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军事理论教学中爱国主义思想渗透的新思考

2020-03-17 19:20钟巧玲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3期
关键词:国防爱国主义军事

钟巧玲

[摘           要]  大学军事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之一,是提升大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途径。在经济浪潮冲击的当今,军事理论课教学如何有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何在,发人深思。

[关    键   词]  军事理论教学;爱国主义思想;渗透方式;渗透意义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3-0196-02

军事理论课教学是提升大学生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之一。为此,研究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十分重要。

一、渗透方式

(一)授课过程,适时渗透

1.大学生应该树立何种国防观

在探讨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国防观时,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归纳总结: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的国防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核心);居安思危;民族尚武精神。

(1)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国防观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是爱国主义的标识,而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核心。党史专家肖季文亦云:“新时期的国防教育,其实质和中心内容是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教育,是在全体人民中唤起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的教育。”[1]《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第二十三条提出,“高等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国防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与技能,树立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国防義务。”“国防教育所要培养的国防意识正是以爱国主义为精髓,以国家防卫问题为中心的理性意识,是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2]因此,培养大学生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国防观对军事理论教学中的国防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

目前,人们处在和平的环境当中,国防观念相当淡薄,甚至认为国家只要经济建设搞好了,就什么都不怕了。这种错误的思潮如果继续盛行,将来必定会导致民族的巨大灾难。曾记否,近代国防百年屈辱史就是一部很好的教科书: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共签订了一千多条不平等条约,不平等条约写满了中国人民仇恨的血与泪!十四年抗战,无数生灵涂炭,万千尸骸遍野。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谁也不能忘记历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背叛国家、背叛民族、背叛将来!当代大学生们,一定要铭记这长达百年的屈辱史,这才是我们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

现今我们国家的安全形势并不乐观。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与西方大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趋凸显。当前亚太地区安全形势趋于复杂化,中国捍卫国家领土、领海主权的压力在增大,尤其体现在周边安全上。国际破坏性因素渗透愈加激烈,“反独促统”、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文化安全都面临着复杂的挑战。当前国内的社会矛盾进入了多发期。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些问题的复杂性,缺少长期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国家的尊严、主权和领土完整,将会受到严峻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国家安全概念也变得相当宽泛。该概念也从传统的一般意义上的国防军事安全上升为更广泛的生态、信息、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安全。如果对这种新的变化置若罔闻,看不到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则难以产生忧患意识,也不会激发起强烈的危机感。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国家的安全形势进行分析,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国防建设等各方面作横向比较,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我国安全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国防建设领域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差距,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油然而生,使这种忧患意识和危机感转变为他们投身国防建设事业的坚定决心。

(3)树立民族尚武精神的国防观

尚武精神不仅仅是武力、暴力,它的实质是给人一种勇气、斗志,它包括刚强果敢、昂扬乐观、坚韧不拔的品质,敢于同侵略者正面交锋,不惧怕残暴势力,勇于与之抗争的精神,对民族、对国家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是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核心所在,是国防力量的文化基因。历史上,高扬尚武精神,国家强大国防巩固的例子不在少数:打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3]口号的尚武之风盛行的两汉时期;自由侠者诗仙李白诞生的唐朝时期等。民族尚武精神衰弱,国防衰弱的例子亦有据可查:如,宋代,自陈桥兵变后,宋太祖赵匡胤称帝,此后,他开始重文轻武,虽然两宋时期的君主很重视武学,军队采取的也都是幕兵制度,对军事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视,但从赵匡胤这里却彻底丧失了尚武精神[4]。清廷禁教不禁拳,在这个背景之下,使武术的传承更加弱化。还有民间的武术组织集团和秘密社团也被禁止。[5]民国时期,发生了庚子事变,对于私藏武器政府是严厉禁止的,人人都躲避武术,唯恐殃及自身,没有人敢再练习武术,从此也没有人敢再说拳术,人们为了自保,都对武术敬而远之,形成了父亲禁止儿子练习武术、兄弟禁止弟弟练习的现象。[6]可见,民族尚武精神衰弱,国防即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为此,要加强国防建设,要使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军事理论教学中就不能忽视对民族尚武精神的培育和引导。

2.大学生能够为中国特色军事革命作何贡献

在探讨新军事革命内容时,学生应该明确:大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地转变思想观念,认清新军事革命对新时代中国的影响,更好地投身军事及政治、科技、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为提高国家整体科技实力乃至综合国力作出贡献!

