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文本分析框架

2020-04-02 09:03陆春霞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图尔反方议论文

陆春霞

(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关键字:议论文文本,分析框架

议论是指作者对某种存在争议的观点进行论证的活动(Connar,1996)。在这一过程中,作者需要预测读者需求,预估反方观点,反驳反方观点,并用恰当的语言和有效的语言组织形式把思维论证的过程表述为文本形式(Crammond,1998)。可见议论文写作是以论证为核心,整合论证能力、认知能力和语言技能的一项复杂交际活动。

论证能力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体系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论证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深化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Aufschnaiter et.al.2010)。因此,议论文写作也一直是高等教育英语能力测试的重要构成部分。但从相关研究来看,用英语进行论证,对于中国英语语言学习者来说,极具挑战性(孙有中,2011),写作时普遍存在如反方观点缺失,逻辑推理混论,观点支撑薄弱等一些不足。笔者认为对议论文文本进行不同视角的解析,可以帮助精确了解议论文文本中的组成要素和组织结构,精准判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但以何种方式来解析议论文文本,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当前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三种议论文文本分析框架,通过分析和比较的方式,总结归纳这三种议论文文本分析框架的各自特点和相互间的异同,以期给第二语言习得领域议论文写作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一、以论证为中心的分析框架

以论证为中心的议论文分析框架,最具代表性的是图尔敏论证模式。图尔敏论证模式是由英国哲学家斯蒂芬·图尔敏提出,包含六大要素:数 据(Data), 主张(Claim) ,保 证(Warrant),佐 证(Backing),限定(Qualifier)和反驳(Rebuttal)。图尔敏用下例演示了使用这六要素进行论证的过程。

例1:(C) Harry is a British subject. (D) Harry was born in Bermuda. (W) A man born in Bermuda will generally be a British subject (B) on account of the following statutes and other legal provisions, (Q)unless(R)both his parents were Aliens/or he has be⁃come a naturalized American/…

在这一示例中,议论者的主张是Harry is a British subject(亨利是英国人)。用来支撑这一主张的数据是Harry was born in Bermuda(亨利出生于百慕大)。论证过程中的保证是A man born in Bermuda will generally be a British subject(出生于百慕大的人,一般都是英国人),保证像桥梁一样,衔接数据与主张,从而确保主张的合理性。例子中的佐证是on account of the following stat⁃utes and other legal provisions(根据以下的法规和其它的一些条款),这一佐证作为事实以确保推论的合理性。限定是对主张适用范围的明确,此例子中用unless(除非)表达了主张不适用的范围,即除非亨利的父母是外国人/亨利的父母已经加入了美国国籍/…… (both his parents were Aliens/ he has become a naturalized American/…),

这也是对反方观点的反馈和反驳,以实现说服反方的交际目的,使其信服接受论证者的主张。表一描述了这一论证过程,在图尔敏的论证模式中,隐形存在的反方的观点被显性表述出来。

在早期图尔敏模式中,主张、数据和保证作为图尔敏论证模式的基本要素,在每个论证过程中都必须出现,佐证、限定和反驳对于论证来说并非必要元素,但在后来的扩展模式中,佐证、限定和反驳也被认定为有效论证必不可少的元素。如图一所示,这六要素作为论证的有机组成部分,参与构建论证的过程,每一要素都会影响论证的有效性。

表一:以论证为中心的议论文分析例示

较早使用图尔敏模式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议论文文本的是Qin 和Karabacak。Qin 和Karaba⁃cak (2010)以图尔敏论证模式作为理论框架,分析了图尔敏各要素在中国英语语言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的使用和分布情况,及其图尔敏各要素和议论文文本写作质量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发现中国英语语言学习者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普遍强调我方观点,忽视反方观点,因为从要素使用的频率来看,如反方主张、反驳这些在图尔敏框架中的核心要素在中国学生的议论文文本中出现的频率很低。Qin(2013)将图尔敏模式应用于土耳其英语学习者写作课堂教学,经过10 个星期的教学后,发现图尔敏各要素在土耳其英语学习者写作文本中的覆盖率和频率较实验前都显著增加,学生论证的复杂性也明显提高,学习者对于图尔敏模式也都持肯定态度,认为图尔敏模式有助于议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刘应亮和陈愿(2016)通过分析议论文文本探讨中国英语语言学习者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图尔敏各论证要素的使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较多使用图尔敏框架中的两个元素:主张和数据,而其他元素则较少使用,同时指出图尔敏各要素的使用数量与议论文整体质量之间不存在正相关。都建颖等(2018)将图尔敏模式应用于议论文的写作课堂教学中,研究发现,图尔敏论证模式可以为议论文写作提供完整论证框架的参考,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论证内容的丰富和语言表达的规范。

图一:图尔敏论证模式(图尔敏,2003)

从上述研究来看,图尔敏模式可以用来分析议论文的文本,指导议论文的教学。然而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并不是只要包含了图尔敏模式中的各要素,议论文的写作质量就一定提高,因为议论文的写作除了论证要素,还与语言表达、组织结构等篇章要素相关,但图尔敏的论证模式对于指导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论证部分,是极具指导意义的。

