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中优化设备布置的注意事项

2020-05-19 08:51
山东化工 2020年7期
关键词:桥架泵房管廊

孙 航

(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管理部,山东 济南 250101)

PSA提纯,是指将上游工艺气中的CO、H2通过变压吸附技术进行提纯,经加压后用于后续工艺合成。根据工艺流程,本项目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一套TSA装置,一套PSA-H2装置,二套9塔PSA-CO装置(产出CO产品气),一套8塔PSA-CO回收装置。工艺流程大致如下:从上游来的原料气中含有饱和水,首先采用变温吸附(TSA-H2O)将原料气中的水脱除,再利用变压吸附提纯氢气(PSA-H2)得到H2产品气,PSA-H2的解吸气压缩后通过变压吸附提纯CO(PSA-CO-1/2)得到CO产品气。PSA-CO-1/2的吸附尾气汇总后进入PSA-CO-3,回收其中的CO。回收的富CO气体返回至PSA-CO-1/2原料气压缩机入口。

图1 形成设备布置图

经过项目组评审优化,形成设备布置图如图1,现就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做一下总结。

1 设备布置概述

根据与总体院协商确认,所有出入界区管线均通过装置西侧并入总体院主管。按照工艺流程顺序,PSA-CO-1/2,PSA-CO-3所需泵布置在装置中间位置,因为该项目地处寒冷地区,所以设置泵房;泵房南侧从西往东依次为TSA脱水,PSA-H2,缓冲罐区,泵房北侧从西往东依次为PSA-CO-1,PSA-CO-2,PSA-CO-3区,各装置所需换热器均就近布置于附近内管廊下。

考虑到进出吸附塔管线均有程控阀,为充分利用空间,在吸附塔附近设置双层操作平台,标高分别为EL4.500,EL7.500。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5.2.26要求,“平台的相邻安全疏散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50 m”,所以该装置每个平台均设有4个逃生爬梯。

2 统筹优化各专业条件

一个合理的设备布置,要求管道专业不仅考虑自己专业的条件,还需要统筹各专业条件并综合布置。在这个过程中,负责设备布置的管道专业处于装置负责人的角色,需要汇总各个专业在该装置内的条件并进行优化。

通过与电气及自控专业沟通确认,泵房北侧,泵房,泵房南侧均有用电设备及仪表设备,所以从外管廊分别通过三股桥架进入界区;内管廊上的电气、自控桥架布置于最上层,并且为防止电气电缆对自控信号的干扰,需要两种桥架之间间隔300 mm。

泵房内桥架规划如图2,电气桥架规划在真空泵电机侧,以方便电缆的铺设。考虑到照明灯的映射,照明灯下端尽量不要布置有桥架及管道,如果实在无法避开,下侧管线标高尽量低一些。

图2 泵房内桥架规划

因该装置内管线管径较大,规划内管廊最下层高度时,因管廊下布置有换热器,应考虑到换热器的高度,与换热器管口相连管线的顶标高等因素;确定内管廊的宽度时,要考虑到装置所需的仪表桥架以及电力桥架的宽度,还有进出装置的管道的数量以及管道之间的距离。依据《化工管路设计手册》中的要求,新管廊在规划时还需考虑20%的预留空间(1),其荷载也需要考虑到这些。

因PSA-H2,PSA-CO-1,PSA-CO-2,PSA-CO-3吸附塔顶端有人孔,需要设置操作平台,从操作方便及节约成本考虑,该项目设置为设备联合平台,如图3所示。

图3 设备联合平台

3 某些关键设备布置时的注意事项

3.1 换热器的布置

换热器在布置时需要确认换热器封头形式,如固定封头形式,生产过程中不需要抽芯检修,则可不需要考虑预留抽芯空间;而U型套管式则必须预留足够的抽芯空间,以方便后期抽芯检修。

换热器鞍座基础提出时,需要考虑到基础的大小是否会影响到鞍座附近管口,否则可能出现图4示例的失误;基础的高度确认时,需要考虑换热器下端管口的配管情况,尤其是大管径管道,很容易造成管道没有足够空间弯上来的情况,因此必须保证管线或者排液阀的最低处高出地面或者平台至少150 mm(2)。

图4 失误示例

3.2 泵的布置

泵宜露天布置,如项目所在地温度较低或者风沙较大,则需考虑布置在泵房内。

泵数量较多时宜成排布置,布置时需将泵端基础或者泵端出入口中心线对齐;并且电机端的确定要考虑到电气电缆的布置是否方便。

需要注意泵的形式,如为往复泵,需要考虑到预留足够的检修空间;

泵的基础高度距离地面至少100 mm。确定泵的基础高度时,需要考虑到泵的入口管线上是否安装有过滤器,如有,应注意后期为了清洗需要拆装过滤器,空间必须预留好。

在管廊下方或者外侧布置泵,确定泵区通道的净宽和净高时,要综合考虑平时操作、检修以及消防等方面的要求;泵的前端,考虑到操作空间,至少要有1 m的宽度。

3.3 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

1)塔与换热器、泵等关联设备布置时,宜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就近布置。

2)规划塔和立式容器时,宜将相连管道布置在靠近管廊的一侧,将检修通道布置在设备的另一侧。设备的人孔及填料孔等需在检修通道侧。

3)塔及立式容器布置在管廊侧时,要按照以下要求确定与管廊之间的距离:

A、如有泵布置在塔与管廊之间,要考虑到泵的配管空间及日常操作等因素;

B、塔及立式容器与管廊之间无泵等设备时,管廊立柱中心线与设备外壁应该有不小于3 m的间距。

塔与其他立式设备之间距离的确定,要考虑到检修平台、配管空间、其他小型设备等因素的要求。两塔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2.5 m。

4 结语

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设备布置的优化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步骤。一个合理的设备布置,才能保证建成后的装置能够符合工艺流程的要求,符合安全生产规范、防火规范及环保规范等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3)。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每一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点,设计过程中切记不能完全生搬硬套;但是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一样的,都要符合工艺流程的要求,遵循标准规范和相关安监部门的强制要求;在此基础上借鉴一些类似的、成熟的工程经验,以优化我们的设备布置(4)。这些都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工程设计水平,使设计更加完美,更好的服务社会。

猜你喜欢
桥架泵房管廊
基于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机器人自动车桥架塞焊
进水池波浪对泵房水流进水条件影响的数值模拟及实验
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在市政管廊中的应用
腐蚀性环境桥架的选型分析
团队介绍
瓶型取水泵房工程设计与研究
关键路径法在AP1000泵房通水进度管理中的运用
泵房排水工程中剩余水头的分析探讨
电缆桥架安装的若干质量问题及对策
综合管廊排水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