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绍熙创造教育思想对个性化教育的启迪

2020-04-28 03:39陈明王邦柱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0年12期
关键词:德育价值创造教育个性化教育

陈明 王邦柱

【摘 要】创造教育是江苏教育家史绍熙教育思想的核心,其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新人,其内容要寓于各科教学之中,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部领域,其方法要立足于“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史绍熙在20世纪提出的创造教育思想,无疑对当下所倡导的个性化教育有借鉴意义,值得一线班主任们学习和研究。

【关键词】史绍熙;创造教育;个性化教育;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95-0049-05

【作者简介】1.陈明,江苏省宿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苏宿迁,223800)研究员,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教师,高级教师;2.王邦柱,江苏省宿迁市中小学教研室(江苏宿迁,223800)主任,正高级教师。

在江苏省常州中学(以下简称“省常中”)百年办学历史中,史绍熙是任职时间最长、办学贡献最大、教育成果最丰、个人声望最高的一位校长。从1945年到1985年,整整40个春秋,史绍熙把自己最宝贵的年华和精力,都奉献给了省常中这片培养英才的摇篮,奉献给了常州、江苏乃至全国的教育事业。他曾三度振兴省常中——在抗战后的废墟上重建学校,在新中国的曙光中发展学校,在“文革”的浩劫后再铸学校。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创造与探索,成长为一位名校长。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史绍熙积累了极其丰富而有价值的教育经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学观点、办学主张和教育思想,为丰富我国的基础教育理论宝库做出了贡献。笔者作为省常中首届省招班的学生,为学习、弘扬、传承老校长的教育思想,近来与“史绍熙教育思想应用研究”课题组成员又重读了《史绍熙教育文集》等书,并结合自己在省常中的三年学习经历和感悟,与大家共同梳理、探析史绍熙个性化教育思想和他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些认识及做法,以期为当代个性化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启迪和借鉴。

一、创造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新人

走中国特色的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新人,是史绍熙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教育目的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上,史绍熙回顾和总结了1949年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深感有许多明显缺陷和不可忽视的不足之处,“独立工作能力不强,缺乏创造精神是人才素质上最主要最突出的缺陷”。

“长期以来,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制度、管理体制、课程设置、教学观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重视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弊端和陈旧落后的东西……学校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教师把分数的多少作为考查学生优劣的标尺;家长把孩子能否考上大学作为有没有出息的标志。”[1]3这一切像一条条无形的绳索把学生捆绑得透不过气来,结果是学生思维不活跃,知识面不广,动手能力不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学生的智力发展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学生独特的个性和难能可贵的创造精神被扼杀。这种状况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新的技术革命的要求很不适应。史绍熙认为,如果学校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精神的人,那么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要想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要想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努力进行教育改革。

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明确教育目的,端正办学方向,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史绍熙认为,我们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应是具有强烈的应变能力和创造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这种人才必须具有三条特征:第一,全面发展;第二,要在某个方面有特长;第三,要有创造精神。为此,史绍熙认为有必要从总结经验教训入手,在学校和全社会广泛、深入、持续地开展“我们应当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必须具备哪些素质”“怎样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等关于人才质量问题的大讨论,以提高全员认识,明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方向,为创造型人才的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舆论环境。

史绍熙从我国教育现状出发,站在世界科技社会发展的高度,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使命,出于创建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新格局的考虑,提出了把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创造精神放在人才培养的突出地位,并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作为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符合中国国情的真知灼见,不仅引起当时社会各界的深思和关注,而且必然得到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共鸣。时任华东师范大学的刘佛年校长就称赞“史绍熙教育思想是当代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创造教育的内容要寓于各科教学之中,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部领域

教育内容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学习活动的基本依据。学校的教学内容是时代的产物,是反映社会发展进程的标志,特别是社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是制约学校教学内容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创造教育的内容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更新。

