教学《猫》,学生都朦朦胧胧地感觉到第三只猫是冤死的,但是到底如何被冤死的,这是课文理解的重点,学生却并不能准确感知。这时,教师提示学生应该抓住重要段落中的关键词语来进行品析和体会。如下面这一段: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含蓄地暗示这只猫根本没有吃鸟,它是无辜的。“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好像”說明“吃鸟”只是“我”的主观推测,说明“我”一开始就认为这只猫已经犯了罪。“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一定”说明我当时已经失去理智,早已先入为主地认为猫是罪犯;“一时”则说明“我”当时根本没有细想,就想着要立即给小鸟报仇。“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悲楚”,既说明“我”当时内心的恼怒,用力很大,也暗示猫无辜被打的内心是多么的可悲、痛苦。

如此,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品味,他们就会更准确地理解造成第三只猫死亡的原因是“我”不能理性、全面地思考问题,过于武断,以及对这只猫本身就固有的偏见。而这种对待外物的态度正是生活中每个人常犯的毛病,是每个人都需要警醒的地方。这样,学生对文本的意蕴理解就更加准确、更加深刻。

自学质疑精度高,文本探究的质量才不会低。一位教师教学《拿来主义》,学生问:“课文中多次写到‘拿来主义,那么‘拿来主义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教师及时抓住这个问题,告诉其他学生,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原因在于:它贯穿了文章的线索,起到了“画龙点睛”之作用,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后,抓住契机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质疑的精度。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在初读课文时要拎出一些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质疑重点词句,尤其是那些与文本题目、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

自主质疑有梯度,文本研读与理解才不至于散乱;自学质疑有深度,语文探究才不至于肤浅;自主质疑有精度,语言品味、意蕴探究方能有的放矢。提高自主质疑的“三度”,自主学习的效率才能真正提高。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自主质疑——循序渐进、登堂入室、精准定位,是语文教师的“当务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