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探析

2020-05-28 09:37刘宵静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队伍途径

【摘 要】 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分析了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现状:教师来源单一,重学历轻实践,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校企合作不深入,教师激励考评机制缺乏等。提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要积极支持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认定制度与管理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构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途径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也有研究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经济的要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水平成为了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研究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中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原因

1、教师来源单一,重学历轻实践

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了更好的实现培养目标,每个高职院校都需要有一支理论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但是,通过对几所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来源情况的调查发现:“双师型”教师的来源主要是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直接从教),学校在引进新教师时要求的基本都是应届硕士研究生,这种重学历轻实践的招聘政策,很容易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兼具理论知识的“双师型”专业人才拒之门外,不利于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用性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

2、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

职业院校培养人才应以就业为目标,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不仅理论知识过硬,还要实践能力够强。近年来,虽然学校及上级政府都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在不同程度上重视起来,但据调查,大部分针对专业课教师技能的培训流于形式。注重理论讲座的开展,缺乏专门的机构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教师培训体系尚不完善。

3、校企合作不深入

加强校企合作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力度明显不够。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得成绩和进展,但更多的是侧重于学生的顶岗实习,注重学生技能和素质的提升,而往往忽略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教师很少有机会在企业进行顶岗锻炼。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校企合作不深入,不利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4、教师激励考评机制缺乏(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离不开教师和校方的共同努力。从学校层面来讲,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双师型”教师激励制度和考评体系,可以调动一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推动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然而,从调查结果和访谈情况来看,大部分院校在有关教师待遇等相关的激励政策和考评体系尚不健全。在对“双师型”教师考核时,多数高职院校基本还是沿用普通高校的激励机制和评价办法,考核评价指标以及权重的设定,侧重教科研成果和教学工作量方面的考核,考评结果并没有起到促进“双师型”教师发展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途径

1、积极支持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做的是建立良好的机制。政府政策引导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河南省职业教育也开始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认定,推进的过程也是制度不断修正的过程。本人认为,河南省应出台相应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激励制度,从政府层面全面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积极性,激励教师自觉地从普通专业课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从根本上解决 “双师型”教师教师短缺的问题。学校各级领导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明确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关政策。例如,河南省外贸学校近几年通过教代会出台了《河南省外贸学校师资队伍建设5年发展规划》《河南省外贸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与认定暂行办法》《河南省外贸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实践暂行规定》等相关文件,文件规定在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方便给与优先考虑,学校领导应积极鼓励教师走出去到企业实践,应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激励措施,鼓励专业课教师去参加企业脱产培训、企业实践等,通过各种学习和实践途径使自己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2、 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认定制度与管理机制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认定标准与管理机制。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像德国、美国、日本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早,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首先,尽早完善有关“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政府层面要制定相应“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例如在职称晋升、绩效考核、出国考察、外出培训等方面给予“双师型”教师一定的优先,切实保障“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扩大。其次,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应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由省教育厅统筹管理,出台具体的认定实施细则。认定条件围绕着教育教学条件、专业技能条件、专业实践条件来展开。达到了“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条件,发放相应等级的“双师型”教师证书。

3、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

校企双方要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各自的资源优势,把课堂教学和企业岗位工作中的实际工作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鼓励高職院校专业教师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使职业教育更有针对性,也解决了专业教师实践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另外,职业院校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特聘教授,他们走进课堂直接承担学校的教学工作,使师生能了解到最新的企业一线工作情况,掌握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等。

4、构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的长效机制

“双师型”教师培训平台和运转良好的培训体系是决定师资队伍建设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从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应构建一个职业教育理论和职业教育实践相结合、岗前和就職后培训相结合、学校培训和企业培训相结合的全方位的培训体系。首先,岗前培训主要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年轻教师,他们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的整个过程不甚了解,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岗前培训可以由有经验的老教师来完成,也可以请来行业专家参与到职业教师的日常培训工作中来,使他们尽快实现角色转变。其次,对于入职以后的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建立在职教师定期培训机制,对于专业教师有计划的进行岗位培训。在实际运行中以学校自己培训为主,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校企合作平台,让合作企业参与到培训中来,重点建设的专业骨干教师还可以通过校外分类和分层培训。最后,加强学校教育和职业岗位的对接,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践,投身于真正的生产实践中去。通过职业院校的课程需要和企业的实际岗位对接,使职业院校的专业课一线教师掌握本行业的新技术、新动态,使职业院校的教师都成长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而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是技能人才培养的引领者。目前,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就需要培养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规模,只有确保提高作为引领者的教师水平,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能够进一步满足社会的需求,才能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研究之管见[J].职业技术,2019.18(11):62-66.

[2] 叶煜,李敏,文燕.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问题与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2019(10):69-73.

[3] 宁熙.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4] 虞凯,高玉萍.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思考[J].中国商论,2019(21):245-246.

[5] 崔联合,蔡玲玲,刘刚.校企合作视阈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04):24-27.

【作者简介】

刘宵静(1983—)女,汉族,河南巩义人,硕士,河南省外贸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财会.

猜你喜欢
双师型教师队伍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