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校共育教育模式在小学教育中的思考

2020-06-08 12:05曹锦萍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互联网

曹锦萍

【摘 要】随著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当前小学教育中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家庭教育中的“重管轻育”共同导致了家校共育模式的割裂,以育代管体现了实效性与教育性,可以帮助孩子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家校共育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建立家校共育模式共同体,畅通家校教育模式的渠道;拓宽小学教育,构建小学教育的家庭拓展模式;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开展家校共育的互动模式。

【关键词】以育代管;互联网;家校共育

合理化的家校共育模式可以体现教育性与实效性,可以将教育发挥到最大效应,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是由于目前家庭教育中“育”的缺失,导致家校共育模式的破裂。家庭共育价值观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以育代管是基于家校教育模式的时代性思考,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形式的约束,相对于传统教育的呆板、不灵活,家校共育更加的具有人性化。家校共育的背后体现的是“以人为本”,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拉近家庭、孩子、学校距离的同时,提高了教育的效率。

一、建立家校共育共同体,畅通家校共育渠道

传统的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是以家长和学校双方信息的相互传递为基础的,这样的方式信息传递途径单一,信息传递不全面及时,传递信息效率十分的低下,家校共育取得的效果也不十分的理想。因此可以将家校共育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互联网信息的传递趋向个性化的发展、信息可以以多种形式并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构建家校共育的共同体,畅通家校共育的渠道。家校共育的共同体指的是在某一特定的空间里,学校和家庭基于相同的目的同时存在的一个小规模团体,互联网作为这个小规模团体的重要载体,利用互联网手段可以建立高效快捷的家校共育信息沟通平台。第一,利用现有的互联网交往平台,通过微信或QQ创建交流群组,主要成员就是家长、教师,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充分了解学生的信息,双方共同努力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在家校共育这样的一个交流平台上,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随时获取想要的信息,比如了解孩子放学后的家庭日常、孩子的性格特点、以及家庭变故等;家长可以随时关注和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向教师提出更好的建议,在这个平台上家长也可以相互交流孩子的教育方法。

二、引导家庭教育,构建家庭的教育配合模式

在小学教育中有专业的师资队伍,管理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能够实现教育的全面性,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每个家庭的教育模式都是不相同的。然而,每一所学校的教育结构都很相似,作为专业性的教育机构,学校有责任引领家庭的教育模式,让家庭的教育模式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引进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好地优化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引导方式。家庭与学校双方由于地点、时间、空间的限制难免在交流上产生障碍,因此学校可以采用互联网微培训模式对家庭教育进行引导,互联网微培训模式是一种精炼、简短、内容直击核心的小规模培训,首先,可以组建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委员会这一平台有效地将如何如开展家庭教育,如何让家庭教育模式更好的配合学校的教育,如何更好地成为孩子背后的依靠,对家庭委员会的核心成员进行引导,并由家庭核心成员将这一理念传递给其他家庭成员,实现信息传递的全覆盖。其次,可以创建公众号,将家庭教育内容及时进行推送,家长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了解到家庭教育的内容。家长也可以在讨论群里交流或者向后台反映自己的疑惑,家庭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拓展,可以有效地减少学校的后顾之忧,让孩子更好地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

三、呈现小学教育,构建小学教育的家庭拓展模式

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学校的教育范畴包括思想品德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科知识的传递,但是要想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育就需要拓展到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模式的拓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关于兴趣的培养,单纯地依靠学校的教育很难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那努力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家长热爱读书,与孩子一起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形成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学生的文化底蕴自然而然就变得深厚了。关于德育,学生的成长最关键的就是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个人素质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家庭教育一定十分的不到位,因此学生的成长教育不仅需要小学教育他们如何学会与人相处、尊老、爱幼……,还需要家庭成员的以身作则,古语有云“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的言行举行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比如父母温和孝顺,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会具备这样的品质。小学教育要对家庭教育进行监督和指导,利用互联网家校共育共同体与构建小学教育的家庭拓展模式,探讨交流,研究合理方案。教师可以在家长教师的讨论交流群里定期布置作业,让学生和父母一起工作一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上传到公共邮箱,然后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以及家长的反馈对学生给予适度的奖励,这种类型的活动既可以表明小学教育的基础性,也可以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健康均衡的全面发展。

教育不等同于管理,教育才是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好方式,家校共育模式可以增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为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途径,推动了家校共育模式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凤荣.学校德育教育功能的有限性及教学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7(24): 45~47.

[2]王亚琴.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2):17~19.

[3]刘小洪.家校共育的现状及提升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17(8):7~10.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互联网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家校共育势在必行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