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急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6-25 07:42罗晓斌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治疗室琥珀酸心动过速

罗晓斌

(揭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揭阳 522000)

室性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对患者心脏造成器质性损伤,容易引发非心脏疾病猝死[1]。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急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探究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阶段:2016年12月~2018年12月,研究对象:于我院接受急诊治疗的6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纳入标准:经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为室性心律失常,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异常,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根据患者急诊治疗前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单一组(前30例)和联合组(后30例),单一组中男患者:女患者=20:10,年龄35~74(61.01±5.02)岁,单纯性及频发性室性早搏、室性早搏伴发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伴持续性心动过速分别有8例、20例、2例;联合组中男患者:女患者=19:11,年龄34~75(61.08±5.05)岁,单纯性及频发性室性早搏、室性早搏伴发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伴持续性心动过速分别有8例、19例、3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均衡性较强(P>0.05)。

1.2 方法

给予单一组患者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急诊治疗首剂量23.75 mg/次,每天1次,持续用药2周后调整为47.50 mg/次,每天1次,最大剂量低于190mg/d,持续治疗6周。

给予联合组患者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琥珀酸美托洛尔用法用量同上,采取用胺碘酮注射液,急诊治疗首次剂量3 mg/kg,采取静注给药方式,维持10分钟,效果不满意,行静注150 mg,维持0.5~1.0 mg/min。同时口服胺碘酮片0.20 g/次,每天3次,持续3天,后减至0.20 g/次,每天2次,治疗3日,之后减至0.20 g/次,每天1次,持续10天。

1.3 观察指标

①PR间期。②治疗总有效率。显效:室性心律失常完全消失;有效: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大幅度减少;无效:症状无改善或有加重。③心率、24h室性心律失常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SPSS 20.0软件。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R间期、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PR间期,治疗总有效率96.67%,均高于单一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R间期、治疗总有效率比较[±s,n(%)]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R间期、治疗总有效率比较[±s,n(%)]

组别 n PR间期(ms)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 治疗后单一组 30 366.18±45.17 400.24±78.15 10 13 7 23(76.67)联合组 30 365.87±46.58 446.31±79.47 20 9 1 29(96.67)t/x2 - 0.0262 2.2640 5.1923 P-0.9792 0.0273 0.023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24 h室性心律失常情况比较

治疗后, 联合组患者心率, 室性期收缩总数(2000.30±290.46)次、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次数(1.30±0.60)次,均低于单一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室性心律失常是在某些病变或生理因素变化下,电传导系统异常,引起的心室节律异常改变,如室早、室速、室颤等,严重者会导致猝死等严重后果[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24 h室性心律失常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24 h室性心律失常情况比较[±s]

组别 n 心率(次/min) 24 h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期收缩总数(次)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次数(次)单一组 30 73.05±4.01 3800.36±300.21 4.55±1.29联合组 30 65.22±3.40 2000.30±290.46 1.30±0.60 t-8.1574 23.6025 12.5120 P-0.0000 0.0000 0.0000

及时明确诊断室性心律失常,有效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在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急诊治疗中,主要采用胺碘酮、琥珀酸美托洛尔药物[3]。其中胺碘酮是多通道阻滞剂,可抑制钾离子、钠离子,导致钾离子外流、钠离子内流减慢,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心肌负荷,控制心率,减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作[4]。而琥珀酸美托洛尔是β受体类阻滞剂,能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现象,选择性阻滞心肌β1受体,减慢房室传导速度,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症状[5]。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联合组患者PR间期(446.31±79.47)ms,治疗总有效率96.67%,均高于单一组患者(P<0.05),联合组患者心率(65.22±3.40 )次/min,室性期收缩总数(2000.30±290.46)次、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次数(1.30±0.60)次,均低于单一组(P<0.05)。这与黄中权[6]研究相符,说明急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琥珀酸美托洛尔能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延长PR间期,缓解室性心律失常症状。

综上所述,对急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能有效延长PR间期,降低心率,减少24 h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治疗室琥珀酸心动过速
《思考心电图之169》
《思考心电图之161》答案
门诊治疗室患者发生晕厥的应急护理措施
大肠杆菌合成琥珀酸的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58》答案
琥珀酸美托洛尔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
蒙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临床研究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磺基琥珀酸酯表面活性剂市场2023年将达4.4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