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生化检验和放射免疫方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6-25 07:42新,赵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生化纤维化

王 新,赵 鹏

(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 淄博 255000)

慢性肝病在临床上常见,可对患者日常生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包括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析疾病发病机制,致病因素较多,多种因素可产生共同作用,确诊后,提示患者肝病病变。对于多数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来说,相关性因素是病理性肝炎,临床常见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上需要早期准确诊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病情,尽早开展治疗,可促进患者预后质量显著提高[1]。本文综合分析了48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及48例健康者开展生化检验和放射免疫方法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选择48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均知情同意,男女比例是24:24,年龄分布是21岁至78岁,中位年龄38.5岁,纳入实验组;同期选择48例健康者,均知情同意,男女比例是25:23,年龄分布是22岁~77岁,中位年龄38.0岁,纳入对照组。对比2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除了病情),P>0.05。

1.2 方法

2组研究对象均开展生化检验和放射免疫方法:采集5 mL空腹血并置入37℃水浴环境中,时间控制在0.5h,开展离心处理,时间是5 min,转速是3000 r/min,取出血清,开展生化检验,对血清进行加盖,然后放置于4℃环境中,存放备用,对于每个操作步骤来说,均需要严格执行,符合相关要求。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及发光免疫办法,对研究对象相关指标进行测定。

1.3 统计学计算

本文临床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行t检验、x2检验,使用SPSS 19.0软件,利用(±s)、率的形式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 结 果

实验组HA、PC-Ⅲ、Ⅳ-C均明显更高,CHO、CHE、ALB均明显更低,对比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研究对象测定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研究对象测定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HA(ug/L) PC-Ⅲ(ug/L) Ⅳ-C(ug/L) CHO(mmol/L) CHE(U/L) ALB(g/L)实验组 48 245.5±20.3 92.8±11.8 250.6±24.4 1.1±0.1 22.4±4.4 30.2±2.6对照组 48 60.5±19.2 44.4±12.2 66.6±20.6 4.5±1.2 85.5±16.8 42.5±2.2 t 45.8713 19.7564 39.9206 19.5621 25.1729 25.020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临床实践证实,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开展生化检验和放射免疫方法,可行性较高,本组实验结果:实验组HA、PC-Ⅲ、Ⅳ-C均明显更高,CHO、CHE、ALB均明显更低。结果提示,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开展生化检验和放射免疫方法[2],可为患者进一步诊疗提供相关参考。

综合以上数据及结论,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开展生化检验和放射免疫方法[3],可检测HA、PC-Ⅲ、Ⅳ-C、CHO、CHE、ALB,对比健康者,前3个指标明显更高,后3个指标明显更低,有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值得临床推荐。后续临床探讨中,应进一步分析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疾病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等,开展大样本实验,增加本组研究临床探究意义。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生化纤维化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
散瘀消癥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