学校教学内容中最根本的是课程设置问题。史绍熙认为现行的课程设置呆板、机械,知识面不宽,现代化和理论化的程度不高,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養,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成长,因此要有领导、有计划、积极慎重地改革教学内容,删去某些重复的课程和不必要的、陈旧的教学内容,增设一些新的课程和反映现代化科技的教材,如增设电子计算机课程(当时一般学校根本没有计算机课程),介绍计算机原理、语言和编写程序,并安排学生实习;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创造实验课,先通过选修课或举办讲座的形式进行,以利于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其中,最重要的是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全部领域,寓于各科教学之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都要在结合基础知识学习的前提下,介绍学科领域新的科技动态,把最新科研成果和科技知识融入各科教学内容中去。同时,要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索去获得新知识,使学生的思维跟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创造教育的目的。

史绍熙建议学校开设的课程要有统一性,还要有较大的灵活性。就是说,学校除开设针对一般水平又有统一要求的基础必修课程外,还必须开设各种内容、不同要求的、多层次的选修课,便于因材施教。他提出:“在教学计划安排上,应当精简课程,减少课内学时,高中以26课时左右、初中以28课时左右为宜。每天下午可以不排课或少排课。”[1]9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向其有发展前途的特长爱好作较深的探索,为以后的事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领域。所以,学校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新的科技动态。而这种课外学习活动必须具有独立、自由、多样化的特点,坚持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特长自愿参加,又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课外学习的原则。”[2]36形式必须五花八门,内容必须丰富多彩,方法必须生动灵活,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特别要注意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良好品质的熏陶和培养,发现有特殊创造才能的学生,采取相应措施,及早及时让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都能达到他能达到的水平。这就是史绍熙所说的“基础打在课内,人才出在课外”[1]9。

三、创造教育的方法要立足于“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方法是为实现目的和内容服务的,有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不对现行方法进行改革,就难以培养出具有独创精神的一代新人。

史绍熙认为,学校所传授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绝大部分知识要靠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去求索和发现。所以,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学到了多少”,而应该花比较多的精力指导学生掌握具体的学习思路和方法,着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如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想象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学生在今后不断探索新知识、适应新生活、充分发挥创造性的基础。教育一定要废除生硬灌输、死记硬背、单调重复、千篇一律的老办法和老模式,必须开创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去掌握知识,适应社会需要的新思路、新格局。史绍熙将其概括为“观察是入门,思维是核心,创造是目标,自学是根本,想象是发展”[2]21。根据这一精神,史绍熙认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培养兴趣爱好。

“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广泛而不稳定,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广泛爱好进行必要的筛选。尤其是当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更要启发引导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己的具体条件选择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兴趣,形成兴趣中心,确定志向,进而升华为理想,让兴趣爱好成为下一代成长的起点。”[2]31兴趣和爱好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在动力,当一个学生对某方面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有高度的自觉性、坚强的毅力和忘我的学习精神。兴趣爱好就像一位良师,引导人们去探求真理,奋发学习,充分发挥创造才能,所以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兴趣。

2.鼓励质疑问难。

“几十年来,我们总认为凡是写在教本上的、公开发表的文章一定是正确的。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灌输和传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和模仿。这样的‘教和‘学与现代化科技日新月异、新知识层出不穷的现实很不相适应……一个人若在学习上没有质疑问难的态度,科学的思辨鉴别能力,会淹没在书堆之中,一事无成。”[1]188史紹熙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就要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大胆设想,允许学生怀疑书本,乃至现有科学技术知识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疑”是深入探求新知识的开始,是创新的起点,所以史绍熙竭力主张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问题,探讨问题,敢于质疑问难并形成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青少年一代的创造精神,一代胜过一代。

3.贯彻因材施教。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造意识和奉献精神的社会主义新人。但“全面发展绝不是平均发展”,教师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同时要坚决贯彻因材施教,对待学生既要有统一的基本要求,又要因人而异,有所区别,不搞平均主义。怎样去进行因材施教呢?史绍熙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科不同,学生情况不同,教法也应不同:对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可以按照程度进行分组教学;布置作业时,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对优秀学生甚至可以有意地布置一些专题研究性任务,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高中开设选修课,引导学生向自己的爱好特长方向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提倡创造学习。

