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梦扬琴的创新与应用

2020-05-12 09:02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余音扬琴演奏者

孙 瑜

(铜陵学院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扬琴,被称为“洋琴”,另外还有“敲琴”“百弦琴”“钢弦琴”“扇面琴”“蝴蝶琴”“瑶琴”“铜丝琴”等,传入中国后,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最初,是为琴书、戏曲和说唱音乐伴奏,如:各地方戏曲、曲艺等[1]。在20世纪初期,从乐器制作、作品创作以及演奏方面来看,都基本具备了中国的传统特色和民族风格,也逐渐形成了四大扬琴流派,分别是:江南丝竹扬琴、东北扬琴、四川扬琴和广东音乐扬琴[2]。扬琴的音色清脆明亮,有着特有的晶莹透亮的颗粒性音质,也有珠落玉盘之感,清新飘逸、余音不绝,这些都是扬琴作为弹拨乐所具有的个性音色。此外,它还有着很浓厚的民族特色,其流传很广,演奏手法很丰富,音乐风格也很多样,特别是在中国的曲艺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是一件优秀的中国民族乐器。但是,由于当时的扬琴品种单一,结构简单,仅由共鸣箱、山口、弦钉、弦轴、码子、琴弦等构成;而且两排琴码只有七音,后扩展至八音、十音的小扬琴,都脱离不了它是七平均律琴(简称七律琴)[3],只能演奏一些传统的戏曲和民间乐曲,要用于演奏一些当代或现代歌曲和乐曲,就会碰到音律上与现代用的十二平均律不合,音箱体积小、音位偏少、音域较窄、转调困难等问题,所以远远不能满足现代音乐表现的需要。为此,必须要对传统扬琴进行改革。所以,在这件优秀的中国民族乐器的背后,从最初的“洋”到现在的“扬”,其中的一字之变却恰恰反映出了这件“洋”乐器在迈入中国之后,随着中国音乐元素的渗入,拓宽了它的音域,在演奏时符合中国人演奏的习惯,以及消除演奏出的余音等,每一次转变都在丰富着改革中的中国扬琴,又通过一系列的扬琴改革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型扬琴,有大家熟知并推广的“401型扬琴”“402型扬琴”“501型扬琴”“81型扬琴”和“蝶梦扬琴”等。[4]

1 “蝶梦扬琴”的概况

1.1 蝶梦扬琴的研发

蝶梦扬琴是中国音乐学院“扬琴优化与研发”科研项目成果,其负责人是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李玲玲教授。她结合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诸多的创新技术,设计并研制了新一代扬琴产品——“蝶梦”系列扬琴(目前有高音扬琴、中音扬琴以及mini小扬琴等),已被列为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蝶梦扬琴曾多次在国内外的音乐舞台上亮相,受到了专家以及演奏者们高度的关注和极大的好评,它作为设计研发的新一代扬琴产品,对于扬琴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方面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在蝶梦产品系列中,中音扬琴的琴体结构以传统402型扬琴为基础,在扬琴构架的革新和音色优化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下文中将以此为例作详细对比和分析[5]。

1.2 “蝶梦扬琴”较传统“402型扬琴”的创新之处

图1 传统“402型扬琴”

图2 蝶梦扬琴

图1为传统的“402型扬琴”,图2为改良后的“蝶梦扬琴”,两者对比之后,创新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外型上看,“蝶梦扬琴”的整个琴体都采用烤漆制作而成。演奏者在“402型扬琴”上表演用琴竹击打两边盖板时,琴盖板上面会出现裂缝和掉漆等问题。但当琴体采用了烤漆的工艺之后,不会出现上述问题,这不仅增强了乐器的观赏性,还延长了琴的使用寿命。

从形制上看,“蝶梦扬琴”取消了“402型扬琴”上左右两边的滚板、小推车、滚珠、变音槽等配件,这样节省了材料,扩大了琴体面积、振动面积,以及琴码之间的间距。将扬琴的弦长有效的固定起来,弹奏时琴弦就可以均匀受力,使得总体音量变大,低音区尤为明显,不仅延长了低音的余音,还使得音色显得低沉浑厚、刚劲有力、余音悠长;琴码之间的间距也随着琴体面积的扩大而拉宽,不仅提高了演奏者快速击弦的准确性,也为音色的变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还加宽了山口,在高音琴码左侧山口利用滚珠来实现音高的微调功能,研发出了单边滚板放置低音琴码与次低音琴码中间,用木质的小三棱柱代替滚珠在滚板上使用,解决了音高的问题又增强了音的稳定性,还可以移动,此举便于演奏者在平时练习和演出中对于稍有偏差的音,可以迅速调准,不影响演奏效果。

从音码个数上看,在扬琴的各音区都增设了个别音码,高音区增设了五个小桥码,完善了最高音的同音异位;中音区将琴码加长,增设音头,即同音异位的音码,使得十二半音齐全,方便了演奏以及转调的需要,这些改变都增强了扬琴的表现力,使得“蝶梦扬琴”较“402型扬琴”所发出的音响效果更加富有立体感及层次感[6]。

