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在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中的探索

2020-03-17 03:56杨爱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3期
关键词:思政理论政治

杨爱军

[摘           要]  知行合一体现了哲学上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强调只有经过实践指导的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对实践重视程度不足,因此为了能够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要充分将思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应用于指导相应的实践活动。

[关    键   词]  知行合一;思政教育;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3-0130-02

一、知行合一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关系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国与国之前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国家之间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而高校大学生是我国重要的人才资源,关系到祖国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能够确保培养的人才代表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知行合一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贯彻知行合一教育理念,必须充分理解“知”和“行”的辩证关系,思政教育要贯彻落实“知”和“行”之间的互动,让“知”和“行”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辩证统一让高校的思政教育具有更高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落实认识和实践的统一,而传统教育通常只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的相关知识,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这种单一的理论教学无法解决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因此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效性较差,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贯彻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也就是没有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应用到大学生的实践当中,大学生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学习的价值,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1]。认识和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过程就是实践和认识之间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从知和行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看到人类的思想观念和实践行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知”和“行”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实践活动,认识主体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在实践中检验学习到的知识并不断获取新的认识,因此可以看出,要想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解知行合一的内涵,就必须把知和行放在辩证的角度去看待,要明确认识的最终结果是要指导实践,而实践的结果与实施实践活动的人的思想道德素养有直接关系,只有大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想道德才能够确保大学生的实践结果的正确性。认识必须应用到实践当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单纯地接受认识只是理论学习的过程,还没有表现在实际行动上,只有通过行为行动获得的认识才能够达到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是真理,只有知行统一,才能避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陷入纯粹的理论知识教学当中,才能促进理论教育指导新的实践。

二、贯彻知行合一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必要性

(一)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贯彻知行合一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大学生是我国先进知识阶层的代表,同时也是推动我国未来社会向前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我国要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惠及全体中国人民,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而大学生就是高素质人才队伍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培养我国优秀人才的必备基础,也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由于会面临各种文化冲击,很多西方文化明显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如果大学生长期接触这种错误文化思想,心里就会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动摇。当今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存在着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知行不符的现象,因此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知行合一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二)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贯彻知行合一是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当代大学生通常都是“00后”,在他们成长的年代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因此大学生的家庭通常也都比较富裕,他们很少经历挫折,思想比较单纯,也很容易受到鼓动从而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这些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有直接的关系。没有理论武器的指导就很容易让他们偏离正确的方向。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通过课堂教育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需要,他们对思想政治这种纯理论性的教学内容普遍没有兴趣,很多大学生都认为高校的思政理论教育枯燥乏味,更不用说让大学生将学习到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大学时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让大学生了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同时能够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提升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社会事件作出自己正确的判断。正是由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具有这样的社会意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找出一条能够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和认知特点的有效教育途径,让大学生将他们认为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的价值和意义[2]。

三、高校思政教育中贯彻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

(一)在思政教育中用贴近大学生生活的理论指导实践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因素就是理论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也就是让当代大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对理论内涵进行判断,认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高校的思政教育不能够仅仅为学生讲授纯粹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加入实践相关元素。在实践教学中要确保为大学生讲述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这样才能吸引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教会大学生利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去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让大学生通过分析社会热点事件了解事件背后的真相。比如现在大学生对中美贸易战比较感兴趣,通过对中美贸易战进行分析可知,表面上看是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实际上是美国惧怕我国快速崛起对美国霸权主义造成威胁从而采取的单边主义行为。通过应用思政政治理论中的现象与本质的方法论就可以看透事件背后的真相,让大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分析的价值,同时也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能力。

(二)利用多元化的实践形式提升思政理论学习的效果

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让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兴趣,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从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改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由于偏重于理论,而大学生恰恰对纯理论学习具有强烈的抵触心理,虽然通过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能够让他们系统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相关理论知识,但是也要根据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对知识的认知特点和习惯,不断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用大学生感兴趣的形式为学生讲述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除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外,高校还要为大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提升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转向主动探究知识内涵。在实践活动的設计上,应该按照大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造符合他们自身的实践活动内容,让大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的作用,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同时能够进行创新和发展,具备时代性,赋予创造性,做新时期高素质的人才[3]。

(三)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准确把握自己在整个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和作用,尤其是要掌控好对学生实践活动干预的尺度,要认识到大学生才是实践的驱动者和参与者,老师只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实践方法和方向提供必要的指导,对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不做太多的干预,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大学生能够真正根据自己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同时在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听取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提升大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有步骤地对高校大学生实践活动进行引导,让他们能够参与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创设上,要充分结合高校的思政政治教育相关内容为大学生准备与此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可以为大学生举办一些与思想政治相关的辩论活动,让大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辨析能力和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创新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的连接途径和方法,让大学生把学习到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当中,指导实践、完善实践。

(四)在思想政治考核评价中加入实践元素

大学生的考核评价中也可以加入实践相关的元素,在思想政治考核过程中,要打破以考试成绩作为思想政治课程考核唯一标准的传统,采取科学的考核办法,可以考虑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避免传统的考试中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同时将理论考核与大学生平时的实践表现相结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品行表现进行量化考核,发挥不同考核对大学生总体评价的作用,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中知行合一的回归[4]。比如老师可以把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视频和社会现象带入课堂当中,让学生客串热点事件中的当事人,模拟处理当时的情况,开展相应的讨论和辩论,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老师可以把这种实践表现作为大学生平时的考核成绩,全面综合地对大学生进行考核。

四、结语

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而高素质人才除了体现在专业知识能力上,同时也体现在思想道德素养上。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贯彻“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方向,循序渐进、多措并举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提升我国的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昕霞,卢晶晶.论“知行合一”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知与行,2019(3):38-43.

[2]卢晶晶.“知行合一”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新西部,2018(20):127-128.

[3]张晓云.知行合一视角下大学生廉洁修身教育的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2):64-67.

[4]方龙山.从“不知不行”到“知行合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状况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8(1):138-141.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思政理论政治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