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联合怀旧疗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血糖水平及抑郁情绪的影响

2020-04-02 00:51
中国临床护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疗法依从性血糖

黄 丽

2型糖尿病好发于中老年群体,病程漫长,易导致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心脑血管病变等多种并发症,致残率较高,患者更易产生抑郁情绪, 患者合并抑郁症的几率高达33%[1-3]。糖尿病患者并发抑郁症后不但易失去治疗信心,降低治疗依从性,不利于患者血糖控制,且可导致其社会关系恶化,影响其生活质量。探寻有效护理干预手段成为临床关注重点。综合护理为重要的临床护理模式之一,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疾病认知等各个方面加以干预,护理内容更具全面性、系统性及科学性,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4-5]。怀旧疗法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可通过患者熟悉的照片、物品、视频、音乐等有形提示,唤起患者对过去幸福事件的回顾及讨论,有利于增强其主观幸福感,减轻其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6]。本研究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联合怀旧疗法进行干预,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98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7]中关于2型糖尿病及《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8]中关于抑郁症的相关诊断标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53~72分;小学及以上文化水平,具有一定阅读及理解能力,可进行良好沟通;近半年内无退休、配偶去世、分居、离婚、亲密家人去世等重大负性生活事件;知晓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由于精神活性物质及非成瘾物质造成的抑郁者;1型或特殊类型糖尿病者;合并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者;肝、心、肺等脏器存在器质性病变者;存在老年性痴呆症、精神病史及严重躯体疾病者。其中男55例,女43例;年龄60~81岁,平均(68.31±6.97)岁;体质量指数(BMI)18~31 kg/m2,平均(27.11±3.14)kg/m2;文化程度为小学及初中41例,高中及中专36例,大专及以上21例;中度抑郁64例,轻度抑郁34例。按入院顺序对患者编号,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2组性别、BMI、年龄、文化程度、抑郁程度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即维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良好,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嘱咐患者定时定量用药、定期检测血糖、坚持适当运动;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注意每餐营养素搭配,少食多餐,多饮水,戒烟酒,限制含糖量较高食物摄入量;以口头宣教方法向患者讲授2型糖尿病、抑郁症相关基础知识与防治方法等;积极和患者沟通,给予其鼓励及安慰,创建良好护患关系等。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联合怀旧疗法进行干预。(1)综合护理。①心理护理。增强与患者的沟通,耐心倾听患者主诉,掌握其产生抑郁症的原因,并针对性应用暗示、转移、宣泄等心理学方法进行疏导,减轻患者抑郁、悲观情绪;向患者讲解不良心理情绪会导致糖尿病病情加剧,使患者意识到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并教导患者掌握情志转移、调节呼吸、肌肉放松等自主调节情绪的方法,使其主动管理情绪,提升身心舒适度。②健康宣教。依据患者文化程度与疾病认知等具体情况采用讲座、视频、个体教育、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途径向患者讲解2型糖尿病、抑郁症有关基础知识(症状表现、病因、防治方法等),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告知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及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对疾病康复的益处,改善其依从性,并教导患者掌握自主监测血糖、食物分量换算、每日运动方案制定等方法,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③增强家庭与社会支持。鼓励患者亲友参与到护理过程中,使其理解患者所承受的身心痛苦,给予患者更多精神及物质方面的满足,以增强患者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患者心理能量。④定期随访。患者出院后前3个月以电话随访方式每月对其随访2次,之后每月随访1次,掌握其饮食、用药、运动、血糖控制、心理状态等情况,对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进行有效指导。(2)怀旧疗法。帮助患者回忆令其感到幸福的事件,包括:患者的成长趣事与喜欢的电影、歌曲等,所得奖项、业绩与周围人的夸奖等,与配偶一同经历的幸福体验(相识、相爱及结婚)等,与子女一同经历的幸福体验(子女给患者购买的礼物、照顾子女体验等),为达到更好效果,可借助家属提供的老照片、奖状、日记、珍藏物品、子女的礼物等为记忆触发物。具体干预过程如下。①引入。干预前全面评定患者情绪状况,待患者情绪较稳定,确定适合进行干预后,先与其交谈能拉近双方关系的话题,激发患者的兴趣。②回忆唤起。展示记忆触发物,并引入怀旧话题,以唤起患者对过往幸福事件的记忆。③经历呈现。积极鼓励患者讲述其过往幸福事件,耐心倾听并进行适当提示及引导,协助患者对所述事件进行梳理,强化其积极情绪。④经历分享。在患者一个事件讲述完毕之后,就该事件进行讨论,引导患者进行再整合,如当患者讲述自己取得的奖励及光荣事件时,对患者价值及功劳给予充分肯定,以使其重新获得成就感,积极进行自我肯定。每周1次,每次干预30 min。2组均干预6个月。