二、以认知和语言为中心的分析框架

认知和语言相结合的议论文写作分析框架包含两个层面:对文本的认知分析层面和对文本的语言分析层面。从认知层面来看,认知以语言为载体和思维工具;内在的认知思维需要通过外在的语言符号来洞察;认知能力的发展必然以某种语言符号的形式映射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张炼强,2007)。从语言层面看,语言是人的认知能力高度发展后为满足交际的需要产生,所以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如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抽象名词(abstract noun),复杂句(complex sentence)等这些语言形式也映射了认知思维的真实存在和复杂性。可见,认知思维贯穿于语言活动的整个交际过程,认知能力的成熟和发展也会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认知和语言互相依赖,互相促进,这也与维果斯基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紧密相关的论断一致。所以构建认知和语言相结合的议论文分析框架在理论上存在可行性。

在此理论前提下,Meyer(2005)提出了议论文写作的三大认知特征(见表二):关联性(Contin⁃gency), 复 杂 性(Complexity) 和 精 准 性(Specifica⁃tion)。关联性原指两事物之间的关联,体现在议论文中的认知关联性是指议论文的议论应该与主题明确相关,具体反映在议论文文本的两个语言结构载体上:开篇介绍(introduction)和片尾结论(conclusion);认知复杂性是指议论过程中运用抽象概念的能力,由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形式作为载体,如抽象名词、语法隐喻、插入式从句、独立从句等来阐述论证;认知精准性是指作者在议论过程中是否能够精准地支撑自身观点,反驳反方观点,在语言形式上可以体现为:指代是否一致而无歧义?句子主题控制是否连贯而不偏离?

除了三大认知特征外,Meyer 认为作者如何把自己的观点渗透到论证中也应该是议论文本分析框架的一部分,因为娴熟的议论文写作者会通过一些语言技巧委婉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人际关系隐喻、修辞手法、情态动词等而不是直接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表二:议论文认知和语言分析框架(Meyer,2005)

精准性(Specifica‐tion)作者个人存在(Per‐sonal presence):作者运用文章组织规则以连贯地、符合逻辑的结构形式展开论证,以至观点、支撑要点和结论相互一致,没有歧义,没有矛盾。人际关系标识的数量&类型人际关系隐喻直接陈述:我认为……副词&形容词指代和句法关联的掌控:衔接不严密的例子,如指代照应缺失、不正确、或不符合逻辑;不符合逻辑的从句关系。主题的掌控:明确主题的数量和类型:实现话题的、文本的、人际关系的功能;识别篇章主要组织原则。情感名词和动词情态动词修辞手法

三、以功能要素为中心的分析框架

Ferretti(2009)为了分析写作目标对学生议论文写作策略结构的影响,参考了Van Eemeren 的语用论辩学理论,指出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时,通常会使用一些语言标志,如I think,in my eyes等;在论证时作者会采用某种结构类型,如单一论证结构(single argumentation), 并列式论证结构(multiple argumentation), 互补式论证结构(coordi⁃native argumentation)或从属式论证结构(subordina⁃tive argumentation)。以此为参照,Ferretti 设计了议论文文本的解码系统,以用来标注议论文写作中的结构要素以及这些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

Ferretti 提出以下11 步议论文解码步骤:(1)辨识作者立场(作者提出的立场);(2)辨识作者提出这一立场的原因(支撑作者主张的证据);(3)辨识区分支撑作者立场的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区分支撑作者立场的主要原因和次要从属原因);(4)明确反方立场(由其他人提出但作者并不赞成的观点);(5)辨识反方立场提出的原因(支撑反方立场的证据);(6)区分支撑反方立场的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区分支撑反方立场的一级主要原因和二级从属原因);(7)辨析反方立场中反对或诋毁作者立场的辩论(对于作者自身立场和支撑原因的批评,这些批评有利于对立立场而不利于作者自身的立场);(8)辨析作者对于反方辩论的反驳(作者对反方立场中抨击自身观点和论证的反击,以进一步加强自身立场的说服力);(9)辨识作者对于论证思路给与读者的提示或伏笔;(10)辨识作者对于议论过程的总结;(11)辨识文章中包含的一些与文章主题不相干的非功能性阐述。Ferretti 认为前十项为功能性要素,对议论文写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任何某一要素的缺失都会降低议论文的论证质量。Ferretti 用下例演示了议论文文本解码的方式。

例2:(INTRODUCTION) I believe that out of class work already takes up enough of the student body’s time. (SP1) Instead of increasing it, I think you should decrease for obvious reasons.

(SP1.R1) One reason is that if student had less homework,they would have more time to study.(SP1.R1.R1)Then maybe they wouldn’t get F’s all the time. (SP1.R1.R1.R1) And every assignment we have equals half and hour less for our studies.

