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质量:幼儿园年级组长一日保教工作管理的行与思

2020-05-13 06:26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幼儿100 2020年9期
关键词:课程管理年级组保教

文/王 禹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徐志国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

幼儿园课程管理的过程就是研究课程实施实际、反思课程实施问题、评估课程实施质量、优化课程实施方向的过程。而年级组长作为幼儿园课程管理与一线保教工作群体的纽带,其对课程管理的实效直接关系着课程质量、品质的高低。这就需要年级组长必须在保障个人班级日常保教工作质量的同时,做好年级组保教工作质量的监督、管理、指导与评价,从而确保幼儿园课程质量与师幼生命成长品质的同步发展。

基于当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日益推进与深化、立足集团办园的现实背景,为切实保障园所课程质量的底线,我们迫切需要幼儿园课程核心组充分发挥课程管理的桥梁作用,平衡各园区各级组的课程实施质量差异,带动各园区的课程建设经验共享,助力各园区的课程评估均衡落实。我园课程核心组坚持以幼儿为中心,牢固确立质量意识,致力于改善课程环境、研究保教过程、拓展行为观察、创新课程资源、落实教研质量、强化评估监管的实践行动,保障幼儿享受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生活、收获有益经验的同时,富有个性的发展。为此,我们从问题出发探析课程管理的价值导向;从体系架构梳理课程管理的内容维度;从机制运作研究课程管理的实施策略;从多元协作落实课程管理的质量保障。

一、为什么:一日保教工作管理的价值导向

在以往的幼儿园课程管理中,我们容易聚焦行政视角,注重高结构的集体活动,并在课程管理评估中脱离幼儿的生活、游戏,从而忽视每一天、每一个环节的教育价值,忽略幼儿的主体地位与发展过程,无法全面支持推动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如此师幼共生共长的发展需求也不能得到满足。

基于这样的背景剖析,我们将幼儿园课程管理的重点落在:更加关注每一个幼儿在园生活的每一天,让每一个个体感受到安全、被尊重、有归宿感,在最常态的生活中满足其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需要。将幼儿发展的目标强化为:使其具备更强的生活和游戏能力,逐步实现“每一个都主动、每一天都有趣、每一个环节都自主”的目标。将队伍培养的关键落在:以“陪孩子一起感知世界的人、过自己有滋有味的专业生活”为行动目标,以“数据+实证、自省+主动”为关键词,强化在对话交流、反思学习中磨砺心智与思维格局,努力向具有银河幼儿园文化特质的专业形象靠拢。而保障核心目标达成的关键则在于年级组长课程管理的中间桥梁作用的高效发挥。

二、是什么:一日保教工作管理的内容维度

图1 银河幼儿园课程管理结构图

目前,我们从课程领导、课程实施、质量监控三方面明确了我园课程核心组的管理任务、人员构成与具体分工,架构起《银河幼儿园课程管理结构图》(见图1)。

基于课程管理结构图的架构落实,在落实具体的任务分工时,以年级组长为中间桥梁,我们在课程实施中的领导、调研、指导、审议、评估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整体把握“通过进现场、共经历的方式,让每一位教师清楚一日活动各环节对幼儿发展的关键经验,明晰一日活动各环节幼儿发展的基础与兴趣,适宜支持一日活动各环节幼儿发展的需要”。在此过程中,年级组长及时采取措施,如人员调配、及时教研、现场介入等,行使好年级组长的“三权三为”,让管理有理有据,让问题有情有景,让突破发展看得见。具体管理内容如下:

1.晨间接待。

早晨7:50(整体巡视,一周两到三次,不定时)看人的状态。(见下页表1)

2.区域游戏观察与游戏后分享交流。(见下页表2)

3.集体活动。

(1)了解活动前教师备课程度及基本教学具准备情况。

(2)关注幼儿的学习基础与学习方式,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活动实施的有效性。

4.周日计划执行。

(1)关注周日计划的班本化设置。

(2)关注周日计划的留白。

(3)对接日常巡视过程中关注教师周日计划执行与否及成效。

三、怎么做:一日保教工作管理的实施策略

立足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实际,在具体的课程管理实践中,我们基于一日保教活动的现场,梳理反思形成课程管理的五机制:

1.日常巡视制。

每一天、每一周的巡视前,制订具体的关注点与巡视计划,对照巡视计划进行日常巡视。

2.组长脱产制。

表1

表2

表3

年级组长每周有两个半天脱产,具体脱产时间可根据年级组、园所的实际情况进行弹性调整。(见表3)

3.三级调研制。

三级调研是指园所、园区、级组三个层级开展的调研活动。每次调研前有明确的标准与执行的内容。(见表4)

4.多元沟通制。

沟通形式:日常巡视、脱产进班时当面交流或QQ、微信等互动方式。

沟通方式:

