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处理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0-06-25 07:42潇,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四肢入院住院

杨 潇,李 岚

(伊犁军分区卫生所,新疆 伊宁 835100)

骨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出现断裂,一般为部分断裂或是完全断裂,主要原因有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积累性劳损等。四肢是骨折是骨折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大部分是由暴力因素导致,如车祸、摔伤等,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受伤部位肿胀、疼痛、畸形、反常活动、骨摩擦音等,严重者会出现大出血或休克,若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1]。院前急救是指在救护车到达现场前对患者采取的一些必要的急救处置如心肺复苏、躯干及肢体固定以及止血包扎等,从而使患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院前急救对患者入院后的救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四肢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急院前急救处理在四肢骨折患者入院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患者临床资料

本项研究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四肢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年龄为17~74岁,平均年龄为(46.3±2.2)岁。在骨折类型方面,开放性骨折34例,闭合性骨折62例,其中股骨骨折及胫腓骨骨折患者较多,分别有37例和2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及部位等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监测生命体征、开放静脉通路及联系医生进行下一步治疗等常规处理。实验组则给予院前急救处理-①基础生命支持:包括维持呼吸通畅、給氧、控制外出血、补充血容量及镇痛等[2];②包扎固定:对骨折关进行初步复位、包扎及固定,并预防休克。对于开放性骨折的患者,由于其出血量较多,因此应采取压迫止血,出现大血管破裂时采取止血带止血,注意应定时松开止血带;对于闭合性骨折的患者,采取现场牵引复位,并用夹板加以固定,从而避免入院后进行手术复位[3]。③检查现场:仔细检查现场有无遗留患者的骨折块,若有则用无菌纱布包裹随患者入院,以作为手术备用;④抗休克治疗:及时有效的进行止血止痛,并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等。

1.3 评价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治疗后的救治有效率及住院时间,从而对院前急救处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

1.4 统计分析

及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后救治有效率比较

通过上述处理方法,实验组48例患者的救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48例患者的救治有效率为70.83%,实验组患者的救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x2=1.15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分析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分析[n(%)]

由表1可知,实验组48例患者中45名患者均被有效救治,其余3名患者由于心脏严重受损而救治无效;对照组48例患者中有34名患者被有效救治,其余14名患者中,有8名患者死于失血性休克,6名患者死于心脏严重受损。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

通过上述处理方法,实验组48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1.6±3.0)天,对照组48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9.4±2.3)天,具体分析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由表2可知,实施院前急救处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入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入院时间要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骨折是现阶段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而最常见的就是四肢骨折。暴力因素如车祸、摔伤等是四肢骨折的主要致病因素,除此之外还有积累性劳损或身体的一些病理性因素。四肢骨折病情可重可轻,轻者患肢肿胀疼痛,重点则会发生休克,如不及时处理,则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院前急救处理是急救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是对一些紧急外伤、疾患等进行处理,包括基础生命支持如维持呼吸通畅、給氧、控制外出血、补充血容量及镇痛;包扎固定以及抗休克治疗等,这样既能避免患者的二次受伤,也能促进患者入院后救治有效性的提高,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对四肢骨折的患者来说,肢体的合理固定和良好的血液循环是可有效促进术后骨骼的愈合,也能大大的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据调查发现,若缺乏院前急救处理,则将近90%的患者会出现伤残或死亡,而约10%的伤患都是通过院前急救处理而得到挽救的,因此院前急救处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入院后的救治有效率为93.75%,而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的救治有效率为70.83%,实验组患者的救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25,P<0.05)。在患者住院时间这一方面,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1.6±3.0)天,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9.4±2.3)天,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我们可认为院前急救处理对四肢骨折患者的救治有着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对四肢骨折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处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入院后的救治有效率,避免二次受伤,并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四肢入院住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