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联合两种剂量舒芬太尼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对比分析

2020-06-25 07:42陈金凯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硬膜外

陈金凯

(江苏省响水县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600)

近年来,因自然分娩的疼痛感剧烈,不少产妇选择剖宫产。但是自然分娩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分娩方式,分娩疼痛是健康生殖的一部分[1],因此,临床提倡自然分娩。为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降低剖宫产的几率,无痛分娩理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多使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行硬外膜麻醉进行镇痛。但是临床对于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无统一的标准,本次我院为探究罗哌卡因联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的分娩镇痛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高浓度剂量的镇痛效果好于低浓度剂量,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生产的产妇中选取50例进行研究,使用电脑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年龄21~33(28.41±2.32)岁;孕周37 ~42(39.45±1.25)周。观察组年龄22~34(28.7±2.22)岁;孕周37~41(39.87±1.15)周。两组产妇的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大(P>0.05),可比性高。本次研究已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足月、头位、自然分娩;产妇的年龄不低于18岁;产妇的感官、认知能力正常;无药物过敏史;耐受麻醉药物;产妇及家属均同意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产妇;恶性肿瘤产妇;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肝肺肾等器官有严重疾病;传染性疾病产妇。

1.2 镇痛方法

两组产妇固定体位,监控宫缩、胎心、血压、血氧,当产妇的宫颈开1 cm口时实施无痛分娩方案。产妇取左侧卧位,麻醉师将穿刺点定为腰L2-3硬膜外间隙,穿刺完成后,将硬膜外管置入;产妇改为平卧位,注入4 mL利多卡因注射液(成都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1661),患者麻醉效果见效,给予两组产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的生产的1%罗哌卡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53781),剂量为10 mL,给予对照组产妇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0.2 μg/mL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4171),剂量为8~10ml;给予观察组产妇8~10 mL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浓度为0.6 μg/mL,在两组产妇的分娩过程中适当追加麻醉药量,对麻醉平面进行控制。

1.3 观察指标

(1)统计并比较两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及初次用药镇痛维持时间。(2)使用VAS评分法对两组产妇用药前及用药10 min、宫口全开、胎儿娩出后的疼痛感进行评分,范围为0~10分。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若P<0.05则可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的镇痛起效时间及初次用药镇痛维持时间

观察组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初次用药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镇痛起效时间及初次用药镇痛维持时间(±s,min)

表1 两组产妇的镇痛起效时间及初次用药镇痛维持时间(±s,min)

组别 n 镇痛起效时间 初次用药镇痛维持时间对照组 25 6.45±2.13 60.43±12.45观察组 25 3.02±1.02 92.46±12.64 t-7.26 9.03 P-P<0.05 P<0.05

2.2 两组产妇用药前及用药10min、宫口全开、胎儿娩出后的VAS评分

用药前两组产妇的VAS评分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用药后各个阶段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用药前及用药10min、宫口全开、胎儿娩出后的VAS评分(±s,分)

表2 两组产妇用药前及用药10min、宫口全开、胎儿娩出后的VAS评分(±s,分)

组别 n 用药前 用药10min 宫口全开 胎儿娩出后对照组 25 8.42±1.23 6.68±2.22 4.85±1.34 1.89±0.34观察组 25 8.40±1.03 3.23±1.02 2.46±1.10 1.01±0.23 t-0.06 7.06 6.89 10.72 P-P>0.05 P<0.05 P<0.05 P<0.05

3 讨 论

有研究[2]指出,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高达95.00%,是目前无痛分娩的主要方式。罗哌卡因、舒芬太尼是常用的麻醉药物,前者是低浓度局部麻醉的代表药物,具有较低的脂溶性,且半衰期不长,不具有较大的系统毒性,镇痛时间长,不会影响到产妇的运动神经,同时产妇的乳汁也不会受到较大的影响[3]。舒芬太尼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可以直接从蛛网膜透过,作用于μ阿片受体,药效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具有较为强大的镇痛强度。舒芬太尼经血液循环后,可以与罗哌卡因等硬膜外局部麻醉药物协同,起到镇痛的作用[4]。但是,临床对于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标准存在不同的看法。在本次研究中,在等剂量罗哌卡因的基础上,我院给予观察组产妇高浓度舒芬太尼,给予对照组产妇低浓度舒芬太尼,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镇痛起效时间、初次用药镇痛维持时间为(3.02±1.02)min、(92.46±12.64)min,对照组为(6.45±2.13)min、(60.43±12.45)min;观察组用药10min、宫口全开、胎儿娩出后的VAS评分分别为(3.23±1.02)分、(2.46±1.10)分、(1.01±0.23)分,对照组分别为(6.68±2.22)分、(4.85±1.34)分、(1.89±0.34)分,观察组治疗后的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说明,给予产妇高浓度的舒芬太尼,能明显增强镇痛效果。出现以上结果的原因在于,舒芬太尼在硬膜外腔镇痛时具有封顶效应,在允许的范围内浓度越高,药物的镇痛作用越强[5]。

综上所述,相比于低剂量的舒芬太尼用量,在罗哌卡因的基础上给予产妇高浓度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麻醉,能提高镇痛效果,提高分娩的舒适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硬膜外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