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C的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2020-03-17 03:56李华勇满冬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3期
关键词:混合评价教学模式

李华勇 满冬

[摘           要]  基于MOOC的线上混合教学模式将MOOC资源优势和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的优势结合,采用直播教学、智慧课堂、虚拟仿真、大数据评价等教学手段,通过整合资源平台、教学平台、仿真实训平台这三大平台构建多元混合的线上教学模式。基于MOOC的线上混合教学模式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学过程,从教学资源、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优化,构建新型线上混合教学模式,探索线上教学模式的实践创新。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混合式教学;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3-0044-02

新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教育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同时也对在线教学的发展形态产生了深刻影响。目前在线教学呈爆发趋势。据统计,全国开设在线课程的高校达1454所,授课教师达95.2万人,学生在线学习达11.8亿人次。在线教学的普遍使用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解决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把学习选择权交给了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存在线上照搬线下内容、学习效果下降、教师直播能力不足等问题。潍坊职业学院从MOOC新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对混合模式教学构建和实施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和现实反思,探索出基于MOOC的线上混合模式教学的实施路径,进一步丰富混合教学的内容,提升线上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

一、线上混合教学系统的构建原则

线上混合教学系统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线上多元教学手段结合、教师授课与学生探究结合、个性化指导和深度学习结合的原则,满足开放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的要求。

(一)教学手段多元结合

线上混合教学系统整合多元教学平台、多元教学手段、多元学习工具,形成完整的智慧课堂教学环境。系统整合资源平台、教学平台、仿真实训平台等多元学习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直播教学、模拟练习的结合应用,教学资源与直播教学互补,理论教学与仿真模拟实训互补,系统地将视频直播、在线点名、在线抢答、头脑风暴、在线测试等教学手段多元结合应用,实现师生实时开放互动交流,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学生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元学习工具,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满足学生自主线上学习的要求。

(二)教学角色多元复合

在线上混合教学模式下,互动讨论探究式、翻转课堂式等教学形式普遍应用,要求教师职责和角色越来越多元,对教师的知识熟悉程度、理解深度和拓展程度要求更高。教师扮演的角色不只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成为在线教学资源的制作者和管理者,是线上课堂讨论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自主学习的监督者和评价者,是教学流程和手段的设计者和研究者。

(三)个性化指导和深度学习结合

线上混合教学模式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主讲教师结合选课学生的专业基础,制作和整合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资源平台能够给学生推送不同深度的学习资源,以供不同学习要求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选择,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平台构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方便快捷且成本低廉的沟通渠道,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教学平台迅速准确地反馈给教师,并得到教师多种渠道的一对一指导,促进学生获得深度学习体验。

二、构建线上混合教学系统

基于MOOC的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把MOOC资源平台、线上教学平台、线上仿真实训平台有机结合,综合运用直播教学、智慧课堂、虚拟仿真、大数据评价等教学手段,形成“三平台交互,三阶段递进”的线上混合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三个平台交互指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利用MOOC资源平台、教学平台、仿真实训平台三個平台的教学交互,课程资源平台选择慕课在线教育平台,教学平台选择智慧课堂平台,虚拟实训平台为专业虚拟仿真平台。三个阶段递进指“课前教学准备预习—课中掌握重点与难点突破—课后拓展训练、评价、反思提高”三个阶段递进,课前阶段下达学习任务,提供线上学习资源;课中阶段进行重点讲解,解决难点问题;课后阶段进行拓展训练、课堂评价和学习反思。

三、线上混合教学改革实践

(一)教学内容

(1)课程教学内容按企业业务流程组织相关知识点,设计技能培训模块,突出实用性。(2)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要求教师把微课视频、教学课件、案例、习题等上传至教学平台,形成层次递进的课程结构,供学生线上学习。微课视频选择技能操作的难点和关键点,教学课件以理论讲解为主,注重知识体系构建。(3)仿真实训软件选取典型工作任务改造为课堂教学项目,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和可控性。

