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急救护理技术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2020-03-17 03:56唐英姿林翠娟刘巧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3期
关键词:实验组实训临床

唐英姿 林翠娟 刘巧阳

[摘           要]  目的:探讨信息化平台对急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3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另外3个班级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在教学中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和现场教学进行混合式急救护理教学,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训技能考试成绩、临床实习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急救护理技术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可以发挥院校合作的教学优势,有助于高职护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    鍵   词]  信息化平台;高职;急救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3-0162-02

随着临床医学科学的飞速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方法、新技术被引入,临床急需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1]。急救护理技术是抢救各类意外急症、意外创伤等危重症的护理专业必修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急救护理技术的教学主要强调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急诊救护能力,同时培养急救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强调良好的职业道德。学生的临床急救能力也是衡量护理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2],我校一直把护理专业学生掌握急救基本实践技能作为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然而传统的以单项技能训练为主的急救训练培养方案不能完全顺应临床的发展需要,因此急救护理技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教学计划与学时的调整

急救护理技术课程的教学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常见各种急救情况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在不同紧急情况进行初步评估、诊断和处理,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为急救病人提供及时的救护。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急救思维、急救素质,为今后从事和发展急救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由单项技能考核改为综合项目考核。

2.增加实训学时,实践与理论之比由1∶1增加到2∶1;在毕业实习中增加了急诊科、ICU实习环节,强化急救技能的训练。

二、课程内容的序化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课程内容的序化

参考临床医院急诊科、ICU中涉及的如抢救车、急救药品、氧气筒及配套装置、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除颤仪、注射泵、输液泵、气管插管用物、便携式负压吸引器、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血滤机、ECMO、空气消毒机、床单位消毒机、空气净化器、空气负压系统等内容,分院前、急诊科、ICU三模块进行系统教学,并将心电图机操作与心电图分析、心电监护组合,给氧与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组合。心肺复苏与人工气囊、除颤组合训练等,同时在模块中插入适当的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能够担负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光荣使命。在信息化平台建立急救教学资源库。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

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00后”大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多思维活跃,对信息化手段容易接受,从2019年开始,我校从众多学习平台中选择超星通建立急救护理技术线上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全力打造适合学生、教师、学校的便利学习体系。

1.理论课的改革

课前发布任务至超星学习通,引导学生预习;课中打造多种互动式教学,如签到、投票、抢答、小组讨论等;课后布置作业,拓展对学习内容的深入了解,对本学科知识进一步探索,了解临床前沿进展,24小时安排助教在线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2.实训课的改革

根据教学合作医院提供的真实急救案例,综合设计实训内容,课前在平台发布任务观看训练的操作视频,让学生分析急救的方法、急救的程序以及各种急救仪器设备,如除颤仪的使用、呼吸机参数的调试、心电监护导联的选择、心脏电除颤能量的设置等,并在中午、晚上分时段分班级开放实训室,学生自主练习,并录制视频上传至平台,教师观看发现总结问题;课中针对重点难点步骤进行突破,细化解说演示,并播放部分典型错误操作视频,课中讨论纠错,统一共识后学生继续练习,直至考核过关。

通过信息化平台手段的使用,学生能迅速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并能在广阔的网上资源中自由寻找学科知识;同时教师也可通过学生的详细学习数据,更加科学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深度反观自我,精准调整教学教案实现教学相长[3];学校亦可通过整体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更加精准科学宏观了解教学全局,深入掌握每个老师的课堂教学,有效实施教学改革。

三、不同专业学生组合训练的改革

随着我校医卫专业的发展,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利用真实案例,逐步开展临床医疗、护理、检验、医疗仪器设备维修等专业学生的协作训练,让学生模拟医院情景,医生、护士演练集体配合抢救,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横向学习、纵向应用、基础知识与专业课脱节的教学模式,体现出医院的真实工作场景,更能培养医务人员的团结协作能力。

四、课程评价指标

采用学生自评、作业测验、操作考核、督导评价、临床护理专家评价等形式进行。

五、具体实践实施方案

(一)对象

随机抽取2018级护理大专三个班为实验组,三个班为对照组。实验组学生157名,其中,女154名,男生3名,年龄19~21(20.22±0.68)岁;对照组学生156名,其中女生152名,男生4名,年龄19~21(20.38±0.85)岁。均为三年制大专生,两组学生性别组成(P=0.993)和年龄(t=1.839,P=0.0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方法

1.实验组方法

实验组采用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急救护理学教学。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方法是以单项技能训练为主,而临床工作是千变万化的,特别是救护时情况更加复杂。为此,现场急救技术采用模拟现场和伤员进行训练,不同伤情采用不同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方法。这样使枯燥的实验课变成热烈的抢救现场,学生兴趣高、学习热情高。本研究采取院校合作的模式,与某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合作,选取30个急救案例,并组織案例讨论,探讨教学计划、教案、训练方法,并依托高仿真模拟人等ICU设备,将现实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性工作任务,开发三大教学项目: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救护和ICU监护。每一个教学项目根据医院临床工作遇到的典型工作情景设计教学任务,三大项目共设计14个典型工作任务。用具体的工作任务导入要完成该项急救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在培养护生职业能力过程中渗透相关的急救理念,必要时拓展一些前沿知识。

2.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采用理论讲授加单项技能训练的传统教学模式,实践课讲授时先讲操作目的、要点、注意事项,再示教,学生分组练习,最后总结点评。

3.评价方式

课程结束后,将两组学生理论和技能成绩进行比较,理论考试由教研室统一命题,集体流水作业统一阅卷,技能考核根据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中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由相同老师评分,两组学生均指定一个必考项目,如现场心肺复苏,再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每个学生抽取2项,取平均成绩,并发放问卷调查教学效果。

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5.结果

六、讨论

(一)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形式

传统的急救护理教学模式以单一操作训练为主,课堂积极性不高。超星学习通平台的使用、真实急救案例的介入、与医院现场的直播、情景模拟的演练,均使课堂有新鲜感;案例又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使得教学生动、具体、印象深刻,学生对医学科学的探索更加深入,同时也缩短了学校教学与临床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见习适应期缩短[4]。

(二)增加了学生对护理的职业自豪感

仿真模拟的演练、集体抢救信息化平台及时系统会提示抢救成功,再加上思政元素的适时渗透[5],极大提升了学生的职业兴趣与自豪感,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动力,绝大部分学生就读护理专业是由家长做的选择,学生在面对大量的医学基础知识往往感到束手无策,学习动力消失殆尽,一部分学生甚至无法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合理规划,自开展这种演练后很多学生对职业有了良好的展望。在学生的实训报告总结中,许多学生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自己写出了课后体会,希望多开设这样的实验课, 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动手能力,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提高了学生的急救综合能力

从调查表看出,学生普遍认为这种以案例为载体的抢救演练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使用急救仪器的能力、集体协作能力。我们也通过调查2018级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普遍反映实验组的学生实际急救操作能力强于对照组,并且形成慎独严谨的品行和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围绕护士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为中心,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构建以急救流程为主线的内容体系,实施了任务引领式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程学习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对教学过程与救护过程的模拟更能贴近现实,这种教学改革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又发挥了院校合作、专业合作的教学优势,有利于高职护理高素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韩金华,孙宇红,于晓峰.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4):98-99.

[2]万晓燕,杜利.高职急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1,26(2):60-62.

[3]杜琳琳,张志勇.心肺复苏患者急诊护理的效果及预后[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6).

[4]宋杏婷.院前急救流程对创伤患者抢救时效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2).

[5]周一峰.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路径探讨以急救护理与技术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3):61-62.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实验组实训临床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