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区肿瘤切除后患者躁动发生率的差异分析及护理措施

2020-06-25 07:42于翠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额部鞍区躁动

于翠萍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北京 100093)

鞍区肿瘤是颅内常见部位肿瘤。鞍区肿瘤压迫作用可出现头痛、视力下降,甚至影响下丘脑、垂体功能,造成多种激素紊乱,对患者危害大。手术是鞍区肿瘤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躁动等并发症。我院常用术式有经额开颅切除和经蝶窦入路切除两种,本次研究通过回顾分析两种不同术式术后24h躁动发生率的差异并提出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2016年1月~2016年3月鞍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纳入条件:(1)年龄18~59岁,性别不限;(2)术前诊断为鞍区肿瘤,手术为肿瘤切除性手术;术后病理证实鞍区占位为肿瘤;(3)术前有躁动症状者;术前有意识障碍、精神情感障碍者;4.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排除条件:资料不完整;术后发生颅内出血、脑梗塞者;不符合纳入纳入条件者。依据纳入排除条件,纳入患者51例。

1.2 方法

依据手术方式分为经蝶手术组32例,额部骨瓣开颅手术组19例。以RASS评分为标准,≥2分者判断为发生躁动。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无差异,可以比较。

1.3 统计方法

使用S P S S 21.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经蝶手术组发生躁动1例(1:32,3.1%),额部开颅组发生躁动5例(5:19,26.3%),两组躁动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24 h躁动发生率

3 讨 论

额部,尤其是前额部,是情感、智能的高级中枢,额部开颅经额底纵裂入路鞍区肿瘤切除,需要牵拉前额部,被认为是额部开颅术后躁动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鞍区肿瘤术后,高钠血症较常见,高钠血症会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导致躁动的发生。术后额部颅内积气也是躁动的原因。较多研究认为术后躁动与年龄、性格、心理压力过大, 文化程度及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经蝶入路不直接刺激额部,因此经蝶术后躁动发生率较低。也有文献报道全麻术后躁动发生与麻醉药相关。

护理措施:额部开颅术后躁动发生率较高,术后入ICU后加强约束性保护,安抚患者,争取患者的配合。出现躁动情况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或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镇痛镇静治疗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水平,防止镇痛镇静过深,避免镇痛镇静产生的呼吸抑制和咳嗽反射减弱;警惕镇痛镇静掩盖颅内出血、甚至脑疝等病情变化。注意保护皮肤,防治皮肤压力性损伤和躁动引起的皮肤损伤。非经额开颅手术,术后出现躁动,要警惕颅内血肿的可能性,必要时及时查头颅CT,以及时发现术后颅内出血。密切监测水电解质,出现多尿时报告医生,遵嘱使用垂体后叶素或醋酸去氨加压素片治疗尿崩。

总结:经额开颅鞍区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高,加强护理科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额部鞍区躁动
改良发际内切口在额部脂肪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鞍区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误诊垂体瘤1例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道路躁动
自体脂肪填充额部术后是否间断冰敷对术后效果的影响
A型肉毒毒素联合Lux1540-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额部皱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额部扩张皮瓣法半鼻再造术修复部分鼻缺损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