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共促幼儿发展

2020-05-26 12:02俞建红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幼儿发展幼儿教育家庭

俞建红

[摘要]随着近些年我国教育业的发展以及教育方式的改变,各地区幼儿园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已开始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共育幼儿的成长。幼儿因身心发育尚未完全,并且缺乏人生阅历与经验,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无法做到快速理解与体会,因此需要幼儿教师灵活、积极地进行引导。同时,相关研究表明,在家校合作的方式下,不仅可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良好发展,而且可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文化教育中,进而增进亲子感情。

[关键词]家庭;幼儿园;幼儿教育,幼儿发展

幼儿因身心发育尚未完全,并且缺乏人生阅历与经验,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无法做到快速理解并体会,因此需要幼儿教师灵活、积极地引导。同时,由于幼儿未具备完全离开家庭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仍需要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通过家长树立的良好榜样引导幼儿的发展,促使家校合作开始成为各地区幼儿园的新型教育方式,即通过家庭与幼儿园紧密协作、互动教育为幼儿的成长与发育创造有利机会,以实现助推幼儿全面发展的过程。

一、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1.丰富教育资源

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因缺乏对幼儿日常生活情况的了解,通常是以幼儿园的有限资源进行教育活动,而幼儿家长是最有价值的资源,由于他们职业、行业与人生经验不同,甚至可能具备教师缺乏的技能与知识,因此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不仅弥补了教师的知识空白面,做到知识互补,而且可丰富教育资源,拓宽幼儿的视野与知识面,为教师在教学方面提供素材。

2.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的成长不仅是需要教师在学习上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而且还需要社会与家庭共同合作予以一定的帮助,形成教育合力共促幼儿的发展。同时,家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幼儿成长与发育的重要基地,在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只有加强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才能够让家长全面了解幼儿的受教育情况,便于家长在家中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引导,为幼儿教师在开展教育方面上提供辅助。

3.加强教育力度

在家校合作的方式下,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在家的生活情况与精神面貌,依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在校教育的方式进行调整,搭建起良好的发展平台,确保幼儿快速适应在校生活,避免其在接受教育时产生抗拒情绪,如此一来可让教师与家长全面了解幼儿的成长状态,以此加强教育力度,共同推进幼儿良好发展。

二、家校优化合作的具体措施

1.建立沟通平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园是幼儿教师开展幼儿教育工作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幼儿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以往幼儿的在校情况一般由教师向家长进行反馈,或是家长不定期询问教师,这种情况下家长若想全面了解幼儿的实际受教育情况,不仅具有一定的难度,或是易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而且无法全面参与到幼儿的校园生活中。随着近些年教育观念的更新,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拓宽了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途径,并且有利于家长与幼儿园之间选择合适的沟通平台,在沟通的同时共同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目前,班级论坛、校讯通、家校联系簿等均是家校沟通的常用手段,为确保家长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幼儿的在校情况,教师可在班级论坛上发布幼儿的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照片,并且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发布活动举办、节假日放假等通知,为家长获取信息提供便利。同时,教师每月通过微信、QQ等平台向家长反馈幼儿的实际情况,与家长共同找出幼儿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引导,或是通过视频的方式强化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改变家访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幼儿园教师可建立家校联系卡,每周五由幼儿总结自己本周的在校表现,为幼儿提供锻炼语言组织能力的机会,通过自我总结的方式评价自己的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尤其是幼儿生活技能与学习等方面取得进步后,教师可让幼儿主动告诉家长,在第一时间内与家长分享喜悦;针对胆怯、内向的幼儿,教师应积极鼓励与引导,改善幼儿的性格,在其评价结束后予以表扬、肯定,帮助幼儿获得成就感。通过建立沟通平台的方式,不仅丰富的展现了幼儿成长的进步与心路历程,为幼儿提供了表现机会,通过总结提升了语言能力,而且加强了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沟通,便于双方及时反馈、收集幼儿的信息,以此作为教育方案的改进依据。

2.举办亲子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考虑到幼儿教育工作并非仅是教师投入时间与精力即可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果,还需要家长适时予以支持与帮助,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动力。在某个角度上分析,大部分家长因工作繁忙或是其他原因缺少与幼儿交流的时间,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疏离。因此,为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可将亲子活动作为切入点,以此增加幼儿与父母亲之间的交流,推进家校合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幼儿的全面发展。目前,亲子游戏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幼儿感兴趣的一种游戏方式,在亲子游戏中可让幼儿体验到快乐,感受到团结协作的力量。同时,为改变亲子活动的开展形式,幼儿园可每学期寒假或暑假开展主题活动,选出家长代表当活动的主持人,围绕活动主题通过研究与讨论后制定出详细的活动方案,由全部家长分工合作完成活动策划、排练节目与主持活动等一系列环节,而教师则在活动开展时及时为家长提供帮助,辅助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每学期可举办校园绘画作品展示活动,由家长与幼儿精心绘画,筛选出优秀作品张贴于校园操场、文化长廊与教学楼,为幼儿营造出良好的艺术氛围。通过举办亲子活动的方式,可让家长真正投入到教育过程中,今后理解并配合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形成和谐互动的局面,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交流教育心得,培养幼儿良好品质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在校期间的管理者,不仅要建立沟通平台,便于家长随时随地了解幼儿的在校情况,而且还要注重打造与管理平台,避免平台在疏于管理的情况下对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造成影响。同时,家校合作贵在坚持交流,由于教师承担了教育幼儿的重任,再加上精力有效,教师与家长之间很可能会缺乏交流,为减少影响家校合作开展的阻碍,并提升教育效果与质量,教师需合理安排与家长的交流时间,通过分批、定量的方式落实交流工作,总结教育心得,做好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往教师通常是通过开展家长会的方式向家长反馈幼儿的在校学习情况,但在家长会的过程中教师更侧重于反馈幼儿的学习情况,或是缺乏了解幼儿在家情况的意识,无法弥补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的缺陷。在家校合作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开展家长会的次数可适当增加,例如每学期2~3次,在家长会中首先由教师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教学理念等,汇报近段时间班级的整体情况,并对学生的学习与品德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由家长反馈幼儿放学后在家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尤其是幼儿在面对作业、学习时的情绪表现,双方共同交流教育的方式与心得,最后针对问题对教育方案进行完善,通过系统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同时,可邀请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在幼儿园不定期开展专题讲座,让家长与教师对家校教育进行探究,并在专题讲座中交流教育幼兒的经验,纠正家长、教师在教育方面上存在的错误观念。通过交流教育心得的方式,不仅拉近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为家长与教师创造良好的沟通机会,而且可形成教育合力,丰富教育经验,为幼儿提供更具价值的引导,让幼儿的良好品质、综合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

幼儿教育是确保幼儿今后健康成长与良好发育的关键,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予以高度重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可通过家庭与学校合作的方式形成教育合力,在生活与学习等方面上对幼儿进行共同指导,以此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同时,在家校合作的背景下,可让家庭与学校全面了解幼儿的在校、在家情况,进而制定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案,以实现助推幼儿综合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门素艳.教师阅读带动家校共读策略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2).

[2]王晓岚.关于如何家校合作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30).

[3]冯永.家校合作,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J].中国校外教育,2017,(19).

猜你喜欢
幼儿发展幼儿教育家庭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游戏对幼儿教育及幼儿发展的价值探讨
环境艺术与幼儿互动的重要作用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攀爬活动对幼儿发展作用研究
废旧创美活动的实施与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