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核心素养之“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评价与思考
——2019 年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的分析与启示

2020-04-29 11:44田晓梅
考试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科学态度考查化学

田晓梅 何 文 英 华 康 宁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了五大化学核心素养,即:(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着力培养化学核心素养,化学学科高考试题的命制也要紧紧围绕化学核心素养的考查来开展。其中,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属于较高层次的素养要求。其内涵包括:(1)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2)深刻认识化学对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贡献;(3)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4)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新课标》中,根据“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对高中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提出了相应的课程目标:(1)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2)增强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兴趣,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绿色化学”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意识;(3)能较深刻地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发展的具体表现是用科学合理辩证的观点认识社会发展各领域中的问题,能依据建立的化学视角,应用物质组成、性质和转化等相关知识分析解释环境、健康、材料和能源资源中涉及的相关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观念;能应用物质转化、反应原理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观念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在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的内容中,几乎都对“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做出了明确要求。

(一)必修课程5 个主题中,均涉及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如表1 所示。

在主题5“化学与社会发展”中,集中对“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提出了要求,如表2 所示。

表1 必修课程中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表2 主题5 中各次级主题的认识角度

主题5“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学业要求包括:

1.能列举事实说明化学科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能列举我国体现化学科学与技术应用的重要成果。能举例说明与化学有关的职业,简单分析这些职业与化学科学的关系。

2.能从材料组成的角度对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分类,能根据使用需求选择适当的材料,能解释使用注意事项,并能科学合理使用。

3.能举例说明重要资源和能源的主要类型、成分和用途;能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从资源到产品的转化途径,能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能源的使用方案进行评价;辩证地看待资源使用的利弊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4.能列举常见的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物及其危害,能说明常见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的化学原理,能结合具体的污染问题设计简单的防治方案。能举例说明化学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5.能主动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在应用化学成果时能主动考虑其对自然和社会带来的可能影响,权衡化学成果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利与弊。能运用“绿色化学”思想分析和讨论化工生产的相关问题。

6.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科学进行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理。

7.能借助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药物开发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分析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二)在选修模块中,也涉及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如表3、表4 所示。

可见,《新课标》对“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为此,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以下简称“2019 年高考化学天津卷”)着力对“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进行了考查。

一、试题总体评价

高考化学试题作为对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一种综合性考查方式,更应着眼于学生在化学方面的素养形成、能力培养和学习效果。2019 年高考化学天津卷贯彻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2019》(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将核心素养的考查贯穿于全卷,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和时代性,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立德树人。试卷注重考生应掌握的重点化学基础知识,以考生所能耳闻目睹的社会热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一些科学研究热点与化学过程,尤其是我国化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情境,融入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以及化学研究前沿和发展方向,将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等知识设置为试题内容,较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和运用化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如表5 所示。

表3 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表4 有机化学基础中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表5 2019 年高考化学天津卷的素养考查

由表5 可见,2019 年高考化学天津卷着力对“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进行了考查,如第1、3、6、8、9、10 题,均涉及了相关内容,该素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2019 年高考化学天津卷的难度比2018 年略有降低,平均分与众数均有所提高,如表6 所示。

表6 2015-2019 年全市考生人数及作答概况

二、基于考生水平表现标准的评价方法

高考是一种常模参照性质的选拔性考试,高考“分数”的最大意义是能够为考生提供其在一个常模参照群体中的具体排名。如何有价值地使用考生的实测数据,通过数据的分析研究帮助教师及时发现不同水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天津市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中心高考评价项目化学学科组采用标准参照评价的方式,研究制定了《考生水平表现标准(化学)》(以下简称“《表现标准》”),并基于此标准,对考生进行评价。

《表现标准》是以教育测量学与统计学为理论指导,依据《新课标》、《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关于学科学习内容和学习能力的要求以及新课程理念中关于化学学科素养的要求,研究制定的。

因此,项目组依据《表现标准》并结合考生高考的实测数据及作答表现,对天津市不同水平组、不同区域不同水平组考生的作答表现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将考生的表现划分为四个水平,分别为精通水平、熟练水平、基本水平及基本水平以下。依据考生水平典型表现,采用安格夫方法(Angoff’s Procedure)确定每一水平的临界分数,将考生划分为精通水平组(G4组)、熟练水平组(G3 组)、基本水平组(G2 组),基本水平以下组(G1 组),将全体考生记作G5 组。2019年高考化学天津卷各水平组的临界分数为:84 分、63 分、49 分。将试卷按题型、知识范畴、能力范畴等进行归类,根据学生实测统计结果形成所需的考生作答水平表现数据报告,供研究使用。

