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ty Report”在高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2020-03-17 03:56罗琴范燕梅杨进熊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3期
关键词:形式环节高职

罗琴 范燕梅 杨进 熊梅

[摘           要]  “Duty Report”是一种公认的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方式,但是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其实际效果并不显著。将采取行动研究方式,旨在找到问题症结,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以期发挥“Duty Report”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关    键   词]  Duty Report;大学英语;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3-0028-02

一、行动研究理论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作为一个专业术语、一种研究类型,是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开始出现的。50年代被应用于教育研究之中,70年代以来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工作者的欢迎,目前,也已成为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式。行动研究对一线教师而言比较合适、便利,因为教学行为本身就是一个永远的行动研究。简单说来,(1)王蔷、张虹(2014)认为:行动研究是一种系统的、反思性的探究活动,其核心是自我反思;(2)它由教师针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直接参与调查与研究;(3)行动研究需要一系列的步骤来完成;(4)其目的是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同时提高行动研究者自身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张正东(2001)则把行动研究细化为发现问题、调查问题、分析问题、制订行动计划、实施行动并观察结果、思考与描述性行为结果六个步骤;王蔷、张虹(2014)则把行动研究的过程归类为定向型和检测型两种类型。

二、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

笔者在对高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Duty Report”研究上,所采用的是王蔷和张虹在《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中所提到的开放型研究过程,即经历了初期的调查、发现问题阶段,在问题确认之后再在文献收集和阅读的基础上设计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并且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收集数据,进行监控、分析和调整。

(一)发现并分析问题

随着时代对英语学习者的更高要求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高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传统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设置“Duty Report”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举动得到诸多高职英语教师的青睐。但是,在“Duty Report”具体实施环节中,很多时候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具体表现为:(1)很多学生完成课前“Duty Report”环节的初衷仅仅是因为老师会将此环节计入平时成绩,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甚至部分学生会以各种理由搪塞,拒绝参与此环节;(2)从完成的形式上来看,总是千篇一律,很多学生都是选择极其简单的内容,并且照着文稿朗读,或者演唱耳熟能详的英语儿歌;(3)从完成的效果来看,展示的学生对所展示的英语材料不求甚解,甚至频繁出现错读、误读,下面当观众的学生也各自做着自己的事,对上面同学表演的内容缺乏兴趣。总之,通过“Duty Report”环节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初衷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一段时间之后,很多教师便在课堂教学中取消了此“鸡肋”环节。

笔者针对上述现象,分别对笔者所在学校的高职英语教师和所授课班级学生做了调查。英语教师普遍认为在高职英语课堂中设置“Duty Report”环节是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但是从实施的效果现状来看需要做调整和优化;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Duty Report”是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但是基于目前的课堂“Duty Report”展示形式,大多数学生表示听不懂、听不见、不感兴趣甚至不太想参加,他们希望能选择更有趣的话题、更加丰富的形式来改变现状。

(二)设计并实施行动研究

针对上述调查分析的结果,笔者制订了如下行动研究计划并从新学期开始实施。

1.学期初明确要求

首先指出“Duty Report”的重要作用,并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与,该部分成绩将计入本学科期末总成绩;“Duty Report”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小组3~5人,各小组选派小组长负责组织和统筹小组内事宜,小组名单提前确定并上报课代表,后期按照组别顺序秩序进行;小组表演时间为5分钟,小组成员应充分合作、共同参与;表演形式分为前半学期的不统一指定形式和后半学期的指定形式(不统一指定形式指:各小组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擅长的形式,教师可提供参考,如:英文歌曲演唱、英語话剧、英语趣配音、诗歌朗诵等;指定形式指:教师提前布置任务并指定好表演形式)。同时对“Duty Report”期间做明确的纪律要求,初上台表演的小组外,其余小组做好观众角色,包括规范行为举止、实时互动参与、积极响应评价等。

2.做好合理示范

在第一小组学生准备阶段给予有效指导,选择表演的形式、表演内容的趣味性和难易程度等方面都要合理选择。在第一小组表演期间做好现场引导和维护,如,保证表演学生声音效果,调整学生站队、出场顺序等。让后续参加展示的小组有据可循,有所参照。

3.进行有效监督

在学生整个“Duty Report”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督,包括严格考勤、记分、奖惩等,对上台表演者严格要求,比如,诗歌等朗诵应该有感情,英语歌曲演唱应该歌词准确最好能脱稿,可以拿提示卡片但是不能照读全文,声音要洪亮,保证每位同学能够听清楚等。同时,维护好听众环境,不能随意走动,不可发出声音,不能做无关事宜,让其为上台表演同学做好听众。

