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明城市创建的大学生文明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2020-03-17 19:20李刚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3期
关键词:文明城市文明素养

李刚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工作内容。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者和城市的建设者,其文明素养不仅能够直接反映出城市的形象面貌,也能够直接影响到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开展。首先对基于文明城市创建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的必要性进行了概述,而后分析了现阶段大学生文明素养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对应的提升路径,以期为推进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提供一些参考帮助。

[关    键   词]  文明城市创建;大学生文明素养;重要意义;现状;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3-0226-02

提升城市居民的文明素养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内容,一个文明城市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城市人民的文明素养水平,因此创建文明城市的首要前提就是需重视提升城市居民的文明素养。目前,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高校学生数量的剧增,大学生已成为一个不同于普通市民的群体力量,其学习能力较强、文化知识丰富、认知水平较高,在争创文明城市工作开展过程中是独特又重要的存在,在提升城市居民文明素养时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因而,基于文明城市创建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文明素养水平已然成为新时代下关注的焦点内容,基于此,本文展开了探析。

一、基于文明城市创建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力者,是未来历史的创造者,高校除了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外,也需加强对大学生文明素养的培育,只有提升其文明素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涵养、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优质综合型人才。此外,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城市文明面貌的表现形式之一,并对促进人民综合素养的形成能够起到示范作用,继而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发挥出其所具备的效能。

(一)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有利于塑造文明城市的美好形象

公民自身所具备的文明素养在践行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出一个城市居民的文明水平,也能反映出城市精神文明的层次水平。公民文明素养水平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客观表现,也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城市文明是城市人民文明素养的表现形式之一,而文明素养是城市文明建设的基础,有多数大城市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都重视培育与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以此来提升城市文明水平,促使城市发展变得井然有序、美好和谐,这就能够反映出提升文明素养对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高校大学生是城市中存在的重要又特殊的人民群体,能够为城市公民文明素养的培育与提升起到模范作用,因而基于文明城市创建背景下一定要十分重视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促使其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发挥主导用途。如果不加强重视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那么将会给文明城市的创建造成负面的影响,例如一些大学生文明素养程度低下,在公共区域活动中不遵守相关规章和秩序,极易制造出一些混乱无序的场面,继而影响城市文明建设。因此,毫不夸张地说,重视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是能够完全体现出文明城市美好面貌的窗口。

(二)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思想保证

当前,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是提升公民综合素养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思想保障,一方面可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正确导向,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坚持正确导向是工作核心,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特点,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内容,能够为文明城市的创建营造出良好的发展氛围。在文明城市的创建过程当中要始终坚持党的治国路线和治国理念,要坚定不移地秉持科学发展观念,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对文明城市的创建有着特殊的意义。社会能够和谐稳定地发展,人心才能稳定,党的政策才能稳定实施与落实,才有利于文明城市的创建。城市作为人群生活的密集区,充斥着积极与消极的思想价值理念,因而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能够具备示范和辐射的效能,为文明城市的创建提供可靠和有力的思想保证。

二、基于创建文明城市背景下大学生文明素养的现状

高校大学生尚处于树立人生价值理念的重要阶段,由于受当下复杂社会环境还有互联网平台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影响,极易给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带来负面能量,致使其文明素养存在缺失,这极大地阻碍了文明城市的创建。

(一)人生价值观念缺失

大学生正处于形成价值观念的重要时期,缺乏社会经验的他们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高校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希望通过认真努力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但是又难以有毅力坚持到底。当前,大学生正处于混乱和复杂的社会环境当中,其人生价值取向和思想理念逐渐趋于多元化发展,加上一些拜金和享乐等腐朽思想给大学生思想政治觀念的正确形成带来的反作用,导致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诚信品德的缺失,还有其好高骛远和过于追求享乐主义的思想,也将对文明城市的创建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公德意识较低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推进,要求人人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公德心,但是有些大学生还是会做出一些缺乏公德心的行为举止。很多大学生在公共区域不懂得控制自己的言行,随意喧哗,尤其习惯随意乱扔垃圾和不分场合地随地吐痰,在公共场所还会毫无约束地破坏公共财物,在学校的教室和厕所也喜欢乱写乱画,还有在食堂排队时不遵守秩序乱插队和浪费粮食等,这些缺乏公德心的行为对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将造成不好的影响,继而也会给文明城市的创建造成负面影响。

