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氮平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伴冲动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分析

2020-06-25 07:42莫祥德尹年英胡智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戊酸奥氮

莫祥德,尹年英,胡智军,黄 超

(1.湖南省长沙市第九医院精神科,湖南 长沙 410004;2.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4)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完全明确的疾病,更有患者伴冲动攻击行为,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危害,因而它既是一个医学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医师和患者家庭及社会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攻击行为[1]。在改善患者冲动攻击行为方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并联用丙戊酸类心境稳定剂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病理症状,提升社会功能[2]。本分析旨在探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伴冲动攻击行为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社会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予以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从医院病案室调取2018年1月~12月使用奥氮平和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的伴冲动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12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共六周。观察组给予奥氮平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

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平均病程,MOAS量表评分,PANSS量表评分,PISS评分差异及奥氮平终末治疗剂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本次所有选入研究范围的病例患者均满足《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之相关标准规范[3]。年龄18~65岁。既往无丙戊酸镁缓释片用药史,对本次分析用药无禁忌。

1.3 方法

1.3.1 药物

观察组以奥氮平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奥氮平剂量为10 mg~20 mg/d,丙戊酸镁缓释片0.5~1.0 g/d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奥氮平10 mg~20 mgd治疗,奥氮平使用方法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于治疗过程中不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对症处理副作用。

1.3.2 疗效评定

评定人员由参加一致性培训考试通过的主治医师组成,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2、4、6周未的阳性及阴性症状、PANSS,MOAS,sspI评定临床疗效,使用Tess量表评估不良反应。PANSS作为直接评判患者改善情况的标准,MOAS与SSPI评分评判患者冲动攻击行为与社会功能情况和生活能力情况[4]。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未疗程结族时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套,心电图等检查,观察并记录其他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相关计算、分析软件选取了SPSS 18.0统计软件,所有资料计算的“±s”进行表示,并使用百分比n(%)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使用x2检验,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2周 治疗后4周 治疗后6周观察组 64 77.85±6.67 58.41±5.13 47.28±4.36 34.48±3.13对照组 62 78.1±6.91 65.21±6.31 54.92±4.32 43.51±4.03 t 0.626 9.803 9.785 15.867 P>0.05 <0.05 <0.05 <0.05

由表2可知,从PANSS评分差异来看,两组基本数据在治疗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案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测量点MOAS平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MOAS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MOAS评分比较(±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2周 治疗后4周 治疗后6周观察组 64 9.23±2.17 6.41±1.68 4.38±1.20 1.78±1.61对照组 62 8.91±2.38 7.64±2.04 5.76±1.93 3.86±1.28 t 0.078 6.038 9.045 13.124 P>0.05 <0.05 <0.05 <0.05

由表(3)可知,MOAS相关差异数据入组前同样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阶段性治疗后上述数据都有所下降,观察组数据对比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测量点SSPI平分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SSPI评分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SSPI评分比较(±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2周 治疗后4周 治疗后6周观察组 64 9.35±2.03 6.34±2.31 4.45±2.51 3.76±2.14对照组 62 9.41±2.24 8.15±2.14 7.85±2.36 6.88±2.41 t 0.128 5.146 7.257 7.352 P>0.05 <0.05 <0.05 <0.05

由表4可知,治疗前两组SSPI等相关数据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过各自方案进行阶段性治疗后,其SSP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TESS评分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TESS评分比较(±s)

表5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TESS评分比较(±s)

组别 n 2周 4周 6周观察组 64 2.31±0.702.40±0.752.45±0.82对照组 62 2.30±0.712.42±0.682.39±0.69 t 0.201 0.283 0.296 P>0.05 >0.05 >0.05

由表5 可知:两组不良反应相似,主要表现在口干 、震颤、头晕、嗜睡等轻微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很快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其幻觉妄想等症状支配下容易出现冲动攻击性行为,具有突发性和危害性,精神分裂暴力犯罪行为为正常人群的4~6倍[5]。为分析伴冲动行为精神分裂临床有效治疗方法,对使用奥氮平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和使用奥氮平治疗对照组PANSS,MOAS,SSPI评分及不良反应(Tess)评分状况加以对比分析。

奥氮平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镇静与攻击行为控制作用,能显著改善精神病性症状[6]。丙戊酸镁缓释片作为心境稳定剂,可控制兴奋情绪和冲动行为,达到显著治疗效果。可抑制GABA氨基转移梅和谷氨酸脱羧梅,使抑制性的GABA在脑内含量增高,通过神经系统兴奋抑制趋于平衡,降低患者肌肉的兴奋性,有利于稳定患者紧张的情绪,缓解冲动攻击行为等不良反应[7]。同时镁能缓解易怒暴躁,紧张冲动等不良情绪,与奥氮平联合使用对精神分裂症冲动控制障碍有明显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和情感症状,利于社会功能的康复[8]。资料显示经过两周的阶段性治疗,两组患者在MOAS及PANSS两项评分上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同时观察组这两项数据下降更为显著,相比对照组数据差异不良反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伴冲动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实际疗效果显著,患者震颤、口干、嗜睡、心血管等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控制患者精神症状,改善社会功能,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伴冲动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联合用药治疗,可有效改善精神病理症状,减少冲动攻击行为,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提高,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戊酸奥氮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奥氮平治疗对改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高职生共情、宽恕、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基础医学
丙戊酸和托吡酯治疗癫癎患者长程视频脑电图分析比较
不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丙戊酸血浆药物浓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