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有效教学实践探索之六大尴尬辨析

2020-06-19 07:42肖晓燕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有效教学语文教学

摘   要 受教学实践复杂性制约,语文有效教学在实践探索中必然会面临各种矛盾,遭遇各种尴尬。总结起来,主要有六大方面:实践热效果冷、求新求变却不求本、致力有效却深陷无度、重“学”轻“教”而让“学”虚化、追求技术运用丢失语文教学实质、过度评价导致教学更趋功利化。正视问题,诊断问题,才是实践探索的真正起点。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有效教学  实践探索

有效教学的实践追求可上溯到我国古代教育时期,第八次课改以来,有效教学备受青睐。既说明教学实践对教学效果的不懈追求,又说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渴望。但受教学实践复杂性制约,有效教学在实践探索中面临各种矛盾,遭遇各种尴尬,综合来看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一、实践的热遭遇效果的冷

十余年来,有效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如火如荼众说纷纭,内涵、理念、模式层出不穷,一夜之间闯入教育人的视野,搅动着基础教育课堂教改的神经。

正如周彬在《课堂密码》中所说:“很难说现在提倡的有效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可行的教学方向,但这个词语却让大家对孩子的成绩更上层楼向往不已。”[1]一线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向往,可谓是对教学有效性追捧的原动力,这也往往导致其还未及做理性思辨,就盲目照搬有效教学的一般方法、操作模式。理论是普适的,实践却是具体的,盲目套用,不仅没让语文看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产生了消极作用。教学的热情遭遇了冰冷的结果,巨大反差导致部分教师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丧失了教学热情,甚至动摇了教学理念。

面对这一尴尬,理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才有可能化解。理论是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实践在前,理论在后;有了理论,再在实践中应用完善。所以,二者的关系是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循环反复,至臻完善。没有实践,理论犹如海市蜃楼,虽绚丽多彩,然可望不可即,终归无用;没有理论,实践犹如迷雾中前行,虽坚定无畏,却茫然无措,或原地踏步,或兜兜转转,即使冲出迷雾,也会遍体鳞伤。

二、求新求变不求本

课改以来,各种“特色语文”应运而生。特色,就是有特别的地方,扬长避短,有利于不同教学主体的发展,但特色不一定就是优势;另外,一味为“特色”而“特色”,盲目追求与众不同,就背离了语文的根本。基础教育的核心是“基础”。语文又是基础的基础,因此,扎扎实实的言语运用、富有思考力和审美力的教学、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理解、勇于担当的老師和乐观向上的学生,这些,看似不是特色,却是语文的本色。脱离语文根本的求新求变,不但不会有效,还会产生负效。

此外,有效教学情境中,语文教研已蔚然成风,但却喜忧参半。指标量化、变化多端,是其忧,仿佛不出点新花样,就是抱残守旧;不发点论文、拿些课题,就不是有效教研。语文教研是中小学语文教师最自然的教育生活,应是基于语文课堂,基于个人实践与反思,应是发自肺腑的解决问题的愿望与行动。如果为教研而教研,为评比而教研,为职称、荣誉而教研,这样的教研可以不做。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革,致使语文课堂教学在方式方法和教学用具上费尽心思,总试图创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方法,有些教师甚至认为传统语文教学是落后的,必须不断改革,上出与以往不同的课,这样才符合课改精神,一味地求变求新,却忘了理性地思考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什么,语文教学是为了什么。

有效教学的“有效”是具体情境中的一种评价,离开具体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无法认证有效与否。中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等,都处于发展过程中,非常不稳定;语文教材涵盖的体裁非常多,内容非常丰富。语文教学追求的一定是个体的感受、经历、体验,绝不是统一、整齐、确定,教学的有效蕴于“这一个”(这一个班级、这一个课文),“这一个”是语文的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是我国《学记》里早已有之的“因材施教”,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极力倡导的“儿童中心”。一切教学特色恰恰在于尊重“这一个”的“非特色”里。

