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2020-03-30 14:43陈艳玲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陈艳玲

【摘 要】 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小学教育中一直是重点教学内容,其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的道德素质,学生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更全面地发展。因而教师要注重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有效运用故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加自主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故事教学法;教学策略

运用故事教学法进行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的教学,旨在运用故事情境的教学方式,将枯燥乏味的知识通过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以此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更加轻松灵活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学习。此外,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及故事对相关知识加以补充说明,因而教师也要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要借助故事的形式,在课堂之中穿插生活素材内容,加强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深化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

一、立足教材内容,提高故事素材的质量

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是从学生年龄及认知出发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安排,教材中的知识涉及学生的情感培养、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多方面内容,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更要结合教材知识,借助教材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此外,教材中每一单元都运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述,由于小学生的思考能力比较不完善,对于很多理论知识很难直接在脑海中形成印象,理解其深刻含义,这对教学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要求。教材中大多以故事结合动画的形式展示相关内容,这不仅可以将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便于学生进行理解,同时还可以以生动的动画及引人入胜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材内容,带入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例如教师在进行“我们小点儿声”这一节知识内容的教学时,教材中有许多关于课堂纪律的知识内容,教师就可以借助教材中“教室里面有点儿吵”这一漫画适当地对其进行补充,为了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遵守课堂纪律,不发出噪声影响他人,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小故事:“小红同学在上课的时候随意和其他同学大声交谈,并且谈话内容与课堂知识没有任何关联,在同桌指出她的交谈声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时,她不屑地回应道:‘在教室里我想怎么讲就怎么讲。你们认为小红同学的做法对吗?如果是你,对于这种现象,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教师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在课上、课间不应大声喧哗,再过渡到公共场合的纪律教育,以此来加強学生对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视。

二、利用生活小故事,巧妙进行情感迁移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学生对于熟悉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兴趣,进行情感迁移,而学生在学习与自己不太相关的知识时,则易失去耐心,难以集中注意力,且道德与法治知识往往就隐含在学生身边的事物之中,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相关的知识之后最终也要将其运用到生活实际之中去,以期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积极运用生活中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将故事中所蕴含的知识内容内化成自身的情感体验,通过与学生联系更为紧密的故事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迁移,让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价值导向。

例如在“吃饭有讲究”这一节知识内容的教学中,这一节教学目标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饭前习惯及餐桌礼仪,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穿插与生活相关的小故事,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课堂中可以先询问学生:“你们在吃饭的时候有没有认真将父母辛苦准备的饭菜好好吃完?有因为是自己不喜欢的饭菜就不吃饭吗?在父母为自己准备好饭菜后有没有说‘谢谢?”以此来引导学生回想日常生活习惯,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陋习并总结相应的改正措施,以此来达到规范学生行为的目的。

三、运用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童话故事具有浓重的幻想色彩,故事中丰富的想象、奇妙的幻想及夸张的手法恰恰符合小学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学生往往喜爱奇思妙想,而对于偏实际的知识内容缺乏相关概念,难以与其产生共鸣,在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学习中,由于其知识内容更偏向于理论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若是在课堂中只是向学生讲述生活中的条条框框,比如吃饭之前应该洗手、课堂之中不要随意走动、上课不要迟到等,对于这种形式的知识讲述,学生不仅难以记忆,同时还易于产生不耐烦的情绪。而教师在相关知识教学时若是引入相应的童话故事,学生更易于被其中富于变化的情节所吸引,常常会将自己想象成其中某一角色,从而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专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

例如教师在进行“我们爱整洁”这一节知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小童话故事:“邋遢大王虫虫是森林中的一只小兔子,虫虫从来不洗脸、不梳头发、不洗澡,兔妈妈每次叫虫虫洗澡,虫虫都摇头说不愿意,有一次,虫虫去花花家做客,其他小动物因为虫虫身上太脏了都不愿意与它坐在一起,虫虫伤心极了,决定以后一定要好好梳理,自此以后,虫虫的玩伴也变得多了起来。”在讲述完相应的故事后,教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其他动物为什么不愿意与虫虫坐在一起?”“这个故事讲述了怎样的道理?”以此引发学生思考,明白讲究卫生的重要性。

总之,故事让学生与理论知识的联系更为紧密,教师在教学中以故事为媒介进行知识教学,不仅拉近了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为学生在生活中有效践行知识内容提供导向,运用故事教学法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优化教学效果的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蕾.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2017(12):125-126.

[2]冯燕芳.以“故事教学法”推进哲学通识教育改革——以 西方哲学史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12):91-93.

猜你喜欢
故事教学法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融入故事提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刍议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