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可行性缺口补助的高速公路PPP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2020-04-09 06:12高佳宁赵家发
交通财会 2020年4期
关键词:通行费交通量投资决策

高佳宁,赵家发

(1.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2.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000)

引言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指由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1-2]。由于PPP模式具有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资金回收方式多样化以及管理科学化等特点[3],因此,近年来PPP投资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推广。

由于高速公路行业的准公益性、建设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运营管理周期长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高速公路的建设中。而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网络化,现阶段大部分拟建高速多为偏远地区、支线,存在施工风险大、造价高以及交通流量低的风险,使用者付费已无法满足社会资本的投资收益需求。为了保证社会资本的合理收益,使用者付费加可行性缺口补助模式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PPP模式的核心内容,可行性缺口补助中预期交通量的设置成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博弈的焦点。因此社会资本在投资决策阶段对项目的收益及风险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的前提下,对预期交通量的合理预测成为保障收益的前提。

基于上述现状,本文以考虑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的高速公路PPP项目为基础,通过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运营成本、可行性缺口补助政策等关键指标的分析预测,以建模的手段,定量分析预期交通量与项目的风险收益水平的关系,分析影响项目收益的关键因素,为社会资本的投资决策提供合理建议。

一、边界条件确定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模型涉及边界条件较多,相关参数的精确合理确定是保障高速公路PPP项目决策科学合理的关键因素。本文参考高速公路建设行业相关政策规定以及经验值对项目边界条件取值进行设定。

(一)基本条件参数

评价期——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其中建设期3年,运营期30年;

折旧——固定资产按30年折旧,净残值率为0,采用平均折旧方法;

所得税——所得税率按25%;

法定公积金——运营期每年提取税后利润的10%作为法定公积金;

增值税及其附加——根据《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的通知》,增值税按照运营期营业收入销项税抵扣运营成本进项税后,再最大限度抵扣建设期产生的进项税(建安费部分进行抵扣)。其中通行费收入增值税率按照10%、其他收入增值税率按照6%,运营期、建设期进项税按照10%,附加税取增值税的12%计算。

银行贷款利率——长期贷款利率参照商业银行长期贷款基准利率4.9%计算,短期贷款利率取4.35%计算。

基准收益率——根据《建设项目财务基准收益率取值表》,确定基准收益率为6%。

(二)可执行性缺口补助方式

根据财政部印发的财金〔2015〕21号文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该文件的可行性缺口补助计算原理是根据项目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及利润水平合理确定。

本项目可行性缺口补助包括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固定部分为5000万/年;变动部分,当实际通行费收入低于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水平的50%(即通行费收入预期水平)时,政府方对缺额部分予以补足;当实际通行费收入在可研水平的50%~60%之间时,可行性缺口补助不计变动部分;当实际通行费收入超过可研水平的60%时,政府方将分享超出部分的50%。可行性缺口补助为负值时,项目公司向政府方支付相应金额。

二、财务测算

(一)项目投融资结构

项目概算为95.8亿。资本金为项目总投资的20%。其中,政府方出资代表城投公司出资5%,社会资本方出资95%。在3年建设期内贷款及资本金投放计划按照3∶4∶3。

(二)运营成本

项目运营成本主要包含运营管理费、日常养护费以及大中修费用。具体参数如表1。

表1 运营成本费用

(三)可研报告通行费收入

结合项目工程项目运营期通行费收入预测如表2。

(四)财务测算分析

根据财务测算可知,若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达到6%(即满足投资需求),实际交通量水平需至少达到可研水平的63.2%(即运营初年通行费收入32070万元)。

表2 运营通行费收入

表3 投资决策关键因素分析

图1 交通量变化对项目收益影响分析折线图(通行费预期水平为50%)

三、投资决策分析

(一)基于财务测算模型的投资决策定量分析

在财务测算模型基础上,结合可行性缺口补助方式,以建模分析的手段,分析实际交通量水平对项目收益的影响。

基于PPP实施方案补助公式,设定通行费预期水平为50%,测算实际交通量水平变化对项目收益影响如图1所示。

当实际交通量水平小于50%时,项目收益率维持在-5.8%左右,且变化较小。

当实际交通量水平位于50%~60%之间时,项目收益率快速增长,最高达到2%,仍不能满足投资要求。

当实际交通量水平大于60%时,由于政府超额收益分成,所以项目收益率增长减缓。实际交通量水平达到91%时,满足6%的投资要求;实际交通量水平达到101%时,满足6.9%的投资要求。

(二)投资决策关键因素定性分析

高速公路投资决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投资分析、交通预测以及财务模型等多个方面。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笔者工作经验,对项目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梳理如表3。

结语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通过对高速公路投资决策测算模型的梳理分析,总结了影响高速公路效益的关键因素,为社会资本方的实际投资决策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方法。但是考虑到高速公路投资决策的复杂性,尚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分析。

猜你喜欢
通行费交通量投资决策
基于ETC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量转换探究
投资决策
通行费校核分析方法探究
基于动态差法的交通量监测技术应用
当前形势下光伏发电行业投资决策方法探讨
浅谈国内高速公路通行费移动支付
高速公路补偿交通量模型研究
高速公路通行费收益补偿方案设计
基于四阶段法的公路交通量预测研究
高速公路偷逃通行费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