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中媒体运用策略研究

2020-04-08 05:24太原市聋人学校张震宇
山西电教 2020年3期
关键词:汇总环节内容

太原市聋人学校 张震宇

一、聋校混合式学习中媒体运用策略研究的意义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听障类信息技术教师,聋生的语言障碍、术语障碍和单通道信息接受方式带给我不小的困扰。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大环境下转向以在线教学为主的学习模式时,教学环境变化让我感到极度不适应,返校后学生学习效果良莠不齐,形成原因是什么,又如何解决?

回头审视,恍然发现,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是混合式学习的一个子集。新的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在家学习的学生早已不是原先课堂上学劲十足的学生,特殊教育课堂的学生也不同于普通学校学生,需要重定义教学行为,将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方式重定义、重组合,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教育对象。诸多需要变化和重适应的要素中,媒体组织与运用策略值得我们重新重视与研究。

二、重构课程,探究媒体组织与运用策略

为增强课程设计对在线教学环境的适应,我首先在原有课程基础上重新开发并形成了“微视频创作”项目式学习活动。其次,是搭建适合在线教学的媒体平台,开发与之适合的媒体组织与运用策略,将在线教学与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结合起来,构架了新的学习空间,并开展媒体组织与运用策略研究。

“微视频创作”项目总体设计了以下10 个主题:1.先来一个小作品(抖音);2.拍摄脚本巧设计;3.精研摄影技巧;4.拍摄美好瞬间;5.洞悉摄像秘密;6.摄录生活点滴;7.剪辑精彩生活;8.添加精彩特效;9.展示我的手语MV;10.总结学习收获。在具体学习准备、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始终贯彻遵循媒体组织与运用原则。

下面,我以《先来一个小作品》主题活动为例,全面展示媒体组织与运用策略。

本案例计划使用5 个课时,通过引导学生体验一个最简单的微视频创作全过程,帮助学生体验微视频制作的全过程,了解各环节实现要素,培养对微视频制作的兴趣和初步的创作能力。本课设计要求活动简单易上手,环节完整要素全。其中第一课时自主学习,第二、三课时体验与探究,第四课时讨论、交流与答疑、展示,第五课时学习汇总。

1.学习活动设计与资源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学习内容的设计、学习平台的选择与准备。

学习内容的整体设计要遵循为学生学习与培养目标服务的原则。所有设计与准备,都是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服务,为其核心素养提升服务、为学习者学习与培养目标的达成服务。所有设计都不能偏离这个导向。

《先来一个小作品》主题学习活动,最初设想是利用抖音小视频,能够用最简单直接方式帮助学生表达自我,记录美好生活的特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微视频创作活动中,体验微视频创作的整体创作流程,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应该说抖音是一个很好的视频创作学习引导平台,但抖音的负作用也不可忽视,学生在学阶段不宜养成刷抖音的习惯,如何趋利避害,把学生兴趣引向对设计思想的感悟上来,也是一个新的课题。

学习平台的选择要充分发挥媒体类型适用性原则。欲善其事先利其器,下一个任务是合理选择学习平台暨媒体表达工具。教与学是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媒体有哪些分类,哪种媒体更适用于搭建学习平台呢?

从媒体构成看,有语言、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基本媒体,又有能综合组织基本媒体的超媒体,如PPT、主题网站、学习空间、E_learning 平台等。

不同种类的媒体又有不同的特性,经调查,得出表1:

经过对比,钉钉直播+E_Learning 平台的组合能相对全面、均衡地满足日常在线授课与学习的需求。Moodle+Storyline 搭建而成的E_Learning 平台能够充分发挥二者优势,分工明确、优势互补。

表1

Moodle(魔灯)在课程、学习管理及学习反馈机制方面拥有较强的优势,为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引导框架。它能够提供清晰的学习进度管理机制,包括当前学习位置标志、学习时长、学习次数都有明确地显示;还能提供StoryLine 学习包、论坛、问卷调查等学习及活动资源接口,并接收其中学习时间、次数和测试成绩等反馈,以后台数据形式展现给教师。

StoryLine 使用类PPT 的制作手段设计学习包,能够形成高效率、强互动又极具表现力的媒体信息表达,丰富的习题类型与表现方式为学生自我检测提供了多样的形式;学生可以通过StoryLine 软件仿真功能学习常见软件的操作,脱离对软硬件环境的依赖;StoryLine 能自适应学生手中的不同终端获取最佳的显示界面。

2.学习活动实施阶段

(1)自主学习与实践准备环节。主要任务:自主学习、寻疑求异,激发学习兴趣。自主学习与实践准备活动环节,要全面遵循为认知心理服务的原则。

自主学习是核心素养中自主发展的重要分支。它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形成初步的认知与体验,温故知新、寻疑求异,为下一步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课前或第一课时,组织学生通过网络登录Moo原dle,选择学习内容开展学习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创作一个微视频的各环节要点。

这一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媒体表达策略在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方面的体现。在整体设计中贯彻最近发展区理论,例如在学习过程中体现思维方法——具象化与抽象化的转换。

如快门、光圈、焦距、感光度的概念是人们从具体的摄影发展史及人们的摄影实践中不断抽象出来的文字,简洁易记。若学生有摄影摄像经验,上述抽象的文字可以在学生头脑中迅速具象化;反之,这些简洁文字的显得空洞、苍白,所形成的信息在没有实践或体验前无具体意义,缺乏一个具象化过程。