(SP1.R2)Another reason for less out of class work is that some of it just wastes time. (SP1.R2.R1)The students would do the assignment, but learn nothing. (SP1.R2.R1.R1) And they waste a lot of time on the assignments, (SP1.R2.R1.R1.R1) caus⁃ing them to sleep late at night and (SP1.R2.R1.R1.R1.R1)be tired during school hours.

(AS1) I know that some people believe in more homework. (AS1.R1) They say that homework keeps children on the ball, (AS1.R1. RB1) but shouldn’t school be enough for that. (AS1.R2) And they also say that homework gives kids work to do so they ar⁃en’t lazy. (AS1.R2.RB1) But don’t chores count as work too.

(CONCLUSION)In conclusion, we shouldn’t have more homework. Actually, we should have less.Out of class work can just take away study time andwastes your other time,so why should we have more?

上例根据Van Eemeren 提出的结构类型,组织结构图示如下。

图二:以功能要素为中心的议论文分析图示

但在议论文写作评估时,Ferretti 将说服力(persuasiveness)和上述十一步一起归结为十二个变量:说服力(persuasiveness);开篇介绍(intro⁃duction);作者观点(author’ s standpoint(s));支撑作者观点的主要原因(Level 1 reasons for au⁃thor’s standpoint(s));支撑作者观点的次要从属原 因(Reasons below Level 1 for author’s stand⁃point(s));反方观点(Alternative standpoint(s));支撑反方观点的主要原因(Level 1 reasons for alter⁃native standpoint(s) );支撑反方观点的次要从属原因(Reasons below Level 1 for alternative stand⁃point(s) );反方辩论(Counterarguments);作者对于反方观点的反驳(Rebuttals);结论(Conclusion);非功能阐述(Nonfunctional statements)。Ferretti 将开篇介绍(Introduction), 结论(Conclusion), 非功能阐述(Nonfunctional statements), 这三个要素称为额外附加要素(extras)。Ferretti提出功能要素要按一定的论证结构进行组织,才能在论证时,实现最大的说服力。Ferretti 指出,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增加功能要素的数量会提高议论文的写作质量,但这些功能要素首先需要按照一定的议论策略,篇章规律进行组织。Ferretti 提出的结构要素分析模式相比图尔敏的论证模式,首先Ferretti 增加了文本要素,如开篇介绍(Intro⁃duction)和结论(Conclusion);其次Ferretti 将(a)反方观点(Alternative standpoint(s))、(b)支撑反方观点的主要原因(Level 1 reasons for alternative stand⁃point(s))、(c)支撑反方观点的次要从属原因(Rea⁃sons below Level 1 for alternative standpoint(s) )和(d)反方辩论(Counterarguments)这四个要素作为显性要素列入议论文分析框架中,这四个要素在图尔敏模式中,是作为隐形要素而存在,并没有显示在论证图示中。

四、结语

首先,从侧重点来看,图尔敏模式侧重议论过程中的逻辑推理,强调论证; Ferretti 提出的功能要素模式侧重于议论中的语篇功能要素,强调议论文文本中各要素和组织结构的完整性;Meyer 的认识和语言模式,侧重语言表述形式与认知之间的关联,强调议论文中的语言表述,认为语言技能的成熟和认识能力的发展是语言学习者进行议论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从议论文框架的组成要素来看,图尔敏模式涉及了议论文的论证部分,语言结构等其它要素均没有提及;Ferretti 进一步细化了议论文文本分析的要素,特别将论证的过程细化为9步,同时指出开篇介绍和片尾结束两语篇要素虽然是论证的“额外附加”(Extra)部分,但也应该是议论文文本分析的一部分;Meyer 的分析框架重点分析了语言和语篇结构形式与认知的关系,指出文本的认知特征必然会反映在某种语言形式上,因为语言形式是认知的载体。同时认为作者观点的表达方式或是议论文文本的人际关系要素也应该是议论文认知和语言分析框架的一部分。

第三,与议论文写作质量的关系看,图尔敏的分析要素和议论文的写作质量之间不存在正相关,但图尔敏模式对于议论文的教学却有积极的作用;Ferretti 的分析模式中各要素在议论文文本中出现的越多,议论文的文本质量会越高;Meye 认知和语言模式虽没有数据直接表明各认知特征与议论文写作质量的关系,但Meyer 指出娴熟的作者通常比非娴熟作者在论证时更关联,更复杂、更精准。

议论文写作的文本框架分析对于议论文的写作、教学和评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以论证为中心的图尔敏模式、以组织结构功能要素为中心的Ferretti 模式和认知语言相结合的Meyer 模式。这三种模式虽有所差别,但都紧扣论证这一议论的核心,以实现论证的说服力为目标。这三种模式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和评估带来论证、功能、认知和语言的参考。在以后的研究中,期待以上述三种理论分析框架为指导,构建多维的适用于中国英语语言学习者的议论文文本分析框架。

猜你喜欢
图尔反方议论文
图尔敏模型在法律论证中的应用与深化——以于欢案为应用实例
议论文阅读专练
有力的反驳
求学之路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一次精彩的辩论会
我只能给你及格
我只能给你及格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