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 年来针药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Meta 分析

2020-06-06 06:10贺煜竣张亚兰宋伯骐杨凌毓刘未艾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功能性有效率文献

贺煜竣,张亚兰,宋伯骐,杨凌毓,刘未艾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410005)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由于胃与十二指肠功能紊乱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组综合征,属于肠-脑互动障碍[1-2]。FD 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胀痛、上腹灼热感、嗳气、食欲不振、恶心等,其患病率在欧美国家达19%~41%,我国统计发现FD 占肠胃科门诊患者的一半左右。FD 属中医“胃痛”“痞满”等范畴,由于诸多原因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司所致[3]。本病病位在胃,与脾、肝二脏有密切的关联,其发病总属脾虚气滞。临床上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脾虚气滞、肝胃不和等证型[4]。FD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一般使用抑酸护胃药、促胃肠动力药、消食药或抗抑郁药等[5]。就治疗效果而言,以上疗法疗效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并且难以根治。而针灸结合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便捷价廉等优势,因此在临床上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FD 治疗。本文全面收集了针药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FD 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了解针药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FD 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论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①研究类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②研究对象: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6]的FD 诊断标准,并且辨证为肝胃不和证,年龄、性别、病程长短均不限。③干预措施:治疗组使用针刺疗法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使用中药或西药治疗。④结局指标:对两种方案治疗的有效率有确切的描述。

1.2 排除标准

①综述、药理学、动物实验、个案等非临床试验的文献;②分组或随机方法错误的文献;③不属于肝胃不和型或除肝胃不和型还包含其他证型的文献;④重复的文献;⑤治疗组未采用针刺结合药物治疗的文献;⑥FD 不为主症的文献;⑦纳入研究对象组间比较基线资料不均衡的文献。

1.3 研究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检索2009 年7 月-2019 年7月所有有关针药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文献,以“针灸”“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主题词,共检索出746 篇文献(包括知网217 篇、维普139 篇和万方390 篇)。再通过浏览文献的标题和摘要去除非临床试验、非针药结合、非肝胃不和型的文献,剩余10 篇。最后通读全文按照排除标准选出符合的6 篇文献,包括519 名患者,进行Meta 分析。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1.4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使用Co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 软件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随机分配方案的产生、隐蔽分组、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对结果评价实施盲法、结果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的结果报告和其他偏倚。

1.5 数据的统计分析

使用Co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个RCT 之间的异质性使用卡方检验,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判断有无异质性。若P≤0.05 且I2≥50%,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否则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本次分析的针药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FD 的有效率为二分类变量,故使用比值比(OR)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纳入研究的文献一般情况见表1。使用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6 项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并绘制出偏倚风险比例图(图1)和方法学质量评价总图(图2)。

图1 偏倚风险比例图

图2 方法学质量评价总图

根据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纳入文献质量均较低,具体体现为:①随机分配方案的产生:6 篇文献均未详细提及,评价为未知风险;②1 篇文献提及使用随机方法但未说明具体使用何种随机方法[12],评价为未知风险,其他均使用随机数字表,评为低风险;③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1 篇文献明确提出无法使用盲法[7],评价为高风险,其余5 篇均未提及,均评为未知风险;④对结果评价实施盲法:1 篇文献明确提出无法使用盲法[7],评价为高风险,其余5 篇文献均未提及,评为未知风险;⑤结果数据的完整性:6 篇文献数据均完整,均评为低风险;⑥选择性的结果报告:6 篇文献均不存在选择性结果报告,均评为低风险;⑦其他偏倚:尚未发现,均评为未知风险。

2.2 Meta 分析结果

图3 针药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FD 有效率的森林图

图4 相对危险度RR 的森林图

2.2.1 有效率的Meta 分析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的Meta 分析见图3,菱形方块位于右侧表明针药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FD 具有疗效。以治愈、显效、好转的总数与总例数的比值作为总有效率,无效的例数与总例数的比值为无效率,对纳入标准的6 篇文献进行Meta 分析。合并后χ2=2.43,P=0.79>0.05,I2=0%,可见各项研究之间不存在异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合并效应量[RR=1.26>1,95%CI为(1.16,1.36)],整体疗效检验(Z=5.47,P<0.000 01)见图4,说明针药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FD 相较于单纯药物疗法有更高的临床有效率。

2.2.2 发表偏倚情况 对本次纳入标准的6 篇文献进行发表偏倚分析,利用RevMan 5.3 软件绘制Egger 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分析,以SElog[OR]为纵轴、OR作为横轴,得出漏斗图见图5。从图5可以看出,漏斗图两侧不对称,说明可能存在发表偏倚。

3 讨 论

图5 有效率发表偏倚漏斗图

对于FD 的治疗,中药与针灸治疗的优势和临床疗效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肯定。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针药相结合治疗FD 的疗效比仅使用药物治疗效果更好。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由于压力过大而致情志不遂,或由于长期熬夜等导致肝气逆乱,导致肝胃不和证是FD 最常见的临床证型之一。由于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从而出现一系列FD 的症状[13-14]。药物与针灸双管齐下,疏肝和胃,往往能对肝胃不和型FD 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收集到6 个RCTs,通过Meta 分析可以看出,针药结合治疗比单纯口服药物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此外,从本次收集的文献发现针药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FD 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本病的复发率,而且能有效提高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并有效降低生长抑素水平。

本次纳入的文献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①并非所有文献都对随机方法进行了清楚的叙述,只有部分说明了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有文献仅说明使用随机方法而未具体说明采用何种随机方法;②由于FD 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缺乏公认有效的药物以及穴位,因此各个研究中对于药物的选择和针灸处方不一致[15];③FD 是一种无器质性改变但有相应症状的综合征,因此本病大多都从主观感受来诊断而缺乏相应的指标检测。且本病还与年龄、体质、情绪、生活饮食习惯等方面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证型方面的判断存在误差[16];④偏倚风险评估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此,今后还需要纳入更多更高质量的临床随机试验报道,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

猜你喜欢
功能性有效率文献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很有效率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膳两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