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实习期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0-03-17 03:56徐洪吴相竹王颖余朝旭杨芳丽雷婍绮王廷珍冉丽王政万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3期
关键词:失利健康状况预测

徐洪 吴相竹 王颖 余朝旭 杨芳丽 雷婍绮 王廷珍 冉丽 王政 万英

[摘           要]  目的:研究高职护生实习期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情况、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某高职院校323名临床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应激事件问卷调查护生在不同实习阶段应激事件发生和影响情况,运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SSMHS)》调查护生在不同实习阶段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运用Pearson卡方检验、方差分析、逐步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强迫、冲动6个因子各监测期得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在T1-T4监测期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第一、二、三类心理健康问题在4个监测期的整体检出比例为19.43%,T2监测期第一、二、三类心理健康问题检出比例最大,占33.44%,心理健康问题检出比例在4个监测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对心理健康各因子有预测作用的应激性事件主要是学习压力、身心伤害、情感失利、不平等对待、沟通压力、生活与工作压力,所有模型的判断系数均在0.60以上,且均P<0.05。结论:高职护生实习期间心理健康问题突出且呈先增后降趋势,应激性事件对心理健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护生的教育和管理,一是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技能训练;二是强化岗前培训,加强安全教育;三是强化思想教育,纠正恋爱观念。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顶岗实习;高职护生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3-0050-04

护生在实习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在10%~30%[1]。对开设护理相关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说,掌握护生实习期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是实习护生管理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目前国内关于高职护生实习期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还不够丰富,且关于高职护生实习期间心理健康动态变化情况及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护生为对象,监测实习期间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提出加强高职护生教育和管理的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某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高职护理、助产11个班(485人)中选取340名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9年5月(T1)、8月(T2)、10月(T3)、12月(T4)对护生应激性事件发生情况、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采用自编《高职护生实习期间应激事件问卷》[2]和郑日昌等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SSMHS)》[3]开展调查。CSSMHS由104个条目组成,包括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强迫、依赖、冲动、性心理障碍、社交攻击、社交退缩、自卑和精神病倾向、说谎量表13个分量表,其中说谎量表共有8个条目[4]。量表每个条目全部采用Likert 5点计分,“没有”计1,“偶尔”计2,“有时”计3,“经常”计4,“总是”计5,分数越高说明症状越明显。每个分量表得分用该分量表各条目得分之和表示,根据分量表得分,计算T分数,T分数在数据分析时由SPSS软件标准分转化而来。根据分量表得分和T分数,将受试对象心理健康问题分为三类[5],具体情况见表1。

2.调查方法

利用实习前动员教育大会向护生说明研究的重要性、参与方式、问卷和量表的内涵等。将应激性事件问卷和心理健康量表的题目设计为腾讯问卷,通过QQ定期发送给研究对象,要求填写近1个月的情况。

3.统计分析

应用SPSS20.0软件对腾讯问卷调查平台导出数据进行审核和统计分析,统计指标有平均值、标准差、构成比等。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逐步回归分析等,检验水准α=0.05。

二、研究结果

共323名护生完成4次调查(护理285名、助产38名),回收率95.00%,问卷全部可信。高职护生实习期间应激性事件发生、变化情况已发表在《现代职业教育》杂志179期[6]。

(一)不同监测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情况

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强迫、冲动6个因子各监测期得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全国常模;社交退缩、社交攻击、性心理障碍、偏执、依赖、精神病倾向6个因子各监测期得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全国常模。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依赖、冲动、精神病倾向10个因子在T1-T4监测期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先增后降的趨势。社交退缩、社交攻击2个因子在T1~T4监测期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二)不同监测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情况

第一、二、三类心理健康问题检出比例在4个监测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T2监测期第一、二、三类心理健康问题检出比例最大,占33.44%(具体情况见表3)。

(三)应激性事件与心理健康相关性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学习压力、生活与工作压力、身心伤害对躯体化有预测作用,学习压力、身心伤害、情感失利对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均有预测作用,沟通压力、不平等对待、情感失利对社交攻击有预测作用,不平等对待、情感失利对性心理障碍有预测作用,学习压力、身心伤害、情感失利对偏执有预测作用,学习压力、身心伤害对强迫有预测作用,学习压力、情感失利对依赖有预测作用,学习压力、沟通压力、情感失利对冲动有预测作用,身心伤害、不平等对待、情感失利对精神病倾向有预测作用,所有模型的判断系数均在0.60以上,且均P<0.05,回归模型能够解释应激性事件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具体情况见表4)。

三、讨论

(一)高职护生实习期间心理健康问题突出且呈先增后降趋势

研究结果显示,高职护生实习期间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强迫、冲动六个因子各监测期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说明高职护生顶岗实习期间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强迫和冲动。社交退缩、社交攻击、性心理障碍、偏执、依赖、精神病倾向6个因子各监测期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可能的原因是,护生顶岗实习期间虽然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压力影响较大,但是通过经常和患者、老师、同学的沟通提升交际水平,学会尊重他人、信任他人和独立自主。护生通过与患者身体的经常接触加强对人体生理结构的认识,对性的认识更加成熟。