●亮点要肯定:根据每阶段中班级教师的保教状态、环境材料、课程跟进中的进步与变化,年级组长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详细了解班级教师的思考与行动的前中后过程,通过QQ群、级组会议经验分享等方式,进行推广与辐射,让好的做法不仅呈现过程,更多的是追踪老师的思维路径。

●问题要点透:日常巡视中出现的问题,年级组长直接在现场与班级教师进行沟通;班级调研中出现的问题,年级组长带领教师在教研现场进行剖析,不仅要点出问题的原因,而且还要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和行动路径,让教师们知道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反馈要跟进:每次巡视或调研后的调整,年级组长要在下一次的巡视过程中进行跟进。如:年级组长以每周观察记录表的方式记录本周的主要问题,在下一次的巡视中要重点跟进这些问题,以年级组内教师自主与组长助推的方式进行更好的优化与调整。

表4

5.项目协助制。

对接工作室、资源室、保健室、课题组、后勤等多条线,把握课程实施与研究过程中的交叉项目,依托行政扩大会议、工作室阶段性汇报以及日常相机式教研对话的形式,协同合作聚力前行。

四、如何保:一日保教工作管理的质量落实

1.园区执行园长质量落实。

课程管理不仅仅是关注教学的变革,还是关注管理机制、园本教研以及家园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变革,所以它引发的是幼儿园全方位的转型。而在集团办园的背景下,每个园区的执行园长对于课程管理中的经验落地、要求落实强化着年级组长日常的课程实施与管理质量。与此同时教师作为课程高质量建设的关键,在对应园区的执行园长质量落实监管中,我们把握园所文化育人的价值取向,让管理走向“心”的领导:基于幼儿,追随教师,改变自己,强调注重“信任+自省”管理文化的培育和浸润作用,重点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价值观和质量观的引导,从而真正实现从课程管理突破到一线教师落实的良性循环机制。

2.三级调研制度的再复核。

基于课程实施的重点与难点,我们预设调研的具体问题与内容,强调调研参与人员精准备、深投入、后优化的实践路径,真正让每一次调研成为课程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节点,并在各条线、班级、活动中产生辐射带动作用,而保障实施的重点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对课程实施路径与组织策略的调研:紧扣“游戏化、生活化、适宜性”特质,通过典型实践案例研讨与诊断,探索支持性课程的实践路径,形成有效的实践策略。

其二是对课程建设过程中重难点的调研研究:兼顾预设的主要问题以及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问题,通过微型课题研究寻求解决策略,积累实践经验。主要包括:一是调研观察课程中的幼儿,包括游戏行为表现、自主意识与能力水平、及时的发展需要等;二是调研对话课程中的教师,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支持性角色与专业行为;三是调研评估课程管理与组织、保障与评价等。

3.教科研调研简报的总结。

园本教研承担着课程质量监控、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建设研究的重要任务,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是促进园本教研有效发展的重中之重。由此我们的园本教研需要更贴近现场、顺应和支持教师的需要和发展,并积极落实立足现场的实证性研究、问题式研讨等常态研究机制。年级组长在日常课程管理过程中的课程审议、三级调研、课程评估活动中,要强调调研后对问题的聚焦、经验的梳理以及计划的执行,加强教研经验与一线课程实施工作联系的紧密性与有效性,真正保障教研经验的落实。而教研简报的总结提炼,则为教师后续的实践优化提供支架载体。

4.各平台宣传推送的辐射。

借助我园是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江苏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以及市区各级工作室、培养基地的平台,将课程管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即时推送与交流,既是提升课程管理经验梳理的能力,又能借助外来跟岗、观摩以及指导的智力支持,拓展延伸我园课程管理的实效与质量,从而最终形成内外合力的机制,助推课程品质的提升、幼儿发展的实效以及教师专业的成长。

结语

课程质量,是幼儿园办园品质的集中体现,而一日保教工作的常态是课程质量的基石。作为年级组长,我们需要牢牢确定“质量标准提升、课程内涵深化、幼儿培养以及队伍发展”的核心质量观,依托“一园三区”以及自己所在年级组的具体情况,贯彻“高标准、精要求、看行动、要实效”的工作作风,倾心探寻幼儿园年级组一日保教工作的“保育之细、教育之本、示范之真”,以“成事、成人、成己”为工作重心,深入优化完成园本化课程体系,并最终实现自己与年级组单位人从意识到行为上的践行、求真、务实,在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过程中实现年级组、教师共生体的自我专业成长与成熟。

猜你喜欢
课程管理年级组保教
荷兰0~4岁婴幼儿保教质量评估和提升项目及启示
学校发展视角下中小学课程管理问题探究
学校发展视角下中小学课程管理问题探究
科学保教 遵循幼儿发展规律
梅州市中小学生2015—2018年体质健康的动态分析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踢毽子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课程管理
新形势下的课程管理
构建五年制高职数学小组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