右图能帮助学生迅速具象化上述概念,了解相机主要构成,明确不同构造具体的位置等附加信息,增加了信息的广度,形成初步的认知。

教师在设计学习内容及组织媒体资源时,还应有意识地运用其它心理认知规律,例如每个小内容结束后,给予必要的习题检测,帮助学生在注意、记忆等方面迅速强化所学知识与技能。如上述内容结束后,这样填空题有助于学生强化学习效果:光圈位于( )中。(答案:镜头)

自主学习与实践准备环节还要凸显为学生服务原则

上例中,学生获取的信息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依赖于学生图像信息分析能力强弱与注意力集中程度,或能分析出照相机工作原理,或一无所获。另外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等差异,也造成他们对不同媒体的适应性差异。基于以上现象,教师有必要注意到这些差异并进行适当的媒体组织加工,分层次设计不同的分支学习路线,促使学生得到均衡发展。

(2)体验与实践活动环节。主要任务:对比自主学习内容,体验、模仿、验证、拓展,寻疑求异。体验与实践环节,要贯彻优化高效原则。

体验与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对比自主学习的认知,通过体验、模仿、验证、初步运用直至综合拓展,形成自主认知的过程。

第二、三课时,学生尝试沿创作路线图完成一系列视频创作行为,涉及细节操作可达数百个,稍有错失便出现意外,造成学习活动中断或停滞,此时,师生的互动呈现出需求大、时间集中、冲突严重、问题多样等特性。这里需要贯彻优化高效的媒体组织与运用原则。所谓高效,这里指高效互动沟通。师生直接互动能解决共性问题,却难以高效处理每个学生具体问题。

更好、更高效的方案是利用storyline 制作具有强大互动功能的学习包,实现较为智能的帮助平台来代替师生直接互动,分两个层次:

学习向导:参照自主学习阶段内容,给出基本操作向导,如摄影取景、定焦距、定光圈、定快门、拍摄,剪辑的定位、剪断、删除、移动等基本操作向导。

诊断引导:针对重难点、常见易出问题的位置提供诊断性互动引导或提示,如剪辑定位是难点,可引导学生通过检查剪断后两边的缩略图异同,确定定位是否准确。

最后,我们还可以使用虚拟环境、软件仿真环境,直接开展实践学习活动,进行全面指导和操作行为诊断。有一个成功的案例是模拟心肺复苏情境的学习包,学生根据情境,按照提示,利用问题分阶段检测学生对操作的掌握程度,超过规定时间则任务失败重新开始,出错给出相应提示,超出错误次数则给出详细说明后,任务失败再重新开始。这个学习包借助了StoryLine 强大的交互功能,预设互动情境,实现较智能化的自动诊断、自动引导学习的功能。

(3)讨论、答疑、评价、交流环节。主要任务:求疑解异、思想碰撞、展示、交流、分享。讨论、答疑、评价、交流、环节,媒体选用应契合与学习环境最优化匹配原则。

通过自主学习、体验与实践会生成新旧知识、理论与实践、不同学习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冲突,求疑解异、共享交流是重构知识技能体系的重要手段。

第四课时,在完成摄影摄像活动后,大家交流欣赏各自的作品,就构图、光线的运用、拍摄技巧等相互讨论,形成一个知识感受交融的氛围。但是在线上,这种交流就变得相对生涩,有限的媒体展示空间限制了学生的互动,如何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开展讨论交流呢?

Moodle 有论坛机制,如设置一个“展示我拍摄的小清新风格照片”的讨论活动环节,学生将作品上传展示,交流分享,相互评价,既有线下讨论的热烈氛围,又有讨论活动的记录与痕迹。这样就完美地解决了讨论交流的环境依赖问题,教师再结合直播进行评点讲解,目前看来这是最优方案。

(4)检测与汇总环节。主要任务:学习内容整理检测与汇总环节,要彰显为学习内容结构服务原则。

第五课时进行的检测与汇总是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将之融入已有知识技能树体系的过程。学习内容整理的主要手段是学习内容的结构化整理、汇总。

本项目活动中一系列微观细节操作达数百个之多,若学生沉迷其中,能达到模仿层次,但缺乏对设计意图的把握,缺乏拓展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我们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结构化整理,特别是在设计类学习内容,在教师学习平台设计时,应当体现结构性、层面性。

微观层面:呈现与强调细节操作。

中观层面:体现一组操作与设计意图的联系。

宏观层面:明晰整体设计。

通常在自主学习环节和练习、体验与实践环节,主要使用微观视角,在每一小节结束后,及时总结,使用了中观视角,最后讨论答疑与总结环节使用了宏观视角。

汇总有客观检测型汇总与主观评判型汇总两种,客观题型、主观问卷或思维导图是进行学习内容的汇总有效手段,学习数据是教师汇总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

习题检测:以习题形式按微、中、宏观分层次检测学生学习情况;

问卷调查:针对学习内容设置列表,自主查询检索汇总学习情况;

思维导图:利用图示,明晰学习内容层次结构,可作为知识内化模型使用。

学习数据:利用Moodle 后台数据,可清晰掌握学生学习的整体与细节情况。

三、小结

作为混合式学习理论、在线学习、翻转课堂实践研究的一个小层面,我在媒体组织与运用策略方面研究刚刚开始,学习是信息传递的一种具体表现,媒体是信息传递的工具,媒体表达与运用能力影响着学习体验效果。学生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对不同媒体具有不同适应性;而不同媒体的特性与组织运用原则又在不同的学习环节有着不同的适用性,期望广大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勇于探索,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不同层面学习运用各种媒体运用策略,为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不断创造新成果。

猜你喜欢
汇总环节内容
源流2020年目录汇总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全宅影音集成系统中最温馨的环节 室内光线控制系统
近两年来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出台的促进消费政策汇总
2013—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项目汇总
谚语趣画
交变电流基本知识汇总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