最大的创新是“蝶梦扬琴”还新增了制音踏板。“蝶梦扬琴”所使用的制音器设计原理源于钢琴,它与钢琴的发音方式是一样的,均是以锤击打琴弦而后发声。若是在一段复杂的连音表演中,击打的节奏很快,前后的声音很容易变得混沌,而制音器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琴弦的余音,也可以完美的消除演奏完毕时的余音,使后面演奏的音符与节奏更加清晰、丰富的跳跃出来,进而提高了扬琴的表现力。

因此,“蝶梦扬琴”与传统“402型扬琴”演奏出的音域是相同的,音位排列也是一致的,不需要改变原有的演奏习惯;但“蝶梦扬琴”在保留了传统扬琴音律的基础上,提高了扬琴音色与音质的水平,完善了半音,增加了制音器的使用,丰富了演奏者的表现力,使演奏者的演奏效果更加完美。

2 蝶梦扬琴的创新点——制动式制音器

扬琴有一个既是优点也是缺点的音乐特征——余音。它的余音悠扬悦耳,如果其余音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及合理的解决,就会适得其反。例如扬琴随乐团演出时,在需要休止时间里仍然有余音发出,此时就不能体现它的悠扬悦耳,而是大大影响到扬琴的演奏效果和艺术表现力,甚至影响整个乐团的演出效果。

2014年,中国著名的扬琴演奏家、教育家项祖华教授曾在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项祖华先生艺术成就座谈会”中,再次强调了制音器的重要性。他说:“没有制音器的扬琴是不完整的扬琴”,由此可见制音器在扬琴构造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够自由的控制扬琴的余音,这也说明了它的乐器性能是不完善的[7]。

2.1 制音器的结构

制音器的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制音头、中间的传动装置和脚下踩的踏瓣。如下图3所示:

图3 制音器的结构图[8]

制音头:依据图3,可以看到它所处的位置是在扬琴面板与琴弦之间,它是由制音梁和音头组合而成。由于音头直接接触琴弦,所以音头一般由羊毛毡、海绵或橡胶垫之类的材料构成。

传动设置:它的意义在于用脚踩控制踏瓣,然后通过传动设置传导给制音头,不仅脚的力度与速度决定了控制余音所产生的效果,传动设置更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控制余音的效果。

踏瓣:一般是固定在琴架上的,由脚的踩踏来控制。蝶梦扬琴采用的是踏放式制音器,这种踏放式制音器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时,手和脚的动作同时起落。其中的设计原理来源于钢琴,扬琴与钢琴都是用锤击打琴弦之后发出声音。蝶梦扬琴踏瓣与钢琴踏瓣的踩踏方向是一致的,符合了钢琴的演奏习惯,同时也符合了人的肢体的一般运动状态,使演奏者的发挥更加灵活自如。

2.2 制音器在演奏时的作用

制音器是蝶梦扬琴结构中的精华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扬琴乐器改革中的优秀成果,其在演奏时的作用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可以增强节奏感。当遇到休止符时运用了制音器的技法,可以使音乐很有节奏感;相反如果没有运用制音器的技法,那么音乐的节奏就不能得到体现,这样会严重影响音乐表达。

可以强调音乐呼吸感。在乐句与乐句之间或乐段与乐段之间的气口上使用制音器,使得音乐的表达更加清晰明朗。这样使得音乐有呼吸感,并且音乐的对比性也增强了。

可以增强色彩的变化。在和声变化时使用制音器,使得音响更加清晰,音乐色彩变化更为明显。

丰富了音色的变化感。当半踩下制音器踏瓣时,扬琴所有的音都是被半止住的,余音较短,音高却不改变。这种音色产生类似于小提琴的拨弦和扬琴的顿音技法。各种奇特的音响效果的出现,从音效方面提高了扬琴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2.3 对制音器的要求

在演奏过程中,制音器的反应要灵敏,通过脚对踏瓣的动作,使得琴的余音效果能够准确自如地控制。但是,制音器本身不能产生杂音,否则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余音虽然控制了,杂音却又冒出来了。

在设计制音器的外观时,外观一定要整齐,并且尽量隐蔽,不能妨碍演奏者的视线;在演奏过程中,也不能影响演奏者的演奏。

在制音器的机械性能方面,它应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中零碎的小部件在长期的运作工作中也需要坚固耐用。

3 蝶梦扬琴的应用

3.1 接受的现状

蝶梦扬琴属于专业扬琴,面向专业人士,供专业人士使用。从定位、市场、销售的角度来看,它的适用范围较小,导致了需求量不大。在取消了滚板,扩大了琴体的面积,固定了有效弦长之后,整体音量变大,也保证了音色。但是,校音却不方便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校音也成了一件头疼的大事。在无特殊需要时,一般人宁愿选择方便校音的传统402型扬琴,也不愿意选择音量大、音色好的蝶梦扬琴。

从近几年专业赛事直播中,如: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文华奖、金钟奖等可以看出,如果使用“402型扬琴”比赛,当灯光照射在“402型扬琴”上,由于灯光的温度变化会破坏扬琴的音准,影响比赛。选手们会选择蝶梦扬琴参赛,不仅可以确保音色和音准,还结合制音器的使用,这样才能更好的演绎出音乐作品。