表1 2组基线资料比较 (n=49)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患者入院时和干预6个月后患者随访时调查患者血糖水平、抑郁状态、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1)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采用罗康全卓越型快速血糖仪(罗氏公司)测定。(2)抑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估,总分0~100分,≥73分判定为重度抑郁,63~72分判定为中度抑郁,53~62分判定为轻度抑郁,不足53分为无抑郁[9]。(3)生活质量。采用简易生活质量评估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进行评价,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10]。(4)治疗依从性。应用我院自制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进行评价,该问卷共10个问题,每个问题10分,总分100分。问卷内容如下:①您是否主动服药?②服药后是否主动配合工作人员检查?③您是否有时会忘记服药?④过去2周内您是否忘记服药?⑤治疗期间,当您觉得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时,您是否告知医生或自行减少药量或停止服药?⑥外出时,您是否有时忘记随身携带药物?⑦昨天您服药了吗?⑧当您觉得自己的症状已经好转或消失时,您是否停止过服药?⑨您是否觉得要坚持治疗计划有困难?⑩您觉得要记住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很困难吗?结果包括不依从( <70分)、依从(70~85分)、完全依从(>85分)3个等级。经过检测,该问卷的信度为0.85。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血糖水平比较

2组干预前FBG、2 h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FBG、2 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血糖水平比较

2.2 2组SDS评分比较

2组干预前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2组SDS评分比较分)

2.3 2组SF-36评分比较

2组干预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2组SF-36评分比较分)

2.4 2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见表5。

表5 2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n=49,例(%)]

注:2组比较,Z=2.538,P=0.011

3 讨论

2型糖尿病不仅会对机体正常生理功能造成损害,且有研究指出,其亦为抑郁症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抑郁症患病风险为正常人群的2~3倍[11-12]。而抑郁症可致使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抑制胰岛素分泌,且会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致使患者糖尿病病情加剧[13]。故在给予患者积极治疗同时需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以有效减轻患者抑郁情绪,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常规护理多是根据以往实践经验、疾病共性等制定,整体导向为“以疾病为中心”,护理内容欠全面,且趋于程序化,患者多为被动接受护理,主动性欠佳,多不能积极配合临床护理工作,因此难以获得良好护理效果[14]。而综合护理整体导向为“以患者为中心”,可于强化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服务同时视患者需求及具体病情为其提供相应护理干预,护理内容更丰富,更具系统性、科学性及计划性,患者参与护理的积极性更高,有利于提升护理效果[15-16]。翟婉春等[17]研究报道,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且干预后患者SDS评分由干预前的(59.74±5.34)分降低至(48.56±6.33)分。综合护理中可通过心理护理对患者抑郁情绪进行针对性疏导,并使患者掌握自主调节情绪的方法,主动管理自身情绪,同时通过增强家庭与社会支持强化患者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患者心理能量,最终改变其抑郁心境,缓解其不良情绪;通过多种途径向患者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可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度,使其认识到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的重要性及对疾病康复的益处,最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且可使患者掌握一系列自我护理方法,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利于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定期随访可使患者于出院后亦得到有效指导及帮助,促进患者病情转归。

怀旧疗法可借助有形提示唤起患者对以往幸福事件的回顾,增强患者正性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已被广泛应用到抑郁障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患者照护实践中,且取得了一定效果[18-19]。金玉莲等[20]研究显示,对老年痴呆患者采取怀旧疗法进行干预后患者抑郁情绪显著减轻,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董香丽等[21]研究报道,对老年脑外伤患者采取怀旧疗法干预后患者抑郁检出率(33.33%)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64.29%)。怀旧疗法可协助患者回顾以往幸福事件,对自身人生经历进行整合,进而增强患者自我认同意识,缓解其失落感,且于患者回忆及讲述以往幸福事件过程中,可使其获取愉悦情感体验,增强正性情绪;同时,怀旧疗法还可促进患者与家属之间、患者之间、护患之间的相互支持,提高患者沟通水平,避免社会隔离,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其生活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本研究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联合怀旧疗法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FBG、2hPG水平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依从率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可见,采用该方案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减轻患者抑郁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联合怀旧疗法进行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但本研究纳入样本量有限,研究结果有无代表性仍需临床多渠道、多中心选择样本以增加样本量施行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疗法依从性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