本研究发现,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依赖、冲动、精神病倾向十个因子在T1-T4监测期得分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护生在进入顶岗实习初期,实习医院一般安排的学习、工作任务相对较轻,应激性事件对护生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护生逐步熟悉医院工作环境,任务逐渐加重,应激性事件对护生影响逐渐增大,心理健康量表得分逐渐增加。当护生适应了医院的工作模式并学会自我调节后,应激性事件对护生的影响逐步减弱,心理健康量表得分逐渐降低。社交退缩、社交攻击得分在T1-T4监测期变化不大且均低于全国常模,可能是因为护生专业特点需要经常和他人沟通,交际水平较高且平稳。

本研究显示,第一、二、三类心理健康问题在4个监测期的整体检出比例为19.43%,略低于张礼宾(19.31%)[7]、李双玲(20.19%)[8]的研究,T2监测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比例最大达到33.44%,高于李双玲的研究(22.29%)[7],4个监测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比例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变化趋势与李双玲[7]的研究结果一致。

(二)应激性事件对心理健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王媛等[9]的研究表明,生活困扰、人际关系、生存压力等五个因素是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危险因素,生活困扰、人际关系两个因素是直接作用,其他因素通过生活困扰、人际关系产生间接作用。黄仙红[10]发现医学生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因素与心理健康状况紧密相关。范真[11]认为,护生最大的应激源是学习压力,其次是人际关系。尼春萍等[12]发现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层次、学习负担、消极应对方式、家庭教育方式、自尊水平、健康状况有关。本研究发现,对心理健康各因子有预测作用的应激性事件主要是学习压力、身心伤害、情感失利、不平等对待、沟通压力、生活与工作压力,其中身心伤害、情感失利、生活与工作压力可归为生活困扰,不平等对待、沟通压力可归为人际关系,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发现,学习压力、身心伤害、情感失利、生活与工作压力是主要的应激性事件且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不平等对待、沟通压力虽然不是主要的应激性事件,但是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不被需要、缺乏尊重虽然是主要的应激性事件,但是对心理健康没有预测作用。

(三)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护生的教育和管理

通过前述讨论可以发现,高职护生顶岗实习期间对其产生影响的应激事件主要是不被需要、情感失利、缺乏尊重、身心伤害、生活与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其中学习压力、身心伤害、情感失利是导致高职护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最主要影响因素,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护生的教育和管理。(1)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技能训练。加强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2)强化岗前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学校专业教师应认真关注每个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实施顶岗实习前综合技能考核,实习医院要加强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3)强化思想教育,纠正恋爱观念。辅导员应加强护生思想教育,帮助护生树牢正确的恋爱观,引导学生不宜过早恋爱。创新工作方式,帮助护生将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

参考文献:

[1]王雅冰,俞爱月.实习护生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2(13):294-296.

[2]徐洪,吴相竹,王颖,等.高职护生实习期间应激性事件问卷的编制[J].新一代,2020(7):12-33.

[3]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等.《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102-108.

[4]李德芳.高校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6-9.

[5]韩福顺.某高校2006-2014年理工科大学新生心理测评状况调查[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7,34(3):18-20.

[6]徐洪,吳相竹,冉丽,等.高职护生实习期间心理应激事件监测机制构建与动态监测[J].现代职业教育,2020(1):108-110.

[7]李双玲.高职实习护生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的动态研究[D].芜湖:皖南医学院,2013.

[8]张礼宾.某高职院校实习护生心理健康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9]王媛.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医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0):907-908.

[10]黄仙红,沈毅.结构方程模型在医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52-53.

[11]范真.五年制高职护生生活事件应激与应对策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09,6(2):51-54.

[12]尼春萍,刘健,刘喜文.临床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7,7(3):4-6.

编辑 赵瑞峰

A Study o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u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XU Hong,WU Xiang-zhu,WANG Ying, YU Chao-xu,YANG Fang-li, LEI Qi-qi,WANG Ting-zhen,RAN Li,

WANG Zheng, WAN Ying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occurrence, change rul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in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323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in Clinical Practic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self-designed stress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and influence of stress in different periods,the CSSMH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nursing students in  different periods.Pearson chi square test, variance analysis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scores of Somatization, Anxiety, Depression, Inferiority,Compulsion and Impulse in each monitoring perio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ational norm(P<0.05),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1-T4 monitoring period(P<0.05), showing a trend of increasing first and then decreasing. The overall detection rate of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types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in the monitoring periods was 19.43%, and the T2 monitoring period was the highest. The difference of the detection rate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in the four monitoring period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01),and showed a trend of increasing first and then decreasing. The main stress events that can predict the factors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are Learning Pressure, Physical And Mental Injury, Emotional Failure,Unequal Treatment,Communication Pressure,Life and Work pressure. The judgment coefficients of all models are above 0.60(P<0.05).Conclusions During the Clinical Practic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are prominent and tend to increase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tress events have a better predictive effect on psychological health.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nursing students.First, strengthen practical teaching and skills training;Second, strengthen pre job training and safety education;Third, strengthen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correct the concept of love.

Key words:psychological health;clinical practice;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①基金項目: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FDY47)。

作者简介:徐洪(1989—),男,穿青人,中共党员,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预防医学、心理学。

猜你喜欢
失利健康状况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失去,亦是另一种获得
意大利修宪公投“失利” 总理伦齐宣布辞职
浅论金门战役的历史意义
《福彩3D中奖公式》:提前一月预测号码的惊人技巧!
中国足球国际裁判员亚洲失利原因探究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预测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