(三)公德教育不到位,心理素质低下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普及,高校的教学目标都设定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但是在实际教學过程中还是擅于沿用之前老旧的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输,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且在德智美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没有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渗透,甚至直接无视公德教育的重要性。高校目前还是有很多年龄很大的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虽然其教学经验足够丰富,但是思想观念尚未追随潮流得到更新,仍习惯于利用刻板、枯燥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致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思维能力固化,无法构建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对于所学的知识也不具备更新的能力,这就导致其学习状态较为沉闷,无法形成长久学习的能力。

此外,当代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的极度匮乏,所以心理承受能力较为低下,容易产生遇到困难时不知所措、遇事过于冲动、不懂得克制自己等负面情绪,想法偏激,最终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当前的社会生长环境混乱复杂,大学生虽充满热烈的爱国情怀,但其心智简单和缺乏社会阅历,其所怀有的爱国之情和奉献社会的无私情怀还是停留在简浅的认知水平,这也极易被一些不怀好意的极端分子利用操控,完全背离了文明城市创建的初衷。因此,高校需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教导其如何分辨是非对错,遇到问题如何理性对待并解决,如此一来才能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当中起到主导作用。

三、基于文明城市创建的大学生文明素养的提升路径

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者和未来历史的创造者,是创建文明城市重要的群体力量,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能够发挥出示范的功能。因此,重视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对文明城市的创建将有着很强的推进作用。

(一)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将有着很好的渗透影响,而社会舆论则能够发挥出正确的导向用途,例如那些大力弘扬的助人为乐与品德高尚的好人好事,还有一些抵御不良社会风气的现象,都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正确的公德意识。与此同时,也要完善法律法规的约束体制,重视对一些道德行为进行合理的管制约束,以此来促使大学生自觉形成一定的公德心,做到主动积极约束自己的行为,继而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示范和辐射的功能。

(二)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十分有利于学生文明素养的提升,高校应积极举办多种有趣和文明健康的校园活动来丰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生活与学习的环境,促使其以健康文明的导向来提升自身的素养。首先,高校管理者应重视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而在这过程中也需要足够的物质文化作为载体,而物质文化在建设校园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次,基于新时代的背景,校园文化的发展走向多元化,高校管理者要掌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最后,高校管理者要加强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积极改造校园的生活环境,例如对环境卫生和日常学习环境还有学生宿舍楼都要施行高效管理,为大学生创造一个井然有序和整洁安静的文明环境,让大学生通过感受周边生活和学习环境带来的影响,从而积极提升其自身的文明素养。

(三)重视施行德育

高校要意识到实施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目前德育教学也已列入了高校教学必修课程当中,高校需摒弃旧时低效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创新改革教学方式,借助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德育,促使其形成一定的公德心,做到自我约束,只有这样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遵从规则,避免做出有悖于文明的行为。同时,还要培养大学生更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如此一来将能够促使高校大学生得以全面综合发展,在未来有能力融入社会环境中。同时,高校还要重视提升教师的文明素养,要求高校教师在高校学生面前起到文明模范作用,同时还应要求其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价值取向,以此来推动高校精神文明的建设,通过自身的文明言行来引导大学生严格约束自己,逐步提升自身的文明素养,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发挥出其示范作用,从而助推文明城市的创建,并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主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周怡波.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5.

[2]李福涛,张春伟.大学生文明素养提升的价值与路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0(4):52-55.

[3]苏志豪.大学生文明素养现状及提升办法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9):81-82.

[4]熊哲琰.大学生文明素养解析[J].求索,2004(12):186-187.

[5]王保国.对提高大学生文明素养的反思与探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27-128.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文明城市文明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让文明之光照亮城市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对不文明说“不”
团昆明官渡区委开展“携手抗艾,共创文明城市,你我共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不做作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