史绍熙根据多年经验,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10个字的要求:系统、扎实、巩固、熟练、灵活。知识是系统的,有其自身的逻辑体系。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相互间的关系,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加工制作,形成一条融会贯通的知识链,才能在学生大脑皮层建立起广泛的神经联系通道。经过反复的创造性的练习,知识才能进入“巩固”“扎实”“熟练”的境界,达到“巧”的程度,学生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有所创新。

史绍熙还帮助学生总结了“好自学、细观察、勤思考、多提问、爱想象、喜创新”的18字学习法,提倡学生自己学、自己看、自己想、自己问、自己说、自己动手,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灵活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生动活泼地去获取知识,以学得多一点、深一点、快一点、活一点。史绍熙认为,帮助学生不断分析学习上的问题是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重要一环。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大体表现在七个“不”:一是概念不清,二是思路不明,三是理解不透,四是知识掌握不系统,五是不巩固,六是不熟练,七是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其中问题最大的是“概念不清”“思路不明”。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概念不清必然导致思路不明。概念不清、思路不明的人不管学习还是工作都难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2]28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

四、创造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教育者创造性的示范劳动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关键在于教师。如果教师的示范劳动缺乏创造性,就很难培养出创造型的人才。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教育质量观,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修养、形象、人格因素等是创造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主导因素。因此,史绍熙强调,教师要严于律己,“要认真备课,备课贵在博,善在约。不博就没有深度,博而不约,讲课就没有重点”,要求教师“熟悉大纲、熟悉教材、熟悉学生”;要认真设计每一节课,最大限度地发挥45分钟的作用,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深入浅出,精讲多练;启发思考,揭示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新旧联系,生动形象;方法灵活,结构紧凑;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要积极主动改革教材,不断以新的知识更新替代旧的教学内容;要积极改进教法,坚持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对学生的考查和评定,同样要重视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科学思路的形成,不贪深求难,以利于学生脑力的发展,使知识更加系统、有序。[3]362

创造教育的关键在于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一校之魂的校长是学校的第一师长,校长没有革新愿望和创新意识,就很难要求教师进行创造性的示范劳动。相反,教师的思想还会受到校长的束缚。用史绍熙的话来说:“如果校长头脑被禁锢、教师的思想被束缚,那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便成了一句空话。”[3]359

当今社会提倡个性化教育,是指通过对教育对象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研究、考核、测试和诊断,根据社会及未来发展趋势、教育对象的潜质特征与自我价值倾向、教育对象的利益人的目标和要求,量身定制教育计划、教育目标、辅导方案和执行管理系统,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通过量身定制的教育培训方法、学习管理和知识管理技术以及整合有效的教育資源,从潜能开发、素养教育、阅历教育、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和灵修教育等多方面,对教育对象的心态、信念、观念、学习力、思维力、创新力、知识、技能、经验等展开咨询、策划、教育和培训。史绍熙在20世纪提出的创造教育思想,无疑为当下倡导的个性化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启迪与借鉴。

史绍熙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求实作风和难能可贵的创新意识是他对创造教育艰苦探索的基石。史绍熙的创造教育思路十分丰富,是我国教育理论宝库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以上所述仅是一鳞半爪,进一步发掘史绍熙的教育思想对深化当下教育系统综合改革,创建符合中国国情与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培养个性化创新人才,加强中国教育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教育改革之路,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教育工作者如若能脚踏实地,沿着史绍熙坚实的脚印走向前去,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创新之路必定在我们的脚下延伸,且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史绍熙.史绍熙教育文选[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2]史绍熙.史绍熙教育文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3]钱士鹤.著名教育家史绍熙[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德育价值创造教育个性化教育
大学生篮球选修课的德育价值研究
数学课程中的创造教育浅议
“创造教育”引领幼儿生活与学习
模式化教育主导下的个性化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浅析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
基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幼儿美术教学研究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让思维“轻舞飞扬”
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民俗的德育价值
学生游戏的德育价值及游戏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