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在专本衔接一体化课程中的改革实践

2020-03-17 03:56马艳慧张镝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3期
关键词:医学统计学高职

马艳慧 张镝

[摘           要]  “专本衔接”教育模式的建立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立交桥”。通过对现阶段专本衔接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在课程设置、授课内容、教学质量评价上出现的差距。針对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学统计学课程专本衔接教学改革和课程管理体系的改革重建进行尝试实践,希望能促进“专本衔接”教育模式全面普及。

[关    键   词]  专本衔接;医学统计学;课程;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3-0094-02

医学教育发展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日益进步的首要条件,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人类文明和自然共生的必然要求。医学高职学生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促进了职业医学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自身持续发展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医学职业教育办学有专升本、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专本衔接模式。依据社会认同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其中“专本衔接”模式以其教学组织严谨、连贯性好、提升能力强等优势赢得社会认可,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3+2”专本分段培养衔接教育完全打通了医学职业教育可持续的“立交桥”。本文依据医学统计学专科衔接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效果及升学反馈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专本衔接教学现状分析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专本衔接全部来源于参加全国高考的理工类学生,其入学成绩均远远高于学校录取线,其中约有七分之一的学生成绩高于当年本科录取分数。所有录取学生均为第一志愿填报专业,并且有强烈的升学意愿,对未来专业学习和继续升学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而普通高职专科教育层次的学生对未来技能学习和就业更加关注,根据入学调查可知只有15%的学生对未来升学、专升本途径和升学率更为关心。所以专本衔接办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接受深入学习的主动性更强,可塑性更高。

我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大学外语、医用化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医学统计学等基础课程,为了减少课程门数和课时,在课程中未设置基础课程高等数学,且此时学生尚未接触临床和检验专业课程。这些对直接进入医学统计学教学、数学思维建立、学科应用及学生后续专业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高职医学院校多数专业不开设高等数学、医学统计学、卫生统计学课程,所以我校医学统计学专业教师多数为兼职教师,因为不是专业课教学,自然几乎没有对教师业务和专业的培训,对医学统计学课程建设和专业融合研究不深,导致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脱节,与学生下一步的本科教学衔接不够融洽。对于这种高职与本科院校“专本衔接”教育模式还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所以现阶段缺乏针对性好的教学教材,尤其是对医学检验专业来说就更加缺乏了。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课程设置有了明确的规定,但在具体医学统计学教学深度、广度以及专业融合的标准上还缺乏进一步的界定和衔接。综上所述,我校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本衔接模式的医学统计学课程进行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二、构建“专本衔接”医学统计学课程体系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依据医学检验专业(3+2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方案中目标定位,基于服务专业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本科院校输送临床检验合格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医学统计学课程将使学生掌握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统计分析指标的意义,合理解释计算机软件分析结果,具备基本的医学检验和临床研究的医学科研设计、分析和评价能力为课程目标。从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阶段医学统计学的课程教学目标,在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增强学生处理医学数据的技能,简化公式和定理推导。首先,建立医学统计、卫生统计课程教学体系,借助排教师参加教学培训、集体备课、“1+1”老带新师徒结伴成长等形式促进师资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学校共有三名统计学专、兼职教师,根据社会人才需求更新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初步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其次,调整课程结构,将原有的医学统计课程调整为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并增设了高等数学和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总计学时由70调整为80。再次,精选课程内容上,在前期了解检验专业本科专业教学需求的基础上,教学内容删减了基本概念和定理掌握,增加了实验设计、直线相关与回归、统计软件使用内容。在授课方式上主要采用案例式和实操教学模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医学领域研究和实践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最后,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学校根据不同专业特点选用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的高职高专教材,医学统计学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供检验技术专业使用的,由景学安、李新林主编的医学统计学教材,本教材更适合专科水平教学,增加SPSS软件教学章节,同时为本科专业教学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基础操作案例,能进一步促进专本教学衔接。

三、建立“专本衔接”一体化的质量评价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主要体现在应用性和操作性上,而本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医学检验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促进专业和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在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中如何将二者恰当地衔接,只有构建一体化的质量评价和课程管理体系,才能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形成一致、连续、贯通的培养模式。对于“3+2”专本衔接教育,在高职阶段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综合技能课程组成,其中高等数学属于公共基础课程,医学统计学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拓展课程。在本科教学衔接中高等数学与概率论主要作为高职段医学统计学的基础课程,没有与本科专业教学进行必要的衔接,所以此部分的教学质量考核可作为考查评价。而医学统计学是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必备工具,也是学生可持续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必要前提,其质量评价的构建应以本科教学需求为导向,课程深度、广度要完全契合本科教学需求和学科发展。经过与检验专业本科医学统计学教学评价考核体系的对比,结合高职教学特点,做了如下两项教学评价改革实践: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为了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调整考核评价方式,注重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双重考核,在理论考核评价中增加数学和统计思维的构建,着重加深对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分辨和应用。在实践能力考核中原有的统计软件操作增加了课题考核、个案分析等,加强对学生统计思维、分析能力、统计操作的初步评价。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中也注重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满足专业后续学习需求。

四、“专本衔接”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研究的不足

综合当前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改革和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在课程设置、教师培养、质量评价运行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虽然在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对以上问题有所设计,但是在宽度、深度上还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例如,虽然明确了3+2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衔接体系研究方面没有形成完整体系,没有在统一的职业资格框架下对职业专科和应用、研究型本科教育进行明确层次定位,没有考虑教育主体人的持续发展需求,使专本衔接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的实践研究缺乏内在联系,没有完全的无接缝衔接。教学操作主导教师的培养还停留在专科层面,虽然初步建立了教师教学团队,但是与教师职业素养、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实践考核与衔接教育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程衔接中对教师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以医学检验专业医学统计学为例,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做了一些调整,但是距离学生可持续发展需求和未来专业研究还存在着差距,教学内容与专业实践存在差距,没有恰当融合,教学的深度有待提高。高职阶段教学虽然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调动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对本科教学的数学思维建立、统计理念搭建却少之甚少,在质量考核评价中没有给予严格筛选和重视。专本衔接办学模式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格考核、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有效对接、师资队伍衔接、质量评价一体化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总之,在“3+2”专本衔接医学统计学一体化教学实践中,要实时掌握学生特点,基础课程是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基础工具性知识。所以在高职阶段基础课程体系构建上也应改变以往思维,加深基础课程的深度和宽度,要发挥高职教学的实践能力和本科教学的科研能力。选用难度适宜的教材,调整教学内容,建立适合衔接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課程管理、质量评价等方面让专业基础课程服务专业核心课程和本科专业教学需求,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专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唯,郭扬,马树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

[2]杜进林,黄志刚,高羽婷.《医学统计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刊,2018(3).

[3]钱桂林.对高职专科医学检验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学研究,2016(8).

[4]赵春元,李关民,王健闻.高职专本衔接立交桥构建的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7(3).

[5]董大奎,陆瑞峰,匡月华.高职专升本教育课程衔接的实践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7(9).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医学统计学高职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大数据的统计学基础分析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统计学教学与实验实践的一体化整合初探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省属地方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介入治疗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