4.开展积极评价

要求每组进行表演学生设置两个相关问题与其余学生展开互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依然计入课堂互动分数。每小组结束表演之后邀请部分学生进行评价,对表现出色方面和不足方面都要进行合理点评。

(三)监控、分析和调整研究

按照上述新的思路进行“Duty Report”一段时间之后,教师能观察到学生发生了积极变化:大多数学生对“Duty Report”的重要性得到了认识,能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参与到表演排练中,会花时间为表演准备一些必要的道具,表演过程中发音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提高,能脱稿的学生数量也增加了;作为听众的其余学生也能在表演过程中保持好良好的课堂秩序,甚至部分学生会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汇报学生所讲的要点并积极参与回答问题和点评。总体来说,较之以往的课堂“Duty Report”状况得到了大幅改善,但依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一段时间下来,班级内选择的内容重复率较高,比如“When You Are Old”这首诗歌就有三个小组选择,许多学生反映找不到合适的可以在“Duty Report”中展示的素材。教师根据学生面临的这一困境,为他们提供一些参考话题和资源就显得尤为必要了,例如,学生可以选择配套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里面的话题,教师推荐一些名人演讲、一些英语网站等。

2.部分学生反映,在教师规定形式的展示中学生在表演的时候比较受限,有些表演形式并不是他们所擅长的,因此在展示的时候并不能发挥小组内的最佳水平,建议老师可多提供几种表演形式供学生选择;在前期的观察中发现,部分小组在“Duty Report”环节中加入了PPT展示,并且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倡导学生根据小组展示内容创新形式,如:加入PPT展示,使用道具等。

3.部分学生反映,因为不可抗拒因素(如病假等)错过自己所在小组表演的学生,应给予他们机会利用其余时间弥补“Duty Report”环节,从而不影响该部分成绩。教师可结合教学安排,灵活安排一次课前时间(通常是期末前的集中复习课)用于这些学生补做“Duty Report”。但教师也会严格控制补做的学生人数,以防有少数学生借故拖延。同时,部分学生表示,五分钟时间过短,无法全面展示他们的内容,教师在时间安排上做了灵活调整:各小组可以根据自己表演的需要适当调整表演时间,但最多不超过八分钟。

4.在为各小组“Duty Report”环节打分的评价环节,可让学生参与评价,但应统一制订标准,比如:小组成员发音是否标准,是否合理使用道具,是否有效运用PPT,学生观众是否有积极响应等,应综合各方面合理打分,形成该小组本次“Duty Report”环节的最终得分。同时,对于小组内部分表现特别优秀或者比较糟糕者可以单独为其打分以显示评分的公平。

(四)评价行动研究结果

在改变以往的“Duty Report”形式以来,学生在“Duty Report”环节以及大学英语学习和英语语言学习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具体表现在:(1)学生参与“Duty Report”的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提高,从以往班级里面总会有5~10个不参加,到现在几乎人人参与,而且是认真参与;(2)“Duty Report”展示的内容和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学生除了会根据教师提供的参考话题,还会选择一些社会流行话题,他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表演形式也不仅仅拘泥于教师所提供的参照形式,還会选择一些有趣新颖的形式,例如:英语趣配音、英语情景剧表演等;(3)很多以往不喜欢英语学习或自认为英语成绩差的同学开始可以开口说英语,并在课堂中会主动与老师进行课堂互动。总之,改变后的“Duty Report”环节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契机,更为他们构建了一个展示自我、体现团队合作的平台,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还是十分明显的。

三、结语

通过对高职大学英语课堂中的“Duty Report”实施行动研究,并进行观察、记录和总结分析,从上述结果看来还是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在高职大学英语课堂中,调整“Duty Report”的实施形式,依然可以使其成为学生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蔷,张虹.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2]严先元.教师怎样作教育行动研究[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张正东.外语教学科研的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祝传芳.大学英语教学中“值日生报告”的行动研究[J]. 黄山学院学报,2008(12).

编辑 张 俐

①基金项目:巴中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校级课题研究项目“Duty Report在高职《大学英语》课中的作用及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BZY2019003〈巴职院科〔2019〕12号〉)。

作者简介:罗琴,四川巴中人,硕士,讲师,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跨文化研究。

范燕梅,四川泸州人,本科,讲师,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翻译。

杨进,四川南充人,本科,讲师,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翻译。

熊梅,四川巴中人,本科,讲师,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翻译。

猜你喜欢
形式环节高职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