(二)教学组织

按照“课前布置任务与自主学习—课中重点与难点突破—课后拓展训练与反思提高”三个环节,通过资源、教学、实训平台三个“教与学”的交互进行教学组织。以教师为主导,开发课程资源与网络学习资源,强化师生互动与项目化教学,通过网络资源学习、课堂互动、项目实施、答疑解惑等教学环节达成教学目标,构建线上理论与虚拟实训结合的教学过程与学习脉络。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前、课中、课后三段递进的阶梯式教学路径,以课前自主学习、课上任务驱动、课后拓展训练为主线串联形成混合模式学习,形成循环促进、螺旋提升的良性教学组织机制。

(三)教学评价

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的多维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实施网上评价。依托线上课堂教学构建学生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和督学中心,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督导评价的课堂数据实施智能推送,大数据分析呈现教学状态、学生能力发展。学生随堂网上评价教师教学过程、课程建设与应用水平,课堂活跃度、资源浏览、线上作业等指标纳入学生网上综合积分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教学效果分析

(一)课堂教学效率和活力显著提高

基于MOOC的线上混合教学模式将翻转课堂、探究式课堂移植到线上课堂,线上课堂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讨论、解惑答疑的场所,线上课堂活动多样化趋势明显,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增强了课堂吸引力。学生线上学习与虚拟实训结合,小组协作学习与分享内容,积极参与课堂头脑风暴、课堂抢答、随堂测验、作业任务、答疑讨论等系列教学活动,混合教学课堂内外、个人与小组以及师生协同多元混合方向发展。

(二)教学反馈满意度较高

通过调查问卷对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感受。问卷涉及“课程满意度”“课程参与度”“自我学习的评价”和“对教师的建议”等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在线混合式学习总体满意度达到92%,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评价满意度为95.2%。学生认为在线教学主要的优势在于:“在线学习资源丰富”占75%,“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学习更高效”占50%,“通过网络课程回放,能对重点、难点内容充分学习”占72%,“沟通形式多样便利”占95.1%。

学生认为目前在线教学的不足之处在于:“学习平台操作复杂,不易上手”的占9.6%,“没有课堂气氛,缺少互动交流”的占7%,“在线学习缺乏监督,难以集中精力”的占29.6%,“在家易开小差,学习效率低”的占31%,“在线学习资源过多,重点不明确,学习不系统”的占5%。

对是否会继续选择使用在线学习,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的达到98.8%。92%的学生认为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有效帮助自己做好课前学习;93%的学生认为采用新的线上教学模式学习效率更高;91%的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更高;89%的学生认为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91%的学生认为提升了自己思考、讨论、展示、交流等综合能力。因此,基于在线混合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

五、结语

线上混合式学习融合了MOOC资源优势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優势,进一步丰富了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内涵,将直播教学、互动讨论、学习测试、大数据评价等要素进行融合,创建基于MOOC的多元混合学习模式,形成线上智慧课堂。多元混合的教学模式赋予学习者多元立体化的学习体验,有效利用了学习时间和资源,增强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章静,黄心纯.MOOCs环境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6(8).

[2]肖巍,别梅.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2).

[3]周麟彦,何旭进.基于“MOOC+MOOC”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2018,19(6).

[4]何源,何淑通.基于MOOCs平台的高校翻转课堂师生人际互动指标体系构建探究[J].江苏高教,2017(12).

[5]魏同锋.混合教学模式下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甘肃科技,2018(2).

[6]卢川英.基于慕课的网络互联课程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研究[J].软件工程,2016,19(1).

[7]李铮.基于MOOC的应用型院校混合教学模式构建原则与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8(12).

[8]王雪梅,李海晨,颜云生.基于MOOC+智慧学习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

[9]张晓东,牛军涛.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新模式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8(4).

[10]曾敏,唐闻捷,王贤川.基于“互联网+”构建新型互动混合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7(3).

编辑 赵瑞峰

①基金项目: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信息化2.0背景下基于MOOC的混合模式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

2018LXB0110;主持人:李华勇)。

作者简介:李华勇(1975—),男,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副教授,任职于潍坊职业学院,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

满冬(1982—),女,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讲师,任职于潍坊职业学院,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质量管理。

猜你喜欢
混合评价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混合运算大篷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混合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