3.2 乐器法方面

完善扬琴的乐器法。由于蝶梦扬琴的琴码间距扩大了,增加了演奏的跨度,继续使用交叉竹的话就相对困难了,我们遵循李玲玲教授提出的“顺竹法”来解决交叉竹的问题[9]。李教授所谓的“顺竹法”,是在演奏时,不改变乐谱音符的情况下,不刻意地去强调必须用哪一只手来演奏,而是尽量避免使用交叉竹,音位离哪只手近就使用哪只手演奏;当然,交叉竹的演奏在实际练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尽可能的使用连竹的方法,或者使用琴上的二位音,来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当演奏者严格按照合理、有序的“竹法”进行演奏,这不仅是个人在专业上有着更深层次的追求,更会慢慢带动整个扬琴界的学习向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3.3 乐谱方面

李玲玲教授编著了中国音乐学院扬琴教学系列教材,目前出版了《扬琴当代音乐作品精选》《扬琴传统音乐作品精选》两套乐谱。与以往出版的扬琴教材不同的是,不仅对乐谱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纠正,同时还增加了详细的“竹法标注”、“踏板法标注”等,将现有的部分扬琴作品规范化。从设定这些技法符号到具体的标注方法,在扬琴音乐记谱中是首次呈现。李玲玲教授用实践证明了制音器在现代扬琴演奏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且极大地丰富了扬琴的艺术表现力。

符合蝶梦扬琴演奏的现代扬琴作品,如:作曲家杨青的作品《蝶梦飞竹》等。这一方面的发展,需要作曲家与演奏者共同完成。通过作曲家创作出新的作品,演奏者在演奏新的作品时,熟练地运用已经掌握的制音器技法。从而才能形成一种带动作用,提高蝶梦扬琴在人们心中的认知度,并且得到广泛的应用,也能提升扬琴的艺术表现力。

3.4 现实应用与影响

在李玲玲教授的努力下,蝶梦扬琴这件乐器从外观构造到音质音色都有了显著提高,因其制作精良,音质纯美,现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也使其成为同类乐器中的高端产品。它也曾多次在国内外的音乐舞台上亮相并获奖,如:CCTV民族器乐大赛、世界扬琴大会、美国伊斯曼音乐节等,并受到了扬琴界专家、学者以及演奏者们的高度关注和一致好评。

由李玲玲教授创建的“蝶梦飞竹”扬琴艺术团,该团采用不同音域和规格的新型“蝶梦扬琴”,以及多种演奏形式诠释古今中外精选曲目,还在国内外音乐赛事中斩获大奖,如:在“2019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中荣获传统组合季军,这是传统组合中唯一进入前三名的单项乐器组合。通过在比赛中的获奖,不仅可以将不同音域和规格的新型“蝶梦扬琴”推广,更是在各地掀起了成立扬琴重奏组合的热浪。在之后举办的比赛中,各大艺术院校和培训中心均组扬琴重奏组合参赛;更是有地区的少年宫开始招募扬琴艺术团团员,从而扩大了扬琴的影响范围,吸引了更多的人们去关注和了解扬琴。

从2004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已经举办了数场“蝶梦飞竹——李玲玲扬琴师生音乐会”,笔者于2015年6月受李玲玲教授及“蝶梦飞竹”扬琴艺术团的邀请,赴安徽艺术职业艺术学院与李玲玲教授同台演出。今年10月,由中国音乐学院与合肥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十五届世界扬琴大会”上,整个会议、演出交流期间,除了外国籍演奏家们使用自己国家特色的扬琴演出,各个代表团都积极要求使用蝶梦扬琴参加演出(如下图4所示)。李玲玲教授用音乐会的方式改变了很多人对蝶梦扬琴的认识,同时也被蝶梦扬琴的华丽音色所深深吸引,加入到蝶梦扬琴的学习中,为其发展和再次创新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图4 第十五届世界扬琴大会安徽专场演出

4 结 语

通过中国当代的一系列扬琴改革,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中国扬琴艺术是在稳步前进的,每一款改革后的新型扬琴都在中国扬琴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为后续的新型扬琴提供了借鉴。随着东西方音乐的不断交流与融合,现代扬琴作品中运用了西方作曲手法,如和声、复调等。乐曲难度的提升,以及新技巧的出现,若不及时处理好扬琴余音任意延留和扩散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了扬琴的艺术表现力。所以说,制音器的诞生是现代扬琴演奏和音乐表现需要的必然结果,而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的产物。蝶梦扬琴是众多扬琴改革中的一部分,它作为一个衍生出来的乐器,仍在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中。人们在接受并熟悉蝶梦扬琴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笔者通过对蝶梦扬琴的概述、创新和应用的分析,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对其在扬琴艺术发展中有进一层的认识。

猜你喜欢
余音扬琴演奏者
王秀玲
手风琴作品的艺术表现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浅析中国扬琴乐器改革历程
唢呐演奏中的呼吸技巧及其训练方式探讨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咏梅花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谈中国平均律扬琴
20世纪以来中国扬琴音位排列的变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