大学生可以通过报名参军、报考士官学校及毕业后参加文職人员应聘,直接投身中国特色军事革命建设当中去,服务社会。

(二)举办赛事,激趣陶冶

举办军事理论教育赛事活动,如知识竞答、演讲、征文等比赛活动,丰富大学生的军事和国防知识,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据初步调查,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700份,68.5%的学生愿意参加这类比赛;64%的学生认为参加这类比赛对促进军事理论的学习有帮助。为此,我们可以通过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强国防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另外,我们可以多角度、多渠道创建军事理论赛事平台,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设计好军事理论赛事活动专栏及专题节目,对军事理论教育知识竞赛进行大力宣传,营造好大学生积极参赛的浓重氛围,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及强化国家安全意识,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情操的陶冶。

(三)实地参观,心灵感悟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冲击力,是开展军事理论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地方各种有利资源,组织大学生参观烈士陵园、纪念馆等场所。比如,组织参观广西烈士陵园、七岔路口邓颖超纪念馆、共青团南宁地委旧址、南宁革命烈士纪念碑、南宁昆仑关战役旧址、韦拔群等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共广西第一次党代会遗址。带领学生参观邓颖超纪念馆,了解她少年时代立志救国的壮举,学习她勇于探索、不懈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带领学生参观韦拔群烈士纪念馆,通过目睹珍贵的历史文物,了解感人至深的往事,了解百色起义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和光辉历史,学习感悟韦拔群等烈士追求理想、前赴后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深刻感受革命烈士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所具有的艰苦卓绝的拼搏精神,让学生接受深刻、庄严的心灵教育。

(四)结合专业,巧妙渗透

结合广西地方特色、体育院校及专业特点,巧妙渗透爱国主义思想。针对体育类专业学生,结合专业挖掘并开发壮拳,一是邀请体育类专业课老师对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指导;二是聘请社会上的壮拳大师对体育类专业学生进行壮拳第二课堂活动指导。通过学习壮拳,了解壮拳剿悍、刚劲、沉实、稳健的风格,进一步了解壮拳的创始人,曾参加湘江战役的上将李天佑的事迹,学习李天佑的好勇尚武精神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学习吸收别家之长并把壮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著名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对他们的高尚爱国情操肃然起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二、渗透的意义

(一)依纲施教,与时俱进

新军事理论教学大纲(教体艺〔2019〕1号)规定:“普通高等学校通过军事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的综合国防素质。”新华社北京2019年11月12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第15条指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普通高校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比重。”为此,以授课过程渗透、结合专业渗透等多种方式、多角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文化,进而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提高学生的国防素质是依纲施教、与时俱进的体现。

(二)未雨绸缪,砥砺前行

当前,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虽成为新时代的主题,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缓和已成为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但国际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威胁与挑战依然存在。为此,我们在军事理论的教学当中不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教育学生发自内心地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教育学生在祖国需要的时候要像两弹元勋一样挺身而出,砥砺前行,为实现强国梦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是很有必要的,意义是相当深远的。

(三)筑牢民族魂,践行报国志

列宁说:“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新华社北京2019年11月12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正是这种强大的精神动力促使人们为了祖国的富强繁荣奋斗不止,为了捍卫祖国的独立和尊严奉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历史上这样的人物不胜枚举。

有大声疾呼“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的晏子;有悲壮高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屈原;有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践一生的诸葛亮;有选择与国家共存亡,书写浩然正气诗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有留下慷慨激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报家国之仇,雪民族之耻的岳飞;有虎门熊熊大火销烟的林则徐;有为救亡图存可歌可泣的康有为;有扭断自己肠子谱写忠诚的陈树湘;有血洒山头的王二小;有宁死不屈的刘胡兰等。以上事例可以看出,这些仁人志士无不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强烈的爱国情怀、牢固的民族魂灵,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才能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谱写出一曲曲壮丽的人生赞歌。可见,在经济浪潮冲击的当今,在军事理论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筑牢民族魂灵意义尤为深远,也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青年大学生践行报国之志向,促使他们毅然决然献身到国防建设事业当中去。

参考文献:

[1]肖季文.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防教育理论概述[J].军事历史研究,2004(3).

[2]张成斌.国防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4).

[3]冉学东,孟祥太.魏晋南北朝时期武术发展的社会因素浅析[J].武术科学,2004,1(3):11-12.

[4]张强强,胡平清.“尚武精神”概念的内涵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7,6(6):177-180.

[5]温力.尚武精神及其对武术发展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8):10.

[6]陆璐.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竞技体育精神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国防爱国主义军事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巴基斯坦国防日
中国国防预算增速下降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俄罗斯2009—2011年国防预算特点
世界军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