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一课”,借助问题串创设问题情境

2020-06-25 03:18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云南省高中数学于雷名师工作坊刘奕签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0年3期
关键词:一题交点零点

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 云南省高中数学于雷名师工作坊 刘奕签

一题一课,就是教师对一个典型问题或某个素材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内在的学习线索与数学本质,科学合理地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从而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达到多维目标的过程.问题是特殊的情境,通过设计问题营造教学情境,可以促使学生深入数学问题中,对相关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而问题串是靶向更明确的情境,通过设计问题串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数学知识场景化、情景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中充满参与感和代入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可感知的情境中寻找数学知识的源头,理解并应用数学知识.那么,我们该如何设计问题串呢?下面,笔者以高三复习课《函数的零点》为例进行说明.

一、以练代讲,初设数学情境

在讲授高三复习课《函数的零点》时,教师可以利用热身小题先让学生进行一个知识回顾.

例1 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

(1)函数的零点就是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 )

(2)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若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则f(a)·f(b)<0.( )

(3)函数f(x)=2x3-3x+1 在(-2,2)只有一个零点.( )

创设意图:由题目引入对知识点的复习,比单纯复习定义、概念更让学生有参与感和成就感.

二、一题多解,掌握通性通法

例2 判断函数f(x)=lnx+1 的零点个数.

解法1: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进行解答.∵函数f(x)=lnx+1 的定义域为(0,+∞),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且f(0.001)·f(1)<0,∴它只有一个零点.

解法2:利用方程的解的知识进行解答.解方程f(x)=lnx+1=0,得x=e-1.∴函数f(x)=lnx+1 只有一个零点.

解法3:利用函数图象交点的知识进行解答.将f(x)=lnx+1=0 转化为y=lnx 和y=-1 两个函数的图象的交点问题,或转化为y=lnx+1 和y=0 两个函数的图象(即y=lnx+1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问题,即可使原问题得以解决.由图1可知,函数f(x)=lnx+1 只有一个零点.

图1

变式1:判断函数f(x)=lnx-x+1 的零点个数.

图2

解法2:对于本题,我们可以利用方程的解的知识加以解决,也可以利用函数图象交点的知识加以解决,即将f(x)=lnx-x+1 转化为y=lnx 和y=x-1 两个函数的图象的交点问题加以解决.求导可知,y=lnx 在(1,0)处的切线是y=x-1,进而可知它们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图3).

图3

创设意图:用“函数的零点”“方程的实根”“图象的交点”这三组“近义词”分别对应的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及其变式,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理解这三个概念区别和联系,从而让学生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通性通法.

三、自主编题,以情境创造意境

仿照例题解答上述变式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编题.在变式1 所给的函数f(x)=lnx-x+1 中加入参数a(a≠0),即可得到各不相同的变式题.

变式2:判断函数f(x)=lnx-x+a 的零点个数.

变式3:判断函数f(x)=lnx-ax+1 的零点个数.

变式4:判断函数f(x)=alnx-x+1 的零点个数.

创设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先进行自主编题,再开展合作探究,并对变式题进行解答和总结.在学生总结零点问题的解决方案、阐述本节课的收获后,教师进行点拨升华.

四、后记

在“一题一课”中进行问题串设计,借助问题串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的思考由浅入深,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该案例由一个主问题引入,以问题串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变式训练及学生自主编题,完成了对知识的梳理和复习,融合了多种方法,对“零点”“交点”“根”这三个概念进行了一个整合.这样的问题情境直达本节课的靶心,通过一题多解、多题归一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层次,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高效学习.这一过程对素材进行了深挖掘、详分析,大大提升了学生对问题本质的探索,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一题交点零点
函数零点、不等式恒成立
透视函数的零点问题
一题多解
一类Hamiltonian系统的Abelian积分的零点
一题多解在于活
阅读理解
借助函数图像讨论含参数方程解的情况
试析高中数学中椭圆与双曲线交点的问题
指数函数与幂函数图象的交点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