三、追求有效撞上无度

有效教学不是教得越多越有效,得有个“度”,这个“度”,首先表现为量的多少、难易程度、内容适当与否几个方面。就语文教学内容的量而言,因为学生的接受有限度,且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过多过少都不好。从语文教学内容的难易度而言,适中为佳。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应有的发展,难易度以绝大部分学生的理解程度为准。然而,当下的语文教学,出现教学内容下移的现象,尤为糟糕的是,枯燥单调的题海战术,荒废了语文应有的潜心涵咏、朗读体味、静思冥想、鉴赏审美,导致后续学习兴趣、潜力等消耗殆尽。从主题内容的适切度而言,应该是主题内容与语文学科性质、学生特点越吻合越适当。不同的主题内容,需要的教学方法、评价标准也不同,有的需要教学主体亲自体验,有的需要静思默想,有的简单记忆即可,有的课堂结束就知道理解如何,有的需要在后续学习中慢慢考察。总之,不可一概而论。但当下诸如“课课清”“月月清”的追求,就是违背了这个“度”。再如,因强调有效课堂是教学主体全身心“投入”的课堂,追求“知识还原”,美其名曰“体验式教学”。学校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知识的系统性和所需时间的经济性,过多地要求还原,也是忽视主题内容适切度的结果。

其次,教学无度还表现为对话教学的泛滥与肤浅。对话,顾名思义,有“对”有“话”。“对”就是交流,是形式;“话”就是言语,是内容。“对话不仅指的是人的一种活动形式,更指的是一种存在状态,人的存在本身就是最深刻的交际。存在就意味着进行对话的交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类生活的本质就是对话。”[2]因此,教学对话除了有声语言的交流,还包括诸多其他形式。现实中,许多老师把对话教学理解为一种教学方法,就是课堂上的“你一言我一语”;认为有效对话就是课堂活跃,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不管主题内容、学生对象,对话教学泛滥。并且,因忙于此起彼伏的简单发言,阻碍了学生对主题内容的深入思考、阉割了学生的想象力、养成了不求甚解的坏习惯。更为糟糕的是,这种对话,看似尊重了学生主体,给了学生大量说话的机会,实质话语权却仍在老师手里。当然,这未必是坏事,如杨启亮教授所言:“对话主体加上了教学的条件之后,是有差别的,对话主体的话语权因此得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依据这些差别拥有的话语权是要负责任的,是要向教学的目的、使命负责,而无原则地放弃话语权,还有可能是放弃责任。”[3]如此来看,教师拥有对话话语权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教师不断地抛问题,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地表扬;学生急于回答,并沾沾自喜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个性化话语”,这都是伪对话。

化解这一尴尬,要把握有效教学的“度”,其核心就是具体教学内容。一堂语文课,其人文性特征导致理解的多元化,语文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理解。但是,学生理解又必须尊重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与教育价值,而不能随心所欲,这个“度”一旦失范,就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更遑论有效。

四、重学轻教、学之虚化

我国传统语文是比较重“学”的,仅以古代文献为例,四书中有《大学》,五经的《礼记》中有《学记》,《论语》中有《学而》篇,荀子有《劝学》篇等,却没有见到单论“教”的篇目。后来随着“教化”的作用日趋明显,才逐步把重心由“学”转到“教”。新课改以来,又因为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由重教转变为重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不宜过多干预和限制学生的活动,让学生的潜能按照内在逻辑发挥出来。

但过分强调学生的自由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或旁观的角色,导致的后果是教学中的无政府主义。这是一种将学生主体性绝对化的倾向,佐藤学将之称为“‘主体性神话”[4]。杜威也反对极端“儿童中心”的做法,认为:“自由的原则使学生具有特权,而教师被划在圈外,必须放弃他所有的领导权力,这不过是一种愚蠢的念头。”[5]缺乏有效的教,学就是低效的学;没有有效的学,教就是低效的教。因此,要真正明确教与学的主体意识,不能因为重视了“学”,就忽视了“教”,让教与学处于疏离之态,从而导致学的虚化。

