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师范生职业认同感调查及对策研究

2020-06-19 07:59肖红玉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认同感定向

肖红玉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培养好定向师范生相当于储备了一支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以来,乡村基础教育师资短缺严重,定向师范生将成为乡村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对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直接影响其在校的学习与毕业后的从教热情。

一、研究方法

笔者主要从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2017级五专(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和2015级五专(毕业生)两个年级中随机抽取共270名小学教育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270份,有效问卷266份。本研究的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由王鑫强等人编制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共12个问题,主要涉及“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意志”“职业价值”和“职业效能”4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从“完全不同意”得1分到“完全同意”得5分,得分越高说明其职业认同越高。第二部分包括3个多选题:第一,当初报考师范院校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第二,您觉得学校有哪些方面是需要加强和改进的?第三,您觉得师范生实习学校在贯彻落实师范生教育政策过程中,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本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

二、研究结果

(一)定向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及各维度的总体水平分析

定向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及各维度的总体水平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职业认同感及各维度的总体水平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定向师范生职业认同总平均分为3.59分,大于中位数3,表明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比较高,但内部各维度有差异。从表中得知,师范生的职业意愿和期望(M=4.46)明显高于总平均分,说明定向师范生从教意愿和期望比较高。但职业意志和职业效能两项(M=3.23)得分最低,低于总平均分,略高于中位数3,表明师范生的职业意志和终身从教的意识较为薄弱,职业意志和职业效能有待加强。

(二)定向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性别、年级和显著性差异分析

定向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性别、年级和显著性差异如表2所示。

表2 师范生在教师职业认同各维度上平均数、标准差和显著性差异

从表2可以发现,男生职业认同总平均分和女生相同,均为3.59,但标准差略微有所差异,男生(M=0.78),女生(M=0.68),男生和女生的职业认同的显著性差值P值为0.687>0.05,说明职业认同总分在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虽然男生和女生对教师这一职业认同的总平均分相同,但各维度之间是有所差异的:男生除了在职业意愿和期望(M=4.40)方面略低于女生(M=4.50)外,其他各维度均高于女生。

另外,根据表2不难发现:2017级定向师范生职业认同总平均分(M=3.56)要低于2015级(毕业生)定向师范生(M=3.64);但在标准差方面,2017级(SD=0.74)定向师范生略微高于2015级(SD=0.69),年级的职业认同的显著性差值P值为0.045<0.05,说明职业认同总分在年级方面呈现显著差异,说明职业认同感是随着年级的提高逐渐提高的。

(三)定向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相关问题调查分析

问卷调查第二部分设置了有关影响定向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3个多选题。对于“报考师范院校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多选题(问卷中的第16题),有65.89%的定向师范生是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有80.41%的定向师范生是为了满足他人(父母、教师等)的期望;还有27.49%定向师范生是考虑到教师的假期较长;只有33.33%的定向师范生是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可见,定向师范生报考师范院校的动机较低,会直接影响其职业认同水平。对于“您觉得学校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和改进”这一多选题(问卷中的第17题),78.69%的定向师范生觉得学校在师范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方面需要加强;69.76%的定向师范生觉得学校在师范生教育实习方面需要改进。对于“您觉得师范生实习学校在贯彻落实师范生教育政策过程中,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和提高的”这一多选题(问卷中的第18题),有87.63%的定向师范生觉得应该为师范生提供更多教学实践的机会;71.48%的定向师范生认为应该配备高素质的指导教师。

三、研究建议

增强定向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是促使他们从学生转变为教师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从师范生个人、学校、国家和社会出发,就提高定向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师范生个人方面

首先,定向师范生本人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个人责任意识。定向师范生毕业后会在农村教学岗位上从教至少十年,面对较为艰苦的环境,如果没有一颗责任心,必然会影响职业认同感,因此,定向师范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其次,定向师范生应积极参加校内和校外各级各类实践活动,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为从事教师这项职业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师范生在校期间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某种兴趣或特长,并积极在活动中表现自己,从而帮助职业认同感的形成和发展[1]。再次,在校期间,定向师范生应丰富各项教学理论知识,并完善教师的各项职业技能。同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校安排的各阶段的教育见习和实习,虚心向见习、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求教,不断总结和反思,在实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二)学校方面

学校是培养定向师范生职业认同的重要场地,在培养学生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时要做好以下三点。第一,对于刚进校的师范生,学校应抓好入学教育,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牢固树立服务乡村教育的远大理想。例如,围绕“光荣的人民教师”这一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系列教育讲座[2]。第二,在定向师范生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学校应不定期地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在学习时遇到的一些困惑和诉求,并给予及时的解答和帮助。同时,学校应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增加实践型课程的比例。专业基础课模块的学科设置要全面,要符合未来小学生面临高考文理不分科的全面知识结构,这样定向师范生才能实现语、数、英、音、体、美全面发展。另外,学校应注重培养定向师范生的职业能力,分阶段对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进行考核与检测,如书法、器乐、普通话、粉笔字等。第三,在后期实习阶段,学校应狠抓教育实践环节,加强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的密切合作,与实习学校构建“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实习学校在为定向师范生配备高素质的指导教师的基础上,还应提供更多的教学实习实践机会。在定向师范生最后一学期实习归来之后,要开展实习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小学一线教师进行指导,解决实习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3]。

(三)国家和社会方面

国家和社会应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改善教学环境。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定向师范生基本都是分配到乡镇村小学,交通不便,教学环境较差,因此,只有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补助交通补贴、改善教学环境等,才能保证定向师范生毕业后扎根农村教育事业,才能提高他们对教师的职业认同,从而使其愿意从事教师职业。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认同感定向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优秀定向运动员中距离定向比赛成绩比较研究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