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感染性疾病检验中应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0-04-27 08:57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8期
关键词:全血病毒感染感染性

史 悦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1)

血常规检验是儿科感染性疾病常用的辅助手段,对疾病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儿感染性疾病多依靠WBC(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等作为诊断参考指标,但是WBC会受到温度、情绪或者药物等影响而发生改变,在临床检验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误诊机率[1]。鉴于此,本研究对感染性疾病的患儿应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WBC检验方式,旨在提高不同病原体感染诊断的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儿科接受的行感染性疾病检验患儿中,抽取152例,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感染性疾病,其中病毒性感染82例、细菌性感染70例。根据患儿疾病情况分为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中,男42例,女40例,年龄0.6~10.2岁,平均年龄(5.4±4.8)岁。细菌感染组中,男34例,女36例,年龄0.5~10.3岁,平均年龄(5.4±4.9)岁,选取同期来我进行常规体检的7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7例,女38例,年龄0.5~10.3岁,平均年龄(5.4±4.9)岁;三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对血常规WBC和全血C反应蛋白进行检查,均应用相同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检测。采集患儿静脉血2 mL,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行血常规检查,采用全自动特定蛋白仪性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均采用设备配套试剂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观察三组血常规WBC和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和阳性率,血常规WBC检测参考标准:>20×109/L为阳性;全血C反应蛋白参考标准:>10 mg/L。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统计与分析本次研究三组血常规WBC和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血常规WBC和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由表1分析可见,病毒组和细菌感染组WBC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高,病毒组血常规WBC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但细菌感染组全血C反应蛋白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三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血常规WBC和全血C反应蛋白阳性率对比:经检验,两组血常规WBC阳性率分别为:病毒感染组91.46%(75/82)、细菌感染组32.86%(23/70),χ2=72.996,P=0.000;两组全血C反应蛋白阳性率分别为:病毒感染组41.46%(34/82)、细菌感染组90.00%(63/70),χ2=52.298,P=0.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三组血常规WBC和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

表1 三组血常规WBC和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

3 讨论

感染性疾病是儿科中常见的疾病,多由细菌、真菌、病毒等感染所致,小儿机体免疫系统尚处在发育阶段,免疫功能较为低下,若受到有害病原体侵入到小儿机体内,极其容易引起小儿机体循环功能出现紊乱。

血常规是临床诊断中基本的血液检验项目,通过对血液各种不同功能细胞的数量、形态、分布等的变化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是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全血是包含血液所有成分如细胞、血浆混合物的统称,C反应蛋白是患者机体组织受到感染、损伤的情况下,血浆中急剧上升的蛋白质,通过这类急性蛋白激活和加强于调节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对侵入机体的病原、细菌等进行清除和灭杀,对机体自身免疫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韩升霞[2-3]在研究中发现感染性疾病患儿的血常规WBC和C反应蛋白水平会呈现异常的上升趋势。本研究对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的患儿应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WBC检验,并和健康小儿血常规WBC和全血C反应蛋白体检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WBC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对健康儿童要高;病毒感染组WBC阳性率较细菌感染组高,但C反应蛋白阳性率较细菌感染组低,两组患儿存在较大的差异。

综上所述,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WBC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均较健康儿童有明显的上升,应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WBC检验作为儿科感染性疾病临床辅助诊断,能够更加准确的对病情做出判断,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猜你喜欢
全血病毒感染感染性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思考心电图之177》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