五、追求技术失掉语文教学实质

互联网、大数据正侵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这给了善于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学校和教师更广阔的变革空间。今天,“独立教师”“在线课程”已然成为一道不可小觑的教育风景线。有人说,“独立教师”是新世纪的新型教师形象,其实不然。早在人类教育之初,教师就是“独立教师”。以中国古代教育为例,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都是自己寻找生源,自己编订教材,自己设计教学内容,自己评价教学。随着近代工业社会的发展,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独立教师日渐退出历史舞台。时至今日,消匿了很久的这一现象又出现了,但新教育技术背景下的“独立教师”,因教育技术的支撑,在自我教学革新上已然掌握了更大的自主权。“在线课程”的开发与使用,也使学校在课程改革上获得极大便利。

教育技术的合理使用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果,尤其是翻转课堂的兴起得归功于教育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的主要不同在于教学流程的建构上:“翻转课堂”以其“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型颠覆了常态的“先教后学,以教导学”的教学结构。翻转课堂有自身优势,但也存在与生俱来的自身缺陷——利于知识的教学,不利于非智力因素的熏染;强化了课堂的娱乐性,弱化了教学的规范性;重视直观教学,降低了逻辑思维训练;昂贵的技术成本加剧了教学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等。因此,翻转课堂只能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它只是转变了教学流程,并没有指向语文教学实质的变革。

翻转课堂在我国短时间内异军突起,充分佐证了新世纪以来,随着“独立教师”和“在线课程”的出现,我们运用教育技术改变语文教学弊端的迫切追求。20世纪80年代,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撰文,呼吁改变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翻转课堂利用教育技术优势,可以“多快好省”。但是,正如《论语》所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只有明确教学的实质在于通过交往获得成长,才不会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取和使用中忽左忽右,才会清楚教学是唤醒而不是灌输,是重思维而不是记忆。教育技术在带来教学高效率的同时,也会带给教学的致命伤——人的物化。如果教育中的人被物化了,也就背离了语文教育的实质,抽离了“人”的课堂必定不是有效教学。

六、过度评价致使教学更趋功利化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人的活动,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外在与内在两方面,外在方面又包括教学、生活、环境等因素。因此,教学只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一方面,不能对教学期望值过高,不能把促进学生发展的责任完全抛给教学;另一方面,教学要充分意识到社会、经济、政治、信息技术等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教学改革应从内外部着眼,综合各种内外部因素,最终服务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正确处理好内外部关系,保证教学真正自主、自由、独立地展开。因此,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应是基于这样一种视域的考量。

但对有效教学评价的肤浅认识——重视短期的、可见的、易测量的结果,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对教学结果的功利化追求。甚至有人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就是要将课讲得讓学生一听就懂。这种认识至少有三处疏漏:第一,一听就懂的内容只能是静态的知识,而静态的知识不是教学内容的重点;第二,一听就懂的内容,学生无须动脑,思维、情感等都得不到发展;第三,有些教学内容不能只靠教师讲授,而必须躬身实践。

教学评价是有效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巩固、提升教学,而非牵引诱导教学,更不是羁绊教学。但功利化的教学和有效性评价一旦结合,就不可避免地会忽略教情、学情与教学过程,而仅以学生的学习结果来判断教学的有效与否,致使教学更趋功利化。

有效教学的追求,古今中外,一如既往。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都应保持清醒,秉持教学之本,追索有效之道。

参考文献

[1] 周彬.课堂密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张晓蕊.对话教育: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

[3] 杨启亮.此“平等”非彼“平等”[J].人民教育,2012.

[4]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5] 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肖晓燕(1976-),女,山东烟台人,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有效教学语文教学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