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4-27 08:57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8期
关键词:火针肌张力痉挛

杜 韬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脑病科,辽宁 沈阳 110032)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平均寿命的延长,脑卒中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脑血管阻塞导致血流供应减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导致不同的临床症状,多数患者肢体运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有观察结果显示高达90%的患者在恢复运动功能过程中会出现瘫痪肢体的肌张力增高或肢体痉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本观察旨在探讨应用火针对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排除有严重合并症、认知障碍者。上肌张力增高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定肌张力情况。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60.8±8.2)岁;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1.3±7.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常规针刺法,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火针法,具体如下:根据针刺部位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大小的火针,用酒精灯将火针烧红、烧透,然后迅速刺进相应穴位,随即拔出。火针法取穴:局部阿是穴是循经取穴主要部位。如果患者的肘关节或肩关节疼痛僵硬,选择以火针速刺局部的阳明经循经部位;如果患者指关节肿胀、僵硬、不能伸屈,则以火针速刺患者掌侧的掌指关节及指关节。每周针刺治疗次数为2次,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肌张力评定: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包括腱反射,肌张力,阵挛次数3个方面,最高16分,数值越高提示肌张力越强

1.3.2 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采用简化Fugi-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法对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包括10个项目共33项,每项0~2分,总分最高66分,分数越高提示运功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比较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痉挛指数(CSI)、上肢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C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S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数值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痉挛指数(CSI)、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痉挛指数(CSI)、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注:*组内与治疗前相比P<0.05,#组间相比P<0.05

3 讨论

痉挛性肌张力增高是最常见的脑卒中后遗症,严重限制了患者的肢体活动。有些患者因上肢肌张力增高导致关节的僵硬强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并导致康复训练的延迟,上肢肌张力增高是我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治疗目的是提高患者上肢活动的灵活性。痉挛期是脑卒中恢复的必然阶段,上肢肌张力增高原因是上肢运动神经元的受损后导致牵张反射的亢进,通常表现是上肢屈肌肌群张力明显增高。持续增高的上肢肌张力会导致患者上肢关节活动受限,使得肢体随意运动出现阻碍,不能顺利完成上肢精细运动。先前临床研究显示,有效降低肌张力过高状态,可使患者步态有所改善,运动的协调性增加[1]。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拘紧收缩属于阴,舒展伸张则属于阳,中风后发生的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则是因为阳缓阴急,阴阳经气的不平衡导致肢体肌张力增高,使得肢体拘紧挛缩。所以治疗应该在于肢体的刚柔缓急,阴阳平衡,治瘫也治挛。中医认为火针疗法可以提高人体的阳气,激发人体的经气,使人体脏腑功能得到调节,经络气血运行通畅。利用火针速刺瘫痪肢体局部,可以疏通经络,气血运行通畅,达到降低肌张力,并缓解肢体挛缩的目的。常规的针刺方法因为没有注意到患肢痉挛时肢体内外侧阴阳经的不平衡所以难以达到以上治疗目的。火针还可激发拮抗肌上经气,温通痉挛肌上腧穴,达到温经、散寒、助阳、行气、活血、通络的作用[2],其刺激量远远大于普通针刺,可以增加肌肉的营养状况,改善肢体关节的痉挛状态[3]。

本观察显示火针治疗可减少患者肢体的痉挛,提高患者肢体的活动度,降低患者致残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火针肌张力痉挛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从历代火针治疗病种的变化探讨火针功效的发展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别让肌张力障碍成为健康的“拦路虎”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