三、基于考生水平表现标准的评价结果

2019 年高考化学天津卷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对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链接《新课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理念,突出对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发挥高考的育人、选人功能,积极推动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以新课标倡导的命题四大原则为目标,即: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做好过渡衔接,注重基础性、综合性、探究性,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立德树人。

2019 年高考化学天津卷试题内容以化学主干知识为载体,注重真实情境的针对性、启发性、过程性和科学性,融入化学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关注化学研究前沿和发展方向,重点考查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考查学生接受、吸收和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水平,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简单化学问题进行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水平,以化学视角观察和认识生活、生产、环境以及科技发展的能力水平,力求提升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2019 年高考化学天津卷试题形式新颖,知识覆盖广,难度控制合理,有效地甄别了考生的化学学习能力水平,达到了引导全市高中化学课堂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

2019 年高考化学天津卷分为两卷,总分为100分。其中,第Ⅰ卷为选择题,共有6 题,满分36 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有4 题,满分64 分。

表7 汇总了近年来高考化学天津卷的难度数据。

表7 2011-2019 年高考化学天津卷难度汇总

(一)全市考生水平评价结果

1.全市考生总体水平情况

2019 年,有12.6%的考生达到了精通水平(G4组),38.30%的考生达到了熟练水平(G3 组),23.73%的考生达到了基本水平(G2 组);达到基本水平及以上的考生占考生总数的74.63%,与2018 年相比基本持平,如表8 所示。

2.全市考生不同知识范畴的评价结果

表8 2014-2019 年考生人数及化学卷作答概况

表9 2014-2019 年全市不同水平考生化学卷各知识范畴得分率

表9 全体考生近年得分率数据对比表明,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知识范畴历年作答情况稳定且优异;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范畴历年权重近二分之一,作答情况相对稳定,区分度较好;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范畴作答情况,2019 年与2018 年相比基本持平;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知识范畴作答情况2019 年与2018 年相比,优势明显。

2019 年,全体考生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知识范畴的得分率(0.98)、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知识范畴的得分率(0.68)高于全市考生全卷的得分率(0.62);而化学实验基础(0.5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0.55)的得分率均低于全市考生全卷的得分率(0.6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得分率(0.63)与全市考生全卷的得分率接近。

表9 数据还表明,精通水平考生(G4 组)各知识范畴的得分率均远高于全市考生各知识范畴的得分率,且高于全卷的得分率。G3 组考生仅在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知识范畴的得分率与全市考生的得分率持平,其他知识范畴的得分率均略低于全市考生的得分率。

(二)基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评价结果

对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考查,大多数试题不是采用直接考查的方式,而是间接地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将化学物质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等巧妙地载入化学学科知识,导向教、学、评一体化的教与学方式,要求学生调动高阶思维,在寻找证据、进行假设、分析推理、建立观点、得出结论的一系列过程中,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有利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于课堂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例1:2019 年高考化学天津卷第1 题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表10 2019 年全市不同水平组考生第1 题选项分析表

从表10 的数据可知,G4 组考生做答表现优秀,得分率接近1.00。考生的典型错误集中在选项B,该选项对G1、G2、G3 组考生均有一定干扰,共有443名考生错选,占考生总数的1.23%。产生此错误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考生对以“化学物质对社会的突出价值”外显形式陈述的试题有所轻视,没有从熟悉的物质名称透视出其涉及的物质类别、组成结构特点,造成不同级别水平的考生均出现辨识不准确的情况。对耳熟能详的石油组成即主要是烷烃或环烷烃不清晰,无法对由此生成的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进行物质分类归属,以至于无法宏观辨识是否为化学反应。

本题涉及最基础的“化学反应”这一化学基本概念,内容涵盖从纤维素制乙醇、从石油到高分子材料、从原料物质到药物、从海水到淡水等。在考查学生辨识“化学反应”这一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教与学导向用化学视角关注化学在社会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价值,使“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得以有效渗透。此题难度为0.98,属于容易试题。

例2:2019 年高考化学天津卷第3 题

A.将废铁屑加入FeCl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

B.铝中添加适量钾,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

C.盐碱地(含较多Na2CO3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

D.无水CoCl2呈蓝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

表11 2019 年全市不同水平组考生第3 题选项分析表

从表11 的数据可知,G4 组考生做答表现优异,得分率为0.98。考生典型错误集中在选项A,该选项对G1、G2、G3 组考生均有一定干扰,共有7632 名考生错选,占考生总数的21.27%。产生此类错误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考生对工业有毒废气氯气的去除仍停留在用碱液处理的视角,不能灵活应用“价类”思维工具认知“废铁屑”和“FeCl2”具有还原性,而“Cl2”具有氧化性的反应角色特点定位,更难以剖析到该题情境中既可以将含废铁屑的FeCl2溶液变废为宝,同时还在除去废气Cl2的过程中,实现了FeCl2溶液的循环使用。此题不仅考查了考生氧化还原认知模型的应用、分析水平,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素养的考查。

本题涉及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其用途等,全面考查考生对相关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巧妙地将“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等素养的考查融于学生剖析化学原理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本题难度为0.68,属中等难度试题。

例3:2019 年高考化学天津卷第8 题

我国化学家首次实现了膦催化的(3+2)环加成反应,并依据该反应,发展了一条合成中草药活性成分茅苍术醇的有效路线。

(E1、E2可以是-COR 或-COOR)

回答下列问题:

(1)茅苍术醇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所含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分子中手性碳原子(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为____________。

(2)化合物B 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______个吸收峰;其满足以下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手性异构)数目为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和乙酯基(-COOCH2CH3)

②分子中有连续四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写出其中碳碳三键和乙酯基直接相连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3)C→D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4)D→E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除E 外该反应另一产物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

(5)下列试剂分别与F 和G 反应,可生成相同环状产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a.Br2b.HBr c.NaOH 溶液

(6)参考以上合成路线及条件,选择两种链状不饱和酯,通过两步反应合成化合物M,在方框中写出路线流程图(其他试剂任选)。_______

由表12 的数据统计可知,不同水平组在第8 题的得分率差异较大, 从G1 到G4 组考生得分率从0.29 到0.86,试题区分度好,鉴别指数0.5。

本题以我国化学家的首创研究成果——膦催化的(3+2)环加成反应及中草药活性成分茅苍术醇的有效路线为试题背景,考查内容涉及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分子式、系统命名、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官能团的判断与转化有机反应类型、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按指定原料合成目标产物的路线分析与设计等。综合考查了学生以碳骨架和官能团转化为核心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和依据新情境迁移应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试题选材凸显了中国的科研成就,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试题设计新颖,设问层进梯度合理,既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又注重考查考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和信息迁移能力,引导有效的教与学方式,避免题海战术。本题难度为0.55,属中等难度试题。

表12 2019 年全市不同水平组考生第8 题得分率

例4:2019 年高考化学天津卷第10 题

多晶硅是制作光伏电池的关键材料。以下是由粗硅制备多晶硅的简易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Ⅰ.硅粉与HCl 在300℃时反应生成1mol SiCHl3气体和H2,放出225 kJ 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SiCHl3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将SiCl4氢化为SiCHl3有三种方法,对应的反应依次为:

(1)氢化过程中所需的高纯度H2可用惰性电极电解KOH 溶液制备,写出产生H2的电极名称______(填“阳极”或“阴极”),该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体系自由能变ΔG=ΔH-TΔS,ΔG<0 时反应自发进行。三个氢化反应的ΔG 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 所示,可知:反应①能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是_________;相同温度下,反应②比反应①的ΔG 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不同温度下反应②中SiCl4转化率如图2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B 点:v正>v逆

b.v正:A 点>E 点

c.反应适宜温度:480~520℃

(4)反应③的ΔH3=______(用ΔH1,ΔH2表示)。温度升高,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由粗硅制备多晶硅过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除SiCl4、SiHCl3和Si 外,还有______(填分子式)。

表13 2019 年全市不同水平组第10 题得分率

由表13 的数据统计可知,G1 到G4 组考生得分率从0.40 到0.85,试题区分度较好,鉴别指数达到0.41。

本题以制作光伏电池的关键材料多晶硅及由粗硅制备多晶硅的简易过程为背景材料,将物质结构、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方向等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内容涵盖电子式、热化学方程式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盖斯定律、化学反应速率、反应条件的选择、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热效应、化学平衡的建立及移动、判断反应的自发性等主干知识。试题覆盖面较广,设问由浅入深,考查学生从真实问题情境中整合已有知识重组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结合生产实际对图表数据中蕴含的化学基本理论合理解释的过程中,导向教学需关注化学的社会价值,落实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等素养。

(三)基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

2019 年6 月9 日即高考结束的第二天,项目组面向全市考生征集调查有效问卷690 份。针对问题为:

你学习化学的目的是(多选题)

A.兴趣

B.化学在生活中经常用到

C.准备考与化学有关的专业的大学

D.没办法,高考要考,不得不学

对全体和市直属五所学校(以下简称“市五所”)学生两类群体进行数据统计,如表14 和图1 所示。

表14 问卷调查结果

图1 全市及市五所考生问卷调查结果对比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市五所考生与全市考生问卷调查的结果相似,而对于选项D,市五所考生的选择比例甚至比全市考生高出8%。这些数据表明,应当对化学教学及命题评价进行深刻反思,教师应当思考如何通过渗透着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具有学科价值导向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走出被动的刷题误区,了解化学学习的真正目的,从而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四、教学建议

1.注重化学学科价值认同,赞赏化学对社会的重大作用

从学生对全卷最容易的第1 题的答题情况看,有443 名考生错选B,占考生总数的1.23%,且该错误选项对G1、G2、G3 组考生均有一定程度干扰,表明学生对于从化学视角看待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关注得不够,因为对看似边缘的知识,但却在人类的生产、 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石油、塑料、化纤等成分的不了解,至使对“化学变化”这样一个在初中学习过的重要基本概念的判断出现错误,这提示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核心概念,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学科对改变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价值和独特贡献。从考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你学习化学的目的是什么”一项中发现,全市和市五所的学生只有25%-26%的学生认为化学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而立志考取化学专业的学生只占12%,认为高考要考、不得不学的学生高达68%-76%。这些数据再次说明,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价值和贡献了解不够,体会不深。

《新课标》指出,“化学不仅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的关系密切,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化学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奥秘的核心力量。”这里不仅揭示了化学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更从打通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的高度,凝练了化学学科独特的价值。为此,教师要转变观念,从“育分”转变为“育人”,不能只让学生刷题,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素材、化学史料、科技发展、传统文化、社会热点等问题中凸显化学学科价值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刻认识化学对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贡献,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引导学生热爱化学,并使更多的学生愿意学习化学专业,吸引更多优秀学生从事化学研究和创新。此外,2019 年高考化学天津卷第8 题以我国化学家的首创研究成果——膦催化的(3+2)环加成反应及中草药活性成分茅苍术醇的有效路线为试题背景,试题选材既突出了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又凸显了中国当代科研新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为此,在教学中要注重选择彰显传统文化、体现中国智慧、展现中国成就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重视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在2019 年高考化学天津卷中,第3 题的得分率是客观题中得分率较低的一题,仅为0.68。本题涉及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其用途等,全面考查考生对相关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巧妙地将“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等素养的考查融于学生剖析化学原理解决土壤改良、尾气处理等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第10 题以制作光伏电池的关键材料多晶硅及由粗硅制备多晶硅的简易过程为背景材料,融合多个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考查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结合生产实际对图表数据中蕴含的化学基本理论进行合理解释的过程中,导向教学需关注化学的社会价值,落实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等素养。

这些都启示我们在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样的真实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物质性质及其变化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

建议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微项目研究。社会性科学议题(social scientific issues,SSI)是指由当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所引起的一系列与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社会性问题(孟献华等,2010)。进入21 世纪,人类社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SSI 问题也越来越多,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通过参与SSI 的微项目研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例如,许多社会性科学议题都与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密切相关。可以在元素化合教学中开展酸雨和雾霾防治、水体保护、食品安全等议题研究,一方面学生在这些微项目的探讨中,要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学生要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寻找证据进行推理,分清主次,权衡利弊,最终做出合理的决策,促进“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发展,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讨论社会问题时要尊重科学,在使用科学时必须要有社会责任。只有学好和用好元素化合物知识才能更好地尽到社会责任。

3.认真开展实验探究,培养崇尚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新课标》“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内涵的第一条就是 “要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2019 年高考化学天津卷的第4 题和第9 题都涉及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绿色可持续意识的考查,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崇尚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的最重要途径。为此,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完成学生必做实验,通过化学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培养树立环保意识,尊重实验结果并进行科学分析,提高实验的安全性和真实性。通过化学实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重视开展高水平的实验探究活动,充分运用实验观察和启迪思维的教学策略,切实组织和开展学生分组实验活动,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性质预测、方案设计、概括解释等高水平的探究活动。如通过探究《生活中常见日用品的成分的检验》,以牙膏、火柴头等生活中最为熟悉的日用品为对象进行探究,一方面可以体现化学的实用价值,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设计实验、观察实验、评价实验的综合实验能力,另一方面,以学生为实验主体,让学生在感受到探究的乐趣的同时,也能真切地体会到探究绝非一帆风顺,通过问题的发现和探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探究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从而实现科学态度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科学态度考查化学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八省适应性物理考试中的体现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奇妙